如今的日系彩妝商品琳瑯滿目,從粉底到眼影、腮紅,顏色各異、涵蓋了多種質地。那么視界君不禁在想,古時候的日本美人們都在化些什么樣的妝容呢?
帶著這樣的疑問,讓我們一起走近科學... 卡!走錯片場了!
對于17~18世紀的日本女性來說,其推崇妝容最重要的兩點就是:膚白勝雪、朱唇微啟。今天,我們主要來探討這兩點。
首先是膚白勝雪,我們在雜志、電視里總能看見日本古代官僚的妻妾們糊著一張大白臉... 其實這不是沒道理的,在沒有電燈的古代,如果不把臉畫得這么夸張,晚上在昏暗的室內就完全看不清長相了。
日本古人最早抹臉用的白粉是糯米粉,后來開始使用氯化亞汞,也叫輕粉。
江戶時代的輕粉釜蓋
輕粉主要的產(chǎn)地是伊勢國(如今在三重縣境內),一個名為丹生礦山的地方。因其出產(chǎn)辰砂,而辰砂可以用于提煉水銀。做法是把水銀、食鹽、紅土、水混合后放進鐵釜中,蓋上一個泥碗一樣的蓋子600°加熱4小時后,就可以在蓋子上取得。
于是那個時代的美人們靠著這一座不大的礦山開始了坐吃山空的“膚白勝雪之旅”... 吃完了,山也空了...
隨后鉛白粉開始流行,其美白效果很好,但是會引起嚴重的鉛中毒,孕婦和哺乳期女性使用的話還會影響下一代(德川家某代將軍、大正某天皇,可能都是鉛中毒的產(chǎn)物吧)...
在鉛白粉的加工過程中,有些店家會在里面加入一種叫“しまり”的白色粉末加以調和。所謂“しまり”就是紫茉莉的胚乳,許多小伙伴可能見過,像小地雷一樣的黑色種子~
把小地雷剝開,就能看到淡黃色的胚和白色粉狀的胚乳,去掉胚只留下胚乳研碎,就成了加在鉛白粉里的しまり。早在《紅樓夢》中就有過相應的描寫,原來在清朝早期我們先祖已經(jīng)用它來美白了耶!滿滿的自豪感!
之后,日本人也意識到了鉛毒的危害,逐漸禁止了鉛白粉的使用。
現(xiàn)在我們來說第二點“朱唇微啟”。在江戶時代,口紅可以說是一件超高級的物品。據(jù)資料記載,如果每天都涂口紅,一個月動輒花費幾萬日元。這對于當時的人們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花費。
朱唇以「小町紅」為代表?!感☆t」以紅花為原料制成,而紅花中所含的紅色素只有1%,故江戶時代就有“金一錢、紅一錢”的說法。
江戶時代后期,更是流行在下嘴唇涂抹大量唇彩。層層疊加下,唇膏色澤會變成紅中帶綠的熒光色,這種顏色在當時也被稱為「笹色紅」,即玉蟲色。貴婦們能夠不惜重金使用昂貴的唇彩,在當時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NHK記錄片中的“玉蟲色”
但是對于平民家的女子來說,也想擁有玉蟲色怎么辦?很簡單,在涂口紅之前,先在嘴唇涂上一層墨色,再疊加一層小町紅。如此,也能看到淺淺的一層金屬色澤了。
看來無論在什么時代,女性對美的追求都不會變。好在,現(xiàn)在選擇也多、也很少受到以前的“鉛毒”毒害,這也是時代進步賦予我們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