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藥物
苯妥英鈉或卡馬西平等抗癲癇藥物對一些癥狀較輕的面肌痙攣患者有效,常用于發(fā)病初期。但隨著病情的遷延,效果會不明顯。這時有些患者會私自加大藥量,這樣做危害是很嚴重的。
藥物的不當服用所帶來的副作用:
長期或大量服用卡馬西平會帶來許多副作用:比如眩暈、嗜睡;還容易引起全身水腫、尿潴留,對肝、腎都會造成損傷;它還會損傷造血功能,引起白細胞減少;對皮膚也有影響,引起過敏,起皮疹、水皰等。
專家建議:
服用這些藥物一定要謹遵醫(yī)囑,不要自己加大用藥量,也不建議長期服用。
2.注射肉毒素
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面肌痙攣,一般打一針能控制半年,但是長時間注射會產生抗藥性,注射3~4次,效果會越來越不明顯。
肉毒素不當使用的副作用:
肉毒素是肉毒桿菌分泌的一種毒性蛋白,可麻痹面部的神經造成人為的面癱。所以,注射過肉毒素的病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面癱的癥狀,比如面肌萎縮,輕度面癱,眼角、口角下垂。而且這種面癱很難恢復。
專家建議:
注射肉毒素一定要選擇正規(guī)公立醫(yī)院,在專業(yè)醫(yī)生指導下注射。
3.針灸、中藥等民間偏方
面肌痙攣的根本原因是血管壓迫面神經,不管是針灸、還是中藥亦或是其它民間偏方,都不可能去掉這個病因,反而會引起許多其他的問題,造成面神經損傷或感染等。
專家指出:
這些治療本身就存在不恰當之處,所以,不推薦患者嘗試民間偏方。
縱然很多患者不到萬不得已都不想手術
但顯微血管減壓術是面肌痙攣首選治療
顯微血管減壓術為什么能成為首選治療?
1.雖然它是一種手術治療,它只是在耳后開一個兩分錢大小的骨窗,在顯微設備下找到壓迫面神經根的血管,用Teflon棉將血管與神經根墊開。這種治療方式不損傷面神經,完全保留了面神經功能。僅在耳后有3或4厘米的切口,愈合后也不影響美觀,對身體傷害最小。
2.最重要的是:它是針對病因的治療,能從根本上解決面肌痙攣問題。很多患者術后即可立即或逐漸停止面經痙攣。
總而言之,顯微血管減壓術雖然是手術,但它傷害小,能根治。而其它治療方式傷害大,且療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