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掌握肺功能報告基本要點?
首先,臨床上常見的幾種肺功能報告包括:常規(guī)肺通氣檢查、支氣管激發(fā)試驗、支氣管舒張試驗、一口氣彌散法、強迫震蕩實驗。
第一步,臨床上常用肺功能指標
①FVC(用力肺活量)指最大吸氣至肺總量位后以最大的努力、最快的速度作呼氣,直至殘氣量位的全部肺容積。
一般來說,F(xiàn)VC實際值與預計值的比值(FVC%Pred)≥80%為正常,<80%提示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
②F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指最大吸氣至肺總量位后1秒之內的快速呼出量。一般來說,F(xiàn)EV1實際值與預計值比值(FEV1%Pred)≥80%為正常。
若其比值<80%,常用于評估肺功能的受損程度(具體見圖1)。
③FEV1/FVC(1秒率)即FEV1與FVC的比值。一般來說FEV1與FVC實際值比值≥70%為正常。FEV1與FVC實際值比值<70%提示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
④PEF(最高呼氣流量)指用力呼氣時的最高氣體流量。PEF實際值與預計值比值(即PEF%Pred)≥80%為正常。臨床意義同F(xiàn)EV1。
⑤FEF25%指用力呼氣25%肺活量時的瞬時流量。常見于大氣道阻塞。
⑥FEF50%指用力呼氣50%肺活量時的瞬時流量。
⑦FEF75%指用力呼氣75%肺活量時的瞬時流量。
⑧MMEF(最高呼氣中期流量)指用力呼氣25%-75%肺活量間的平均流量。
一般來說,F(xiàn)EF50%、FEF75%、MMEF三個指標中任意兩個小于60%,提示小氣道阻塞。
⑨MVV(最大通氣量)指單位時間內以盡可能快的速度和盡可能深的幅度重復最大自主努力呼吸所得到的通氣量。
一般來說,MVV實際值與預計值比值(即MVV%Pred)≥80%為正常。意義同F(xiàn)EV1(如圖1)。
⑩DLCO (一口氣彌散法中用于替代肺泡-毛細血管中交換的氧氣含量)實際值與預計值比值(即DLCO%Pred)≥80%為正常值。
常用于評估肺彌散功能嚴重程度:(1) 彌散功能正常:DCLO%Pred≥80%; (2)輕度彌散障礙:60%≤ DCLO%Pred<80%;(3)中度彌散障礙:40%≤DCLO%Pred<60%;(4) 重度彌散障礙:DCLO%Pred<40%。
?Z5提示呼吸總阻抗,正常小于0.5,Z5數(shù)值增大表明呼吸阻力存在;R5提示氣道總阻力,R20提示中心氣道阻力,兩者預計值比實際值正常應在1.5:1;X5提示周邊彈性阻力,實際值在預計值-0.2范圍內屬正常,X5數(shù)值增高表明周邊彈性阻力增加。一般大氣道阻塞表現(xiàn):R全頻道均升高;周邊氣道阻塞時:R5明顯升高,R20變化不明顯。
那么該怎么具體分析肺功能報告呢?
二、 肺功能報告判斷一般流程
1. 常規(guī)肺通氣報告
①首先根據(jù)FVC實際值與預計值比值(即FVC%Pred)判斷有無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
若FVC%Pred≥80%提示無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
反之,F(xiàn)VC%Pred<80%提示有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
②根據(jù)FEV1/FVC實際值比值判斷有無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
若FEV1/FVC實際值比值≥70%提示無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
反之,F(xiàn)EV1/FVC實際值比值<70%提示無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
③若FVC%Pred<80%同時伴有FEV1/FVC實際值比值<70%,提示混合性通氣功能障礙。
④根據(jù)FEV1實際值與預計值比值(FEV1%Pred)判斷肺功能損害程度
a.若患者有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
輕度限制:FEV1%Pred≥70%
中度限制:60%≤FEV1%Pred>70%
中重度限制:50%≤FEV1%Pred>60%
重度限制:35%≤FEV1%Pred>50%
極重度限制:FEV1%Pred<35%
b.若患者有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
輕度阻塞:FEV1%Pred≥70%
中度阻塞:60%≤FEV1%Pred>70%
中重度阻塞:50%≤FEV1%Pred>60%
重度阻塞:35%≤FEV1%Pred>50%
極重度阻塞:FEV1%Pred<35%
2. 激發(fā)試驗報告:
①第一步同常規(guī)肺通氣報告
②根據(jù)吸入組胺后的FEV1較之前下降的比值(即FEV1%下降率),同時結合患者臨床表現(xiàn)而定,如咳嗽咳痰加重,胸悶、呼吸困難加重,雙肺可聞及哮鳴音等(亦有患者臨床表現(xiàn)不明顯,F(xiàn)EV1下降明顯,亦可判斷為支氣管激發(fā)試驗陽性)。
若FEV1%下降率<15%,提示支氣管激發(fā)試驗陰性;
15%≤FEV1%下降率>20%,提示支氣管激發(fā)試驗可疑陽性;
FEV1%下降率≥20%,提示支氣管激發(fā)試驗陽性。
3. 舒張試驗報告:
①第一步同常規(guī)通氣報告
②根據(jù)吸入支氣管舒張劑后的FEV1較前上升的比值(即FEV1%上升率)及FEV1上升的絶対值而定
若FEV1%上升率<12%同時FEV1上升后的絶対値<200ml,提示支氣管舒張試驗陰性;
反之,F(xiàn)EV1%上升率≥12%同時FEV1上升后的絶対値≥200ml,提示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
4. 一口氣彌散法報告:
主要根據(jù)DLCO SB實際值與預計值比值(即DLCO SB%Pred,與下文DCLO%Pred意義相近)判斷
常用于評估肺彌散功能嚴重程度:(1) 彌散功能正常:DCLO%Pred≥80%; (2)輕度彌散障礙:60%≤ DCLO%Pred<80%;(3)中度彌散障礙:40%≤DCLO%Pred<60%;(4) 重度彌散障礙:DCLO%Pred<40%。
5. 強迫震蕩試驗報告:
Z5提示呼吸總阻抗,正常小于0.5,Z5數(shù)值增大表明呼吸阻力存在;R5提示氣道總阻力,R20提示中心氣道阻力,兩者預計值比實際值正常應在1.5:1;X5提示周邊彈性阻力,實際值在預計值-0.2范圍內屬正常,X5數(shù)值增高表明周邊彈性阻力增加。一般大氣道阻塞表現(xiàn):R全頻道均升高;周邊氣道阻塞時:R5明顯升高,R20變化不明顯。
二、 具體報告分析
(1)常規(guī)通氣及支氣管激發(fā)試驗報告(如圖1,此處以激發(fā)試驗報告為例)
①FVC%Pred(即圖中第一行A1/P1)=96.8%>80%
不存在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
②FEV1/FVC實際值比值(即圖中第三行A1)=80.88%>70%
不存在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
綜上提示肺功能正常(若是患者前兩項指標有異常,應結合FEV1%Pred進一步評估肺功能,如圖2
③結合患者使用支氣管激發(fā)劑后,F(xiàn)EV1下降率中最高6.04%(即圖中第二行chg%4)未超過20%,提示支氣管激發(fā)試驗陰性。(結果仍需結合臨床,仍有部分患者FEV1下降率未超過20%,但仍有不適,如咳嗽咳痰、胸悶加重,雙肺可聞及哮鳴音,嚴重危及生命,應及時使用支氣管舒張劑,準備好搶救物品。)
最后,該病人肺功能報告應該是:1.肺通氣功能正常;2.支氣管激發(fā)試驗陰性。
(2) 常規(guī)通氣及支氣管舒張試驗報告(以支氣管舒張試驗報告為例,如圖3)
①FVC%Pred(即第一行A1/P1)=58.1%<80%
符合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 綜上提示混合性通氣功能障礙
②FEV1/FVC實際值比值(即第三行A1)=44.45%<70%
符合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
③FEV1%Pred=34.7%<35%
提示極重度混合性通氣功能障礙
④結合患者吸入支氣管舒張劑后,患者FEV1%上升率最高26.1%(即第二行chg%3)>12%,F(xiàn)EV1上升絕對值(即第二行A4/P4)=0.86-0.68=180ml接近200ml。提示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
最后,該患者肺功能報告:1.極重度混合性通氣功能障礙;2.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請結合臨床。
(3) 一口氣彌散法報告(如圖4)
該患者DLCO SB%Pred=84.3%>80%提示彌散功能正常。
(4) 強迫震蕩報告(如圖5)
①X5=0.2<0.5
②R5預計值/實際值=0.28/0.20=1.4<1.5
R20預計值/實際值=0.24/0.21=1.14<1.5
③X5=-0.05<0-0
綜上該患者呼吸總阻抗(Z5)、總氣道阻力(R5)、中心氣道阻力(R20)、周邊彈性阻力(X5)正常。
參考文獻:
1.鄭勁平,高怡.肺功能檢查實用指南 [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237
來源
來源:醫(yī)伯樂原創(chuàng) 作者:沉空(版權歸醫(yī)伯樂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