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7月17日是“世界Emoji日”,為什么是7月17日呢?因為這是emoji 日歷表情上的日期。
左邊的emoji“日歷”上顯示7月17日 | worldemojiday
為了慶?!笆澜鏓moji日”,蘋果公開了一組即將發(fā)布的emoji表情。不斷增加的圖案,和人有關的都會分性別和膚色,emoji似乎要把日常生活中所有事物都搬到社交網(wǎng)絡。
會不會有一天,我們都不再打字,只發(fā)Emoji呢?
一些即將發(fā)布的emoji | Apple, emojipedia
發(fā)emoji≈打手勢,不受語法限制
面對面的聊天越來越少了,能在微信上說好的事情就不會當面聊,與此同時,日益豐富而形象的emoji也跟著應運而生??粗鴈moji不斷滲入到我們的聊天對話里,有人甚至擔心Emoji可能會毀掉我們的語言。
對此,互聯(lián)網(wǎng)語言學的研究人員表示,我們大可放心,因為我們發(fā)信息時帶上的emoji其實并不像是語言,而更像是說話時加上的手勢。
我們說出口的話其實可被拆分為幾個小的組成部分:句子由詞語組成,詞語由詞素組成,而詞素又由語音組成。手語和口語有類似的語法特征,不過,手語用的不是聲音,而是手的形狀。打手語的時候既有手勢,也有語法特征。
“如果emoji是一門語言,那它必須有語法” | linguabishes
但是,相比之下,“手勢”和emoji并不能進一步拆解為更小的部分。另外,你也很難用它們組合出更大的詞匯或句子,因此值得強調(diào)的是——它們沒有語法規(guī)則。
如果emoji要成為一門語言,那它應該有自己的語法。盡管人們在使用中的確有偏好,但你想用人臉笑哭
還是貓臉哭笑
,并不需要遵守什么語法規(guī)則。
我們都說“生日快樂”,但如果有人說“快樂生日”聽起來就會很別扭,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語法明顯是錯的。但是,Emoji并沒有絕對正確的排列順序
,就像你在比劃著“辣么大”的手勢時就可以很隨意,沒有絕對正確的比劃方式,最主要的是要有帶有特征的元素。
一個emoji有多個意思
當然,對于emoji來說,最重要的是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有時我們不用說話,只用做出一些手勢就可以表達出完整的意思,比如豎起大拇指
或是用
表示“OK”。像這些常用的簡單手勢都有相應的emoji,很像是詞匯。
但和具體的詞匯不同,而一個emoji究竟表達什么內(nèi)容,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上下文,它自己攜帶的意義并沒有語言那么豐富。一只emoji狗
可以有很多意思,它可以是你家自己的狗,是你出門看到的別人家的可愛小狗,也可以只是用來表示你對狗的喜愛,甚至可以是自嘲。
另外,有一些emoji表情還被用來作隱喻,比如水蜜桃
,在沒有明確說明的情況下,推特用戶常常用它表示“蜜桃臀”。而除了桃子,常被用作性暗示的emoji還有茄子。
桃子emoji有好多個意思 | emojipedia
這樣想來,emoji和很多手勢一樣,沒有特定的意思,必須要依靠語言本身的表達才能被賦予含義。
重復多個emoji表示強調(diào)
有時候,我們會一邊說話一邊跟著說話的節(jié)奏重復做某個手勢,比如握拳、把手掌伸直了像切菜一樣,以表示強調(diào)或引起他人注意。在英語里,這種手勢叫做beat gestures,手勢本身不描述任何內(nèi)容。
beat gestures,一邊說話一邊跟著說話的節(jié)奏重復某個手勢
活躍于朋友圈的微商廣告文充斥的各種emoji表情,就和說話時表示強調(diào)的手勢很像。一
個
字一個emoji,或是幾個相同的emoji相連著,最后結(jié)尾再送出一個飛吻
……這和我們邊說話邊不停地打手勢在強調(diào)自己一個意思。有時候,發(fā)一大串類似的表情符號,也有相同的功用。但是我們很少會通過重復文字來強調(diào)自己。
此外,emoji也和手勢一樣,可以讓我們說話的意圖更加明顯和形象(用手勢添加含義這一點,意大利人應該很在行),例如,最近大家常用到來表示無奈的攤手。甚至,emoji和手勢一樣,還能傳遞一些言外之意,比如微信上的微笑符號和再見符號,表達的意思可不是開心或者告別喔。
與手勢相比,Emoji有一些局限
網(wǎng)上聊天和面對面肯定是不一樣的。我們在線下見面時,手勢與所說的話是高度同步的,但是,發(fā)信息就做不到這一點。
還有一個明顯的區(qū)別在于,你能做出的手勢取決于你的手和身體能做出的動作,是完全沒有數(shù)量限制的,然而,emoji受限于統(tǒng)一碼標準(Unicode),目前一共有2823個(還在不斷增加中)。
手牽手emoji將有更多的選擇 | Apple
盡管emoji和手勢之間存在著一些區(qū)別,但是,人們使用的場景是相似的。在面對面的聊天時,人們會使用手勢補充交流;而網(wǎng)上聊天時,emoji等各種表情也充當了手勢的作用。這樣的模式,自古以來就存在著。
與其擔心emoji可能會替代語言,不如多想一些好的方面,比如emoji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更豐富的在線交流方式,把一邊聊天一邊瞎比劃的特點帶到了網(wǎng)上。
編譯來源:
https://theconversation.com/emoji-arent-ruining-language-theyre-a-natural-substitute-for-gesture-118689
作者:Lauren Gawne
編譯:Cloud
編輯:李子李子短信
誰說emoji不是一門語言?評論區(qū)的同學們快證明給大家看!
如有需要,請聯(lián)系sns@guokr.com
(歡迎轉(zhuǎn)發(fā)到朋友圈~)
果殼
來用emoji來講個故事吧!大家互相猜猜對方說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