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明朝的國姓
何謂國姓,當然是天子之姓.能被賜國姓,是臣子的一種莫大榮耀.舉唐代為例,名將徐茂公,以及后來因謀反被殺的羅藝都曾被賜姓李。至于唐僧,大家都知道,俗姓陳,名祎。11歲隨仲兄長捷法師出家,法名玄奘。唐僧只是后世對他的俗稱。自然跟賜姓無關。
歷朝歷代以來,國姓,從來指得就是君主得姓氏,明朝也不例外,不過,一個問題是,明朝以后,賜姓的已經越來越少了,似乎后來就根本沒有賜姓的了。清朝時就根本沒有恩賜什么人給國姓。
明朝時,可能最著名的賜姓者是沐英,他被賜姓朱,成為朱元璋的干兒子,然后,另一個賜姓者,鄭和,他原名馬和,被賜姓鄭,可能正是因為他是太監(jiān)的緣故,所以,雖然成祖很重用他,還是沒有以國姓相賜。
鄭成功被稱為“國姓爺”就認為明朝國姓是“鄭”吧。史書有載,鄭成功因為驅逐荷蘭人收復臺灣有功,被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稱“鄭賜姓”、“鄭國姓”、“國姓爺”,又因蒙永歷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賜姓“朱”,所以才被尊稱為“國姓爺”。其實外國人知道的都是朱成功,很少人知道鄭成功。
鄭成功被賜國姓是明皇帝對他的寵愛,但進一步分析是皇帝的拉攏人的一種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