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五一假期,騰訊公關(guān)總監(jiān)張軍的一條微博引起了大家的熱議:“當我們忙著做各種致敬青年的策劃時,青年們正在睡覺?!?br>
很多網(wǎng)友對張軍陰陽怪氣的感慨表示了自己的不滿:
“現(xiàn)在連睡懶覺都要被批判了?對青年最大的敬意就是讓青年好好睡個覺!”
而張軍并不是第一個對于“作息”這件事發(fā)表有爭議看法的人:
前段時間演員張萌因為凌晨三四點給員工發(fā)消息被打工人們“集體討伐”。
去年胡潤研究院針對500多名身家過億的富豪們的作息時間調(diào)研顯示平均睡眠時間僅為6.6個小時,其中很多人甚至每天睡眠不足四小時:
前百度總裁陸奇每天3點起床回復郵件,晚上11點上床休息;搜狐CEO張朝陽4:30起床,晚上12點才入睡。
在今天,很多成功人士仿佛已經(jīng)不滿足于傳統(tǒng)觀點中的“早睡早起”,而是轉(zhuǎn)向了更為爭分奪秒的“晚睡早起”,調(diào)整自己的睡眠時間和作息來適應工作和生活中的需要。
號稱“只有弱者才需要睡覺”的晚睡早起神話真的靠譜嗎?我們今天就從那些“覺少”的大佬們說起,一起深挖所謂的“作息成功學”……
本文由LinkedIn原創(chuàng),作者Maggie。
每天只需三四個小時睡眠的何炅張朝陽
可能真是“上天賞飯吃”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目前“晚睡早起”的信奉者們,大多看重的是其帶來的經(jīng)濟、社會效益,而少有人強調(diào)其潛在的健康影響。
因為推崇“四小時睡眠法”引起熱議的張朝陽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他極力推薦這種極端作息時間的理由,絕不是什么養(yǎng)生之道,而是簡單粗暴的“這樣有很多時間做很多事”,睡眠時間仿佛成了他愿意為事業(yè)投入的一項“成本”,為的是獲取更大的收益。
有趣的是,回溯歷史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種論調(diào)并不是第一次出現(xiàn)了。
周期神經(jīng)學家Russell Foster研究了自古至今人們對于睡眠的態(tài)度衍變,他發(fā)現(xiàn),工業(yè)革命前人們非常重視睡眠,連莎士比亞也曾在作品中高呼“享受睡眠吧!”
然而,當電燈發(fā)明后,不斷推進的工業(yè)和社會從根本上改變了關(guān)于睡眠的態(tài)度,愛迪生就曾公開表示“睡覺是一種浪費時間的犯罪,是一種原始人的行為”,而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的表態(tài)則更“戳心”:“懦夫才需要睡覺!”
換句話說,當人們看到了換取更多經(jīng)濟、社會利益的可能,被犧牲掉的睡眠時間也就顯得無足輕重了。
但對于我這種每天睡不醒的人群來說,最讓我疑惑的并不是“Why”,而是“How”:每天晚睡早起睡不到五個小時,他們怎么做到的不困啊?!
雖然相關(guān)領域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但已經(jīng)有很多國際認可的研究用“基因”解答了這個未解之謎:
兩年前,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團隊就曾對一個“短睡眠者”家族的兩個成員進行了基因測序和實驗,最終發(fā)現(xiàn)一種叫做NPSR1的基因如果發(fā)生了突變,睡眠時間就可以比普通人少2到4個小時。
而在此之前他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DEC2、ADRB1等其他“短睡基因”,證明了像何老師一樣“睡三四個小時就夠了”的人們很可能真的是“上天賞飯吃”。
然而,回到身體健康的層面,這種自我燃燒式的晚睡早起卻常常會帶來嚴重的后果。
舉個例子,神經(jīng)學家Kristen Knutson歷時六年的一項調(diào)查排除了年齡、性別等其他因素后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熬夜的人與其他受試者相比壽命會縮短10%,而受影響最嚴重的就是晚睡早起的群體:“他們就像是試圖融入白天世界的貓頭鷹。”
而睡眠科學家Matt Walker舉了一個更簡單的例子:
全球有70多個國家的居民每年會經(jīng)歷冬令時夏令時的兩次轉(zhuǎn)變,而研究發(fā)現(xiàn),每次轉(zhuǎn)換到夏令時(時間提前一個小時)后,心臟病發(fā)作的概率因為減少了一個小時的睡眠驟增24%;而冬令時轉(zhuǎn)換人們可以多睡一個小時后,這個發(fā)作的概率下降了21%。
長輩總是說早睡早起身體好
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jù)?
很多推崇大佬們“晚睡早起神話”的人其實忽視了重要的一點:那些天還沒亮就起床的成功人士,往往睡得也比一般人早很多。
很多相關(guān)的文章會提到蘋果CEO蒂姆庫克的一天:“每天四點起床,五點去健身,六點半到辦公室開始一天的工作?!?/span>
但不要忘記:相應的,他晚上九點半就已經(jīng)上床睡覺了!而且,在前不久與何同學的對話中庫克也坦誠地表示:“我學生時代也沒有四點起過床?!?/span>
一直以來,醫(yī)學和生物學等領域?qū)W者都在試圖論證早睡早起對于健康的積極影響。
幾個月前,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研究人員在美國心臟協(xié)會雜志發(fā)表了一項最新的關(guān)于睡眠與心臟健康關(guān)系的研究,他們發(fā)現(xiàn):早睡早起的人心臟更健康,相反,晚上11點之后睡覺或是早上8點后才起床的人慢性心衰風險均顯著增加。
截圖自丁香醫(yī)生
而在生理健康外,也有很多調(diào)查者和親身體驗早睡早起益處的人現(xiàn)身說法,認為這種作息更利于工作和生活中的進步:
生物學家Christoph Randler的研究就認為,早睡早起的人常常更擅長集中注意力、解決復雜問題,記憶力也更好。一項針對大學生的研究也顯示,早睡早起的學生在學業(yè)中更占優(yōu)勢,也更能實現(xiàn)長期目標。
但即使如此,無論是從理論還是現(xiàn)實層面,對早睡早起的推崇并不是“絕對完美”的。
雖然從小父母長輩乃至整個社會都在告訴我們“早睡早起才能身體好”,但這種約定俗成的常識其實并沒有得到板上釘釘?shù)睦碚撟C實。
比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睡眠神經(jīng)學者Rachel Salas的研究就給很多“習慣性熬夜選手”們送上了理(jie)論(kou)支撐:
她認為,雖然早睡早起可能對健康有好處,但習慣晚睡的“夜貓子”如果強行扭轉(zhuǎn)成早睡早起的“早鳥”,反而甚至可能因為擾亂自己的生理結(jié)構(gòu),而造成不良后果。
前文提到的Russell Foster也不贊同對“早鳥派”的盲目吹捧,他認為把早睡早起和健康、財富和智慧掛鉤的觀點缺乏有效的證據(jù)。
他開玩笑道:“我認為早起和晚起的人的唯一區(qū)別,只是那些清晨早起的人會沾沾自喜罷了!”
最怕比你優(yōu)秀的人還比你勤奮?
別讓成功學綁架你的睡眠!
在研究“作息成功學”的過程中,我常??吹揭粋€說法:“最怕比你優(yōu)秀的人還比你勤奮!”
雖然成功的路上努力和汗水當然必不可少,但這種“燃燒自己換取成功”的論調(diào)還是值得大家進一步深思。
創(chuàng)立了《赫芬頓郵報》的Arianna Huffington就曾在一次演講中強調(diào):不要被所謂的“用睡眠換取成功”的觀點綁架了!
她說,很多人其實是把“睡得少”作為一種樹立自己權(quán)威和話語權(quán)的手段,但幾年前,她因為過度疲勞在辦公室暈倒摔破顴骨、甚至因此縫了六針之后,她終于意識到:“充足的睡眠才是保持效率、靈感和快樂的關(guān)鍵!”
更進一步來看,當晚睡早起成了“成功學雞湯”的秘密武器,我們不妨多花時間審視一下:一個極端的作息真的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嗎?
沒錯,確實有一些成功人士睡得晚起得早,但僅憑這一點不能證明“睡得少=更多成功機會”,更不能忽視“睡得多也能成功”、甚至“睡得少卻更容易失敗了”的案例的存在。
兩年前,《紐約時報》發(fā)明了一個新詞:“表演型工作狂”(Performative Workaholism):對ta們來說,堅持晚睡早起并長時間工作,最重要的不是能否達到成功,而是能否向別人證明自己非?!芭Α⒎e極、勤奮”。而在如今愈演愈烈的“內(nèi)卷”中,或許我們也該更認真地審視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
寫在最后
不難發(fā)現(xiàn),關(guān)于睡眠作息的研究和討論,其實很少有定論。
早睡還是晚睡?早起還是晚起?睡多久才最合理?睡多久對工作和生活最有益?
想要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最重要的還是去了解自己的身體。
美國睡眠協(xié)會就曾發(fā)布指南稱,每個年齡階段人的最佳睡眠時間都是不同的:一般來說年齡越小“覺越多”,剛出生的嬰兒一天最多要睡17小時,而成年人的建議睡眠時間在7到9小時左右。
按照這個規(guī)律,我們也能更理直氣壯地回應張軍的質(zhì)疑:沒錯!我們年輕人就是需要更多的睡眠!
而除了時長,每個人適合的作息習慣其實也常常并不相同,美國睡眠醫(yī)學院院士Michael J. Breus就把人類的生物鐘分為四個種類:喜歡早起的獅子型、符合絕大多數(shù)人作息的熊型、喜歡夜間活動的狼型和無規(guī)律作息的海豚型。
不同類型之間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但一定要找到最有益于自己身體狀況的作息習慣。
畢竟不管黑貓白貓,能捉到老鼠就是好貓;不管是獅子、熊、狼還是海豚型,能保持良好狀態(tài)睡眠就是屬于你自己的“作息成功寶典”!
參考資料: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9-10/18/content_432893.htm?spm=C73544894212.P26997653879.0.0&div=-1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4-07/doc-ikmxzfmk5413338.shtml
https://www.ted.com/talks/russell_foster_why_do_we_sleep/transcript#t-45581
https://www.nytimes.com/2018/04/12/well/mind/morning-people-may-live-longer-than-night-owls.html
https://www.ted.com/talks/matt_walker_sleep_is_your_superpower/transcript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JAHA.120.018385
https://www.entrepreneur.com/article/289823
https://www.bbc.com/worklife/article/20190213-is-waking-up-early-good-or-bad
https://www.ted.com/talks/arianna_huffington_how_to_succeed_get_more_sleep/transcript
你的生物鐘屬于哪種類型呢?
本文由LinkedIn原創(chuàng),作者Maggie。記錄也是一場大冒險,聽,看,然后再想,寫下的永遠不如想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