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專欄】
文:冰蓮花
版式設計:Effi
圖源:網(wǎng)絡
組稿:
南在南方/暖在北方/煙花
詩經(jīng)里的三棵菜
瀏覽《詩經(jīng)》,感覺走進了百草園或者蔬菜超市。讓我大開眼界。最終有三棵菜,讓我裝進了籃子。因為這菜,是我最熟悉的菜。
一棵菜,是白菜。
白菜,與我們的生活如影隨形。閱讀中,得知白菜竟然還有一個很雅致的名字“菘”。這仿佛像見了一向素顏的鄰家姑娘突然化了淡妝,眉眼楚楚,臉頰粲然,站在面前,多少有些驚訝。
為什么早先叫菘,現(xiàn)在叫白菜了呢?嘗試著尋究一下緣由,無果。這不妨礙我對白菜的喜歡。十次包餃子,有六七次餡里一定是白菜坐莊。
白菜是土地上長出的一個個綠色書卷,記載了風和日麗的晴日,記載了雷鳴電閃的雨天。一片片剝下來,觸摸上面的筋脈,感覺自己似乎觸摸到了土壤的呼吸,大地母親就是以這樣一種方式與我們保持聯(lián)系的。我通過這書卷,讀懂了大地。
多年以前,大白菜曾扛起過西北缺菜的白色冬季。居民的菜窖里占據(jù)主要面積的就屬大白菜了。屋內溫暖的炭火燃得通紅,爐子上一鍋豬肉粉條白菜沸騰翻滾著,香味直往鼻子里鉆。我們姊妹幾個圍在鍋邊,巴巴兒等著每人盛上一碗,安撫一下肚子里早已不安分的饞蟲。
除了白菜豬肉粉條常常擺在我們的餐桌上之外,糖醋白菜也是我們那個時候常吃的一道菜肴。剝去外邊幾層菜葉,留下里邊嫩的菜葉,細細地切了,拌上點醋,醬油,再放點白糖,吃起來滿口清爽。過年上桌的涼菜里邊也必不可少呢。
如今日子越來越好了,白菜依舊沒有淡出餐桌。只是吃法上又多了點花樣。取完整的白菜葉子,略略修整,鋪上調好的肉餡,再卷起,碼在菜盤子里邊,放進蒸鍋里蒸熟,肉味和菜味交融在一起,菜解膩,肉添香,總讓人不覺將胃裝得過分飽脹。
濡染了千家萬戶煙火氣息的時候,叫白菜。我想,叫菘的時候,一定很文藝。比如,那個擅長畫蝦的齊白石,也擅長畫白菜。據(jù)說,他寥寥幾筆就能畫一棵形神兼?zhèn)涞陌撞?,旁邊再勾畫一只柿子,畫作便成了,取名叫作《一世清白》。這畫掛在廳室的墻上,就是昭示主人頗具內涵的清雅之物。
一棵菜,是蘿卜。
蘿卜,在詩經(jīng)里邊名字叫菲??吹竭@個字,我猜想:難道這蘿卜的前生或者來世,曾經(jīng)是一個亭亭玉立的女子嗎?
若是,一定是詩經(jīng)里邊那個站在船上一左一右采荇菜的姑娘。她彎腰采荇菜的美好姿態(tài),被岸邊一個種菜的年輕男子看見了,男子從此難以忘懷,單單的愛戀,折磨著他,輾轉反側,寢食難安。這是《關雎》里的情節(jié)。恕我狗尾續(xù)貂,添加一個悲傷的劇情:姑娘回應了年輕男子的愛情,但父母是堅決不答應的。姑娘憂郁而死,死后托夢給男子:我托生為土地里的菜蔬了,你以后就多多種它吧。
生活里叫菲的女子還不少呢。
一個叫云菲菲的歌手唱的《今世有緣》,我就特別喜歡。另外一個叫歐陽菲菲的歌手《感恩的心》,第一次聽時就打定主意要學會唱。
最有意思的是,同事里一個叫段菲菲的姑娘,她竟然選擇4月1日舉行結婚典禮。以至于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調離單位若干年了,說起她,仍然記憶猶新。
提起蘿卜,便又想起已經(jīng)離開我六年的母親了。當年供應糧食里邊玉米面多,白面少。一日三頓飯中有兩頓主食是玉米面做的食物。為了下飯,母親用青蘿卜,做五香蘿卜干。
假期常常幫母親一起做。把蘿卜去皮,洗凈,切成條狀,均勻地放在鐵篩里,晾至半干。撒上些鹽面兒、辣椒粉、八角粉、花椒粉混合起來的調料粉,充分拌勻。然后封裝進壇子里。大約十來天后,打開壇蓋,蘿卜干散發(fā)著誘人的香味,就可以拿來佐餐了。
一日,我特意把菲就是蘿卜的文字告訴小妹,因為小妹給自己取的網(wǎng)名叫菲菲。小妹睜大眼睛:?。糠品凭谷恢傅氖翘}卜!我想怎么著,也應該是一種花吧!我笑了:蘿卜花。
真就是有蘿卜花呢。記得少年時,冬天到處白雪皚皚,想要一點綠色裝點一下乏味的小屋。便把蘿卜頭切下來,把中間挖空,穿上銅絲,像一個掛起來的小碗,過一陣就長出綠葉子來,長長肥碩的葉子一律從“碗底”彎曲向上延伸,把個蘿卜頭遮蓋起來,只見蓬勃的綠葉。蘿卜花便盛開在簡陋小屋的窗前了。
起初讀《詩經(jīng)》的《采薇》?!安赊辈赊?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美美音韻里有個“薇”字。
親愛的朋友,你讀到這詩,這字,眼前一定搖曳著薔薇花吧。
薔薇花,真的很美的。南朝柳惲的《詠薔薇》中寫道“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極盡描摹了薔薇的香,薔薇的花容花姿。
前些年,夏日里去南方游玩,親見了薔薇的真容。她們或者在高樓凸起的陽臺上,隨意地垂掛下來,花朵組成流動的小溪流,極富動感?;蛘哐b飾著別墅的門楣,讓人覺得里邊一定住著剛剛脫下婚紗的新娘。
這個時候,我的耳畔總會響起“薔薇,薔薇處處栽,薔薇,薔薇處處開”的婉轉歌聲了。第一次聽這歌,是中學住校時,同宿舍一個高年級姐姐哼唱的。
可是,可是,閱讀完詩經(jīng)集注,才知《采薇》卻是描寫戍邊戰(zhàn)爭的詩歌。無以為食,采薇為食。薇,莖葉老了,難以嚼爛。戰(zhàn)火熬煎,征人盼歸。
真的是有了巨大的心理落差。還以為是講美好愛情的,或者贊美什么花的。讀詩經(jīng)至此,不禁為自己強大的想象力汗顏,這些生活在詩經(jīng)時代的植物,詩意實在了得,名字雅致得無以復加。
“薇”,是滿山遍野的野豌豆苗?,F(xiàn)在這個“薇”字,跟野豌豆苗扯不上半點關系。純粹就是花的名字了。
好在,和家人吃飯,若是燒了嫩豌豆苗紫菜蛋花湯,與朋友聚餐,在店里點了一碟素炒嫩豌豆苗;我就有了顯擺的資本,我會特意清清嗓子,扶一下眼鏡說:知道嗎?這豌豆苗,在幾千年前的詩經(jīng)時代,叫薇。那時該輪到他們驚訝了:哇,古人早都實現(xiàn)詩意地生活了啊!
作者簡介
冰蓮花,新疆石河子人。一個已經(jīng)不年輕的文學追隨者。喜歡以散文,詩歌的形式記錄生活中的美麗瞬間,抒寫心靈。
香落塵外書齋——香落塵外平臺團隊
總編:湛藍
執(zhí)行總編:風剪云 名譽總編:趙麗麗
總編助理:無兮 特邀顧問:喬延鳳
顧問:劉向東\蔣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張建華\李國仁\楊秀武
策劃部:
總策劃:崔加榮 策劃:白曉輝
主編:煙花 編輯:蓮之愛 朱愛華
美編:無兮 ETA Effi 花黎
編輯部:
總監(jiān):徐和生 主編:清歡
編輯:銅豌豆 風碎倒影 連云雷
播音部:
部長: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開 過往云煙 眉如遠山 葉兒 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