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是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歷史上的好詩詞璨若星河,能夠在歷史上留下名聲的詩人都非常了不起。
由于歷史的原因,古代青樓也有不少擅長詩詞的女子。
畢竟,當(dāng)年青樓女演唱的曲子,都是詩人們的代表作,諸如“王之渙、王昌齡、高適旗亭畫壁”、“柳永流連青樓”的故事,正可以說明青樓與詩壇的關(guān)系。
我是真游泳的貓,一個喜歡詩詞的讀書人。記得關(guān)注我哦。
今天我和朋友們聊聊2個青樓女子的2首詩詞,文采飛揚,才情過人,令人驚艷!
第1個女子:朱斗兒。
朱斗兒又稱素娥,是金陵名妓,憑借“芙蓉明玉沼,楊柳暗銀堤”之句而在文人群體中贏得了不小的聲名。
有一次,朱斗兒送別自己的情郎去遠方,寫下了一首絕句:“揚子江頭送玉郎,柳絲牽挽柳條長。柳絲換得行人住,多向江頭種兩行。”
這首詩寫送別之時的依依不舍,可謂生動細膩,令人仿佛看到了送別的場景,感受到了無法用言語文字表達的情意。
詩的巧妙之處,在于把詩詞傳統(tǒng)里“折楊柳送別”的套路加入了微創(chuàng)新,讓人感受到了新奇感。
詩作把柳擬人化,真正讓“柳”變成了“留”。尤其是最后一句,在擬人化的基礎(chǔ)上發(fā)出了一種熱戀中女子特有的幻想,讓人感受到情意的真摯。
朱斗兒名氣大了之后,對于一般的客人,都懶得招呼了。而有一些才子投其所好,紛紛拿著自己的詩詞去青樓,簡直是唐代詩人請上官婉兒品評詩作一般。
比如有一次,某個叫劉望岑的人去拜訪朱斗兒,朱斗兒懶得搭理,讓老鴇傳話說身體不舒服,不見客了。
劉望岑不慌不忙,拿出一首詩,請老鴇幫忙傳遞一下。詩是這樣寫的:“曾是瓊樓第一仙,舊陪鶴駕禮諸天。碧云縹渺罡風(fēng)惡,吹落紅塵四十年?!?/span>
詩歌從朱斗兒“月中素娥”的名字出發(fā),把朱斗兒比喻成謫仙,感嘆朱斗兒在紅塵沾染的是非,表達出對朱斗兒的無限敬意。
朱斗兒看到這首詩后,欣然意動,這才出來見客。這個劉望岑能夠投其所好,也是一個妙人了。
第2個女子:林奴兒。
林奴兒又叫秋香,也是金陵名妓。她是明代成化年間的人,長得超級漂亮,在到處是美女的金陵,依然稱得上“艷壓群芳”。
而且林奴兒擅長畫畫,筆法清潤,頗有功力,深受文人墨客的好評。
林奴兒從良之后,過去的一位相好托人聯(lián)系了林奴兒,想要和林奴兒見見面,敘敘舊。
林奴兒想了想,在扇子上畫了一幅柳枝圖,還在上面題詩一首:“昔日章臺舞細腰,任君攀折嫩枝條。如今寫入丹青里,不許東風(fēng)再動搖。”
這首詩以柳喻人,相當(dāng)精妙。第一句“昔日章臺舞細腰”,乃是用唐代名妓柳氏與韓翃“章臺柳”的典故。
當(dāng)日,柳氏身不由己,被人搶奪。而韓翃寫下了“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yīng)攀折他人手”的名篇。
此處林奴兒用章臺柳的典故,回顧了自己與這名舊相好在青樓中的恩愛歲月,含蓄表示那時候自己身不由己,任由這位恩客眷顧。
可是如今林奴兒已經(jīng)從良了,決定“妾心古井水,波瀾誓不起”,跟過去一刀兩斷了,不會再考慮過去的相好的了。
當(dāng)然,作為女子,心思細膩,說辭委婉,林奴兒這里用了一個巧妙的譬喻。
如今寫入丹青里,不許東風(fēng)再動搖。林奴兒說,柳在章臺的時候,那是隨人攀折的。但是柳在畫里,就算是東風(fēng)也吹不動柳枝了。
這首詩寫得非常精妙,語言含蓄而又態(tài)度鮮明,體現(xiàn)了林奴兒的高情商,更體現(xiàn)了林奴兒的優(yōu)秀人品。
在這位舊相好眼中,林奴兒是個玩物,就算林奴兒嫁人從良,只要他吆喝一聲,林奴兒就會乖乖出來相陪。可是,林奴兒卻用詩作表達了態(tài)度,表達了她對于人生的見解。
事實上,這個世上有一些男人和女人,身份上比青樓女高很多,但是道德上卻根本比不上林奴兒。有些人因為舊愛新歡的引誘,就拋棄責(zé)任,就選擇了出軌。這樣的人,對比林奴兒,孰優(yōu)孰劣,不言自明了。
朋友們,你們有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詞嗎?你們還知道哪些歷史上的好詩呢?歡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