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群居的動物,然而人又是容易孤獨的,就像失群的大雁在長空中孤鳴一樣,孤獨能夠產(chǎn)生一種美感。孤獨大概分為倆種,一種是消極的,人在失戀、失寵、失官、失意時所產(chǎn)生的。另一種是積極的,少數(shù)天才才有的,因為他找不到周圍的同類,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又不愿意趨同,人云亦云,他寧愿去關(guān)照自己的靈魂,這種人,孤獨并快樂著。
人是孤獨的,因為你總有寂寞的時候,圣賢也不能例外,詩人是苦悶的,苦悶因為孤獨而來,當(dāng)詩人直面孤獨時候,人生境界就顯現(xiàn)出來了,我們不妨把孤獨分成四個境界,用古詩來詮釋這四種妙趣橫生的境界。
第一境界:人生小孤獨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與韓愈并稱“韓柳”的散文大家,這首五言絕句一半寫景,一半寫人,隱隱約約的傳達出劉子厚被貶到永州之后,精神上的壓抑,這種孤獨感來源于失官后的郁悶,落魄文人的酸楚和憤懣,壯志未酬時的消沉和避世,屬于是孤獨里面的消極心態(tài),稱之為“人生小孤獨”。
江雪圖
第二境界:人生大孤獨
聲聲慢·尋尋覓覓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千古第一女詞人,身世悲慘,國破,家亡,夫死,境遇孤苦,婉轉(zhuǎn)凄苦,這是一種大悲式的孤獨 ,消極孤獨的最高境界,稱之為”人生大孤獨”
李清照
第三境界:享受式孤獨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詩佛”一向詩中有畫,一副清新誘人的月夜幽林的詩情畫意躍然紙前,面對孤獨,王詩佛這種閑適淡然的心情還是蠻享受的,表面看似平平淡淡,實則是匠心獨運的大手筆,王維已經(jīng)走向了孤獨的另一種境界,享受式孤獨?!?/p>
獨坐幽篁
第四種境界:狂歡式孤獨
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對月飲酒
詩仙就是不同凡響,已經(jīng)進入孤獨的最高境界,直面孤獨,把孤獨當(dāng)成朋友,這是少數(shù)天才人物才能做到的, 簡直和孤獨玩嗨了,和月亮影子都喝上了酒,孤獨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種狂歡似得享受,陶然其中,怡然自得,稱之為“狂歡式孤獨“。
孤獨的人也許不見得寂寞,真正的孤獨不是在山上,不是在野外,就在街上,在你我許多人中間,面對孤獨,你又屬于哪一種境界層次呢?
本文系眉間尺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