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了20年局長,和800多位老謀深算的“政客”共過事,看透人性本質(zhì),最后才明白這8條“潛規(guī)則”才是人際交往的精髓。
1、在人際交往中,很多人結交不到優(yōu)質(zhì)人脈,本質(zhì)上是因為不會用套路,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優(yōu)質(zhì)人脈因為優(yōu)質(zhì)所以稀缺,每個人都垂涎三尺,如果社交手段笨拙,不會去投機,不會去取巧,甚至在牛人面前還自卑,那么肯定不能勝出。相反,富有心機,手段高明,臉厚腹黑的人,則能收獲優(yōu)質(zhì)的人脈,例如劉備摔孩子,讓趙云死心塌地,讓曹操自愧不如。
2、在人際交往中,做人失敗的老好人,并非別人太過強勢,而是自己沒原則和底線。自己的軟弱造就了別人的強勢,自己的沒底線縱容了別人的得寸進尺。無論和誰相處,一開始就要亮明規(guī)則,初次見面就要劃清底線。否則,就會淪為人人都可捏的軟柿子,在抱怨人情冷漠中自嘆自哎。
3、社交中,自吹自擂的人,一定是內(nèi)心自卑的人。故意炫耀什么,內(nèi)心就一定缺少什么。同時,“越是缺什么的人,也會越覺得別人在炫耀什么”。無論你是在向別人炫耀,還是覺得別人在炫耀,本質(zhì)上你們都屬于一個圈層的人,真正比你優(yōu)秀的人,你炫耀的東西人家不屑,人家炫耀的東西你估計看不懂。
4、“道不同不相與謀”,圈子自帶屬性,處在什么層次結識的就是什么層次的人,避免跟低層次的人打交道,否則,你會付出代價的。盡量不要與赤貧的人打交道(這里不是歧視),貧富差距太大,他們會心理不平衡,對你帶來的傷害可能是無形的。“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價值觀不同不應該是強融。
5、人脈圈子其實是資源的交換,交集不同,根本不可能成為朋友,更談不上圈子。如果你的朋友圈中經(jīng)常有人說你壞話,那你該換圈子了,這說明你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和現(xiàn)在的圈子大已經(jīng)不能相容了。如果你比身邊的絕大多數(shù)人都優(yōu)秀,那你該換圈子了。古人說:“富易友,貴易妻”,就是這個道理。
6、人類的天性是有著求知欲和探索欲的,人們重視自己不能夠掌控的事物和未知信息,而被其吸引,不斷地想象和探索甚至臆想。所以與人交往永遠保持30%的神秘,因為吸引力會轉化為魅力。神秘感是引發(fā)吸引力不斷進階直至完成魅力轉化的動力。保持神秘不但讓自己富有魅力,還會防止過分暴露自己授人以柄。
7、在人際交往中,“心直口快”和“直率”都是貶義詞。在成年人的世界,口無遮攔必然禍從口出。心直口快的人,傷人,得罪人,這樣的人很難維護人脈關系。太敏感的人會體諒到他人的痛苦,自然就無法輕易做到“直率”。所謂的“直率”,其實就是暴力。對于濫用暴力的人,最直接的辦法就是以暴制暴。成年人的關系:始于心直,毀于口快。心直可以,但不要口快。
8、若非真愛,若非真閑,不要輕易幫人,古人說“君子不救”,幫一個人,要比害一個人難得多。因為幫一個人,往往不僅要把他扶上馬,還要送一程,甚至一路送到西天。幫一個人,對方就會無休止的索取,你一旦中斷幫忙,他就會覺得是你把他害的,由恩生怨。幫過你的人下次還會幫你,你幫過的人在你困難的時候卻不一定幫你,因為欠很容易,還很難。
卡耐基說過:“人的成功15%取決于專業(yè)知識,而85% 取決于人際關系?!笨梢?,人際關系是一個人通往成功之路的門票。只有經(jīng)營并維護好自己的人際關系資源,才能左右逢源,平步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