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文中人物人設(shè)及故事情節(jié)均根據(jù)吳承恩版《西游記》,文章觀點亦來源于原著線索,并僅限《西游記》內(nèi)容探討,作者無意宣揚或詆毀某一宗教或者宗教人物,特此聲明。
孫悟空下界作亂,玉皇大帝降旨招安,美猴王第一次上天庭,被封了弼馬溫。
這封弼馬溫也是經(jīng)太白金星舉薦、武曲星安排、玉帝親批、木德星君護送上任的,美猴王初上天庭為官,這禮遇也算得上風(fēng)光無限了。但是為什么才半個月左右,他便辭官反下天庭了呢?
原著中明確的有兩個原因,其一是美猴王喝了酒,受手下小人挑唆,其二是他嫌棄弼馬溫官小。但是,原因并非這樣簡單。
弼馬溫一職真的很小么?也不盡然。
看后來那熊羆精、紅孩兒、百眼魔君等等下界妖仙,雖然沒有犯上作亂鬧出大事來,但是比猴子本事小不了,也只是成了正果跟隨菩薩當(dāng)隨從和護院而已,卻沒有受天庭封賞一官半職,但是他們也沒有半點怨言。
所以玉皇對美猴王絕對是格外開恩了。畢竟猴子先是作為下界妖仙惹是生非,又寸功未見,直接招安,并提拔起來位列仙班享受仙箓,已經(jīng)是破格了,手下還管理著一大群“大小官員”。這些大小官員是誰?都是神仙啊,不知經(jīng)歷了多少輪回之苦,又得了多大機緣才有份來到天庭做官的。
美猴王開始怎么對待自己的官職的呢?
原文中猴子到任之后:
晝夜不睡,滋養(yǎng)馬匹。日間舞弄猶可,夜間看管殷勤。但是馬睡的,趕起來吃草,走的捉將來靠槽。......都養(yǎng)得肉肥膘滿——吳承恩著《西游記》第4回
可見開始的時候,悟空并沒有考慮這官職大小的事情,對自己的差事還是很盡職盡責(zé)的,管理上也是有條不紊,次序井然,能力水平也可見一斑。如果他一直這樣做下去,很有可能不久就會得到升遷。
但是為什么美猴王在一怒之下棄官反下天庭了呢?
首先,悟空是喝了酒以致酒后亂性。
一朝閑暇,眾監(jiān)官都安排酒席,一則與他接風(fēng),一則與他賀喜。正在歡飲之間......——吳承恩著《西游記》第4回
酒是好東西,落肚多了就容易失去理性,何況這桀驁不馴根本不懂什么叫天庭體制、規(guī)矩的美猴王。
其次,御馬監(jiān)眾監(jiān)官用心不良。
這里要重點說一說了,為什么這御馬監(jiān)眾監(jiān)官會生不良之心?原因有二。
1,嫉妒心作祟。
辛苦修行得錄仙籍,誰又能甘居人下?誰不想走的更遠、成為天庭重臣、得享厚祿壽與天齊?猴子一屆妖仙有罪無功卻憑空天降,一躍成了那些御馬監(jiān)眾監(jiān)官的頭頭,擋了他們的上升之路,這些人能心悅誠服?沒有背后使絆子就是好的了。
2,對猴子不滿。
美猴王當(dāng)弼馬溫半月時間里都做了什么?半月時間里悟空勤勉政務(wù),晝夜不辭辛苦,把天馬養(yǎng)的肉肥膘滿。猴王精力充沛,剛剛上任正心盛,這倒可以理解。但是那些監(jiān)官們呢?
如果他們以前對自己的工作也很認真負責(zé),那么就不會有猴王到來之后只半月,就把天馬養(yǎng)得“肉肥膘滿”一說了。也就是說,以前的他們只是一直在應(yīng)付公事而已,并沒有盡職盡責(zé)。猴王勤勉,他們能閑著看熱鬧么?當(dāng)然不能,他們也要跟著“受累”。這種情況下,他們當(dāng)然會對這新任弼馬溫心有不滿了。
酒后的美猴王遇到居心不良的手下挑唆,于是,孫悟空頭腦一熱,便罷官不做,反下了天庭。
美猴王一生高傲,自詡英雄無雙,在酒后向眾手下問自己這弼馬溫什么官銜時,這些手下借機搬弄是非,說出沒品從、不入流、費力未必討好懈怠卻會受罰等話。本來安于本職的弼馬溫酒勁沖腦,咬牙大怒道:
“這般藐視老孫!老孫在那花果山,稱王稱祖,怎么哄我來替他養(yǎng)馬?養(yǎng)馬者,乃后生小輩下賤之役,豈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將去也!”——吳承恩著《西游記》第4回美猴王語。
這弼馬溫作為御馬監(jiān)一把手,官職大小也不是這些下屬可以隨便評論的,所以這些監(jiān)官搬弄是非挑撥利用美猴王的意味太明顯。美猴王如果不是因為醉酒,估計他也不會這樣魯莽反下天宮了。如果猴生可以重來,以他的才智,應(yīng)該會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吧。
猴王反下天宮之后,玉帝派出天王李靖與三壇海會大神哪吒前去征剿,猴王連敗巨靈神與哪吒,如果這次不是太白金星又一次勸諫玉帝招安,天庭援兵蜂擁而至,結(jié)果會怎樣呢?
敬請關(guān)注“勇評書話”,看下文“美猴王闖龍宮、鬧地府,如果不是金星勸阻玉帝發(fā)兵,結(jié)果會怎樣”。
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