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婚姻是個尷尬的時期。
既不能像戀愛的時候,隨便撒嬌賣萌,就可以讓問題迎刃而解,也不能像老夫老妻那樣,一切都習以為常。中年人的婚姻陷入了一種困境。
電影《忘了去懂你》于2014年上映,講述了中年夫妻蔡偉航(郭曉東飾)和陳雪松(陶虹飾)所面臨的中年婚姻里的窘迫,揭示了一部分中年人疲憊的婚姻現(xiàn)狀。
該片是由女導演權(quán)聆執(zhí)導,賈樟柯監(jiān)制的作品。
藝術(shù)高于生活而又源于生活,陶虹與郭曉冬把多數(shù)普羅大眾的中年婚姻狀態(tài),淋漓盡致的搬到了熒幕上,就像看到了生活中你我的樣子。因為觀感真實而觸動人心,令人不覺心酸落淚,沒錢、沒性、沒話可說的婚姻,還能過嗎?
蔡偉航是一名技藝精湛的木匠,但他供職的家具廠瀕臨倒閉,人心散亂,工人天天以打麻將混吃喝度日。
妻子陳雪松苦守一間小超市,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慵懶度日,小本經(jīng)營,經(jīng)常趴在柜臺上打瞌睡。
逼仄狹小的住宿、凌亂的物品、破舊的家具、廉價的衣物、吃過期的面包、喝過期的牛奶、兩張從來沒有笑過的臉,處處都向我們展示了這對中年夫妻所面臨的經(jīng)濟困窘,是多么令人窒息。
丈夫失業(yè)下崗,四處奔波應酬以尋求出路,但是現(xiàn)實是殘忍的,并沒有那么多機會給他。
他每天為了生存奔波,他要維持一個男人的尊嚴而奮斗,他無暇或者也沒有心力去懂妻子的需求。
錢是男人的膽,女人的臉,婚姻的根。
沒錢的男人為生計奔忙,在外對人客客氣氣、唯唯諾諾,受盡冷眼也只能忍著。沒錢就沒有膽,就得認慫。
沒錢的女人無法擁有高質(zhì)量的生活,也沒有對抗歲月的底氣。
物質(zhì)基礎(chǔ)決定上層建筑,沒有錢的婚姻像沒有根基的大廈,風雨飄搖。、
狹小的房間,一張床上,女兒睡在蔡偉航和陳可雪松的中間。
孩子像一道屏障,把一對中年夫妻隔離在兩個世界。
孩子成了聯(lián)系他們唯一的紐帶。
為生計奔波的丈夫,在瑣碎生活里日漸寡淡的妻子,他們沒有了身體的交流。
中年夫妻沒有了激情,只剩下平淡生活中的柴米油鹽。
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中年夫妻在邁入無性婚姻,過著越來越“清心寡欲”的生活。
在網(wǎng)上,一個ID為“寡婦”的女人說:在我的世界里,所有的店鋪都在運營,所有的工廠都在運作,唯獨滾床單的事,完全歇業(yè)了。
缺少性生活,會對雙方感情帶來傷害。
如果夫妻一方渴望親密,而另一方拒絕,很容易給對方帶來心理上的挫敗感。
無聊的蔡偉航到網(wǎng)吧聊天室,在虛擬網(wǎng)絡(luò)的世界里“求包養(yǎng)”和別人打情罵俏,聊騷以排解寂寞,毫無羞愧之感。
陳雪松則整日被出租車司機吳彥軍調(diào)戲,卻也不義正言辭的拒絕。
他們把排解孤獨的方式都向外延伸,卻沒有好好的去交流溝通。
而影片自始至終都沒有看到夫妻兩人,好好說過話,開口就是夾槍帶棒,要不就是無話可說。
生活在一個屋檐下,吃著一口鍋里的飯,睡在一張床上,卻沒有交流。
你看你的抖音,我玩我的游戲,井水不犯河水,似兩條永遠也不能相交的平行線。
你的喜怒哀樂,與我無關(guān),兩個人好像都將彼此從自己的世界里拉黑了。
這樣的婚姻,你只是孩子他媽,他只是孩子他爸,你不是他妻子,他也不是你丈夫。
劉震云說,一個人的孤獨不是孤獨,一個人找另一個人,一句話找另一句話,才是真正的孤獨。
很多中年人的婚姻形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蔡偉航在結(jié)婚時也曾喜形于色,幸福甜蜜,可那些曾經(jīng)美好的甘之如飴的感覺,被什么給偷走了呢?
1、婆媳矛盾
婆婆偷偷把孩子接走,給自己過70歲生日。
陳雪松慌亂的尋找,心中不免惱火,警告婆婆以后不能隨便把孩子接走。
蔡偉航則責怪陳雪松粗心,連婆婆的生日都忘記了。
陳雪松卻將自己生了女兒,婆婆重男輕女不喜歡、不幫忙帶孩子的陳谷子爛芝麻抖出來,且質(zhì)問蔡偉航,作為兒子為什么不記得母親生日,小姑子為何不記得母親生日,為何偏要她一個兒媳記得。
這一通抱怨,蔡偉航有怨、陳雪松委屈。
婆媳矛盾是破壞夫妻關(guān)系的利器。
2、 猜忌與誘惑
陳雪松翻看蔡偉航的手機,偷偷聞?wù)煞蛞路鲜欠裼信宋?,偷藏他的身份證,防止他去開房和上網(wǎng)。
而蔡偉航也會偷翻陳雪松的手機,惱火吳彥軍與妻子打情罵俏。
嫉妒猜忌陳雪松的地產(chǎn)商前男友楊九成,處處為難妻子,冷嘲熱諷。甚至把陳雪松帶到郊外工地,在楊九成巨大的海報下竟然強暴了妻子。
正是夫妻間的這種無端猜忌,捕風捉影和強烈的自卑與無能,將妻子險些推向了外面的誘惑。
陳雪松在丈夫那里得不到的溫暖和愛,使她格外享受另一個男人欣賞、心疼、示愛。
吳彥軍帶著陳雪松來到一個荒廢的劇場散心,為陳雪松唱了一首《傳奇》。眼前這個男人身上給了她生活的支撐,內(nèi)心也隨之泛起了點點漣漪。她渴望得到這樣的關(guān)注與理解。
陳雪松是愛著蔡偉航的。陳雪松嘴上抱怨婆婆,看丈夫不高興,第二天就給婆婆送去了錢。
蔡偉航不辭而別的逃離,陳雪松又會十分擔心的到處尋找對方。
盡管蔡偉航猜忌老婆的不忠,但陳雪松還是去前男友那里借了15萬,讓丈夫可以實現(xiàn)事業(yè)的抱負。
盡管陳雪松對婚姻很失望,但吳彥軍要帶她離開時,她拒絕了,除了不舍得女兒,還有心底那份對丈夫深深的眷戀吧。
但得知蔡偉航帶著女兒去做親子鑒定這件事,成了壓垮陳雪松及他們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陳雪松收拾了行李,決定離婚。
大多數(shù)婚姻的開始,都是出于愛情,但很多時候,婚姻卻又反過來將愛耗盡。
中年無愛的婚姻,往往不是大吵大鬧你死我活,只是你的目光,不再落在對方身上,你的注意力,早已轉(zhuǎn)移至別處,他忘了去懂你。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現(xiàn)象叫“注意力稀釋”,指的是你雖然花時間在某個東西上,但你的注意力并不在其上。
你們雖然在一個屋檐下,但你卻不再重視、不再在意、不再愛對方,你忘了去懂她。
人們常說,愛情需要經(jīng)營,但其實婚姻更需經(jīng)營,尤其中年婚姻。
中年人的愛無力,其實是人性的懶惰和自私造成的,你以為走進婚姻就可以一勞永逸?
“世界上,沒有什么可以不勞而獲,唯一可以不勞而獲的就是貧窮?!?/p>
要想永葆婚姻的良性發(fā)展,也必須付出心力和智慧。
有效溝通
盧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指出:只說事實,不下評論。
蔡偉航和陳雪松的說話方式就是反面教材,情緒永遠大于事實,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讓矛盾加深。
應該把事件的真實性陳述出來,不一味的加上情緒的指責,更不要翻舊賬。
要實事論事,針對問題,說出真實感受,表達意見,有效解決問題。
有儀式感
儀式感的目的,就是讓自己感覺是在生活。
儀式感可以喚醒我們對生活的尊重,提醒我們感恩和珍惜。
陳雪松每當她見到吳彥軍,問的第一句話總是:“最近有什么新聞嗎?”
可見她的生活是多么的寡淡如水,她又是多么渴望新鮮與改變。
有儀式感的生活,可以抵擋日常生活瑣碎的消磨,平日里的辛苦、委屈和沉重,也得以被釋放和安撫。
周國平說:“婚姻不僅僅是包容和接納對方的所有,自己也要跟著婚姻一起改變、共同成長?!?/p>
世界上沒有永遠的婚姻,只有一起成長的夫妻。
中年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且行且付出,讓我們在婚姻里看到彼此,懂得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