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新智,男,53歲。麓山濱江實驗學校高中歷史教師。耕耘講壇三十載,不忘初心與使命,愛校如家,視生如子。年過半百更覺時不我待,連續(xù)兩年執(zhí)教高三,成績突出;撰寫論文,皆出自肺腑之談,連續(xù)兩年獲省級論文壹貳等獎;主持及參與市級和校級課題各一個,已初見成效。路漫漫兮吾將奮勇而求索。
20
22
HAPPY NEW YEAR
思緒萬千,2021年的夏天,注定難忘。國外,阿富汗塔利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領首都喀布爾;國內(nèi),“雙減政策”一經(jīng)提出立刻成為人們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大家對其關心程度似乎比“德爾塔毒株”有過之而無不及。
何謂“雙減政策”?作為教師的我的簡單理解就是既要給學生們減負,還要給學生的父母們減負。但為了更準確起見,我還是認真在網(wǎng)上查了一下“雙減政策”的含義,現(xiàn)摘錄核心內(nèi)容如下,“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作業(yè)負擔,嚴格控制作業(yè)總量,保證學生的睡眠時間;全面規(guī)范校外培訓機構,堅持從嚴治理?!边@看來這與我的理解大體相同,規(guī)范校外培訓機構的實質(zhì)不就是要減輕家長們的經(jīng)濟負擔。而身兼專職教師同時又大多為人父母的我們,對“雙減政策”內(nèi)涵的理解與感受可能與其他職業(yè)的人更復雜,也更五味雜陳吧!
一、“雙減政策”提出的契機
提出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呼聲已有好多年了,可給我的感覺是學生們的學業(yè)負擔非但沒有減輕反而是加重了,所謂“素質(zhì)教育”似乎也是形式大于實質(zhì)。君不見,每天最早出門的一定是學生,最晚回家的也是學生。周一至周五甚至周六都在學校上課(中學生大都還要在學校上晚自習),周日則忙于赴各種培訓學校上補習班,可以說一周沒有一天休息的時間。學生累,家長也累(不僅是經(jīng)濟負擔重,思想負擔更重)。而我們中學老師也累,特別是畢業(yè)年級的教師每天在校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的情況太普遍。這種普遍的“累”,導致的一個直接的后果就是“厭”:厭學甚至“厭世”。用當下時髦的話說就是“內(nèi)卷化”嚴重。這種“內(nèi)卷化”對當前的年輕人產(chǎn)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出現(xiàn)了類似日本的那種“低欲望”社會情形,甚至是“三不政策”(不戀愛、不結婚、不生娃)。
前不久,國家第7次人口普查的結果讓人震驚,中國的人口生育率已經(jīng)低到極其可危的程度(2020年我國人口綜合生育率為1.3,而按照國際標準生育率為2.0為警戒線,1.5就算危險警戒線低生育率)。如此低的綜合生育率雖然與我國之前長期實行的計劃生育一孩政策有關,更與當前年輕人沉重的學業(yè)和生活負擔不無關系。為此,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關于優(yōu)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的決定》并指出,為進一步優(yōu)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以此為核心契機及,教育領域的“雙減政策”應用而生。
二、在校專職教師們的困惑
作為一名在教育一線奮戰(zhàn)了30年的在校專職老教師,也作為一名孩子的家長,說真的,對我們的教育現(xiàn)狀有過深深的憂慮。按理說社會發(fā)展了,我們的教育也應該更人性更理性化才對,可是為什么我們的學生卻比我們當年(20世紀80、90年代)辛苦得多。記得我們讀中學的時候雖然國家還沒有實行雙休日制,但我們每周都保障能休息一天,而且在我的印象中從來沒有過周末補課的概念,更不用說上校外機構的補習了。當時幾乎所有城市學校都沒有組織上過晚自習,但你可自愿晚上去學校自己所在班級學習,也沒老師坐班,全憑學生自覺。不知從何時,我們的學生就從來沒休過周末了(盡管名義實行的“雙休日”),也不知從何時起,各個學校都逐步開始搞晚自習制了,而且大多數(shù)學校都規(guī)定晚自習每個班必須有教師坐班。作為一線教師的我每每看到學生一臉疲憊時都不免心疼加迷惑,我們的教育怎么了?學生的厭學情緒也是越來越重,不少人,來學校上課完全是家長逼迫的,所以上課時往往身在曹營心在漢。
記得在這屆東京奧運會上年齡最小的跳水冠軍全紅嬋當記者問她為什么會去學跳水時,她天真地說,我的學習成績不好,我以為學跳水就可以不讀書了。無疑,全紅嬋說出了她最真實的心里話,也是大實話,只是全紅嬋無疑是非常幸運的,不愛學習的她碰上了發(fā)現(xiàn)她天賦的啟蒙教練陳華明。其他人呢?……你說素質(zhì)教育要淡化文化成績,但幾乎所有的高級學校都還是是以高考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尤其是高三年級,從周考到月考,從期中考到期末考,從校考到聯(lián)考……而且每每考完就算不把成績排名直接告訴學與家長,也是在教師的考試質(zhì)量分析會上大肆宣講,對每次考試的成績進行橫向,縱向等諸多的比較,目的就是要給各科科任老師施壓,老師壓力大了就只能再向?qū)W生施壓與家長施壓,唉,有時候真是壓得讓人喘不過氣來,但又有什么辦法呢?高考的指揮棒始終高懸于前,家長們的期望,學校自身發(fā)展的需要。普通高中情況還略微好點,在那些重點名校中,對每次成績的分數(shù)可謂是分分計較,一旦有老師閱卷出現(xiàn)偶然紕漏,甚至有家長就會來學校大吵大鬧,而學校為了息事寧人,也只得對相關教師進行懲罰以平“民憤”,搞得有些教師一到閱卷時就神情緊張,生怕出錯,可偏偏越緊張越容易出錯,抑郁也就隨之而來。一個抑郁的教師怎么可能教出陽光燦爛的學生出來,近年來全國各地的學校都出現(xiàn)了學生自殺是事故,其原因也就不難解釋了。
三、“雙減政策”下專職教師應該如何積極應對
“雙減政策”的出臺可謂破解了我們這些專職教師的困惑,同時也給學校的管理者和我們一線的教師們提出更高的挑戰(zhàn)。首先,“雙減政策”明確提出義務階段的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是學校而不是校外的培訓機構。那如何使用好這個主要陣地呢?是不是讓學生從早到晚“關在”學校里學習?當然不行,那怎么處理好上課,作業(yè),鍛煉的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教師必須努力提高每節(jié)課的課堂效率但又不能滿堂灌,盡量做到講練結合,這就要求教師比以前減少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而適量增加學生吸收內(nèi)化的知識的時間。當然這不是一線教師單獨能實現(xiàn)的,必須從上之下各級教育機構統(tǒng)籌安排,比如適當增加科任教師的課時量等。作業(yè)的布置更要講求科學合理,各科教師必須在年級組長和班主任的統(tǒng)籌安排下布置本學科作業(yè),而且一定要有針對性,有的放矢,主要針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反映出來的難點問題進行布置。這就要求教師在布置作業(yè)之前一定要自己先做一遍,進行有效的甄別,而不是以整個作業(yè)單元為單位全盤進行布置。
其次,如何處理好課堂學習與學生自習的關系。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有一個深刻的感受就是給學生獨立思考時間太少了。教師為了趕任務拼命地講,生怕漏掉一點知識,學生則在地下像看戲一樣地聽講,自主性不夠,課后則是忙于完成各科老師布置的大量的作業(yè),根本沒有時間溫習課本和老師上課所講的內(nèi)容??梢哉f過去所謂“填鴨式”教學,在當今的學校教學中仍不少見?!半p減政策”提出后這種情況必須徹底根除。最后,還要處理好學生在學校的學習與體育鍛煉的關系?,F(xiàn)在中國學生身體素質(zhì)差是出名的。每學期開學新生搞軍訓稍微強度加一點很多學生就會受不了,甚至出現(xiàn)過學生在軍訓過程中突然死亡的事故,所以有不少人就建議取消軍訓。這其實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從本質(zhì)上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才是重中之重。在這一點上 有不少學校已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不少好的做法。比如我們學校每天上午第二節(jié)課后都會組織學生跑操(這比過去做廣播體操的是實際效果要好很多),還有還在高三年級實驗體育大課堂活動(即每周除一節(jié)正常的體育課外,還把另一堂體育課與第八節(jié)課連上。)讓同學們能完整地打上一場籃球賽,能在乒乓球室盡情地揮灑汗水。這樣的體育安排讓高三學生緊張的心理得到了充分的放松。
四、“雙減政策”并不是要增加專職教師的負擔
有不少教師擔心“雙減政策”減了學生及家長的負擔,會不會就會無形中增加了專職教師的負擔。乍看上去 ,老師們的擔憂似乎不無道理。是啊,不能去校外培訓機構上補習課了,不就得在校的教師來接這副擔子嗎?減輕了家長們的輔導學習,比如以前有不少學校的老師要求家長批閱孩子的作業(yè),現(xiàn)在都得自己來批改作業(yè)了,等等。關于這個問題,我個人是這樣看的,首先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始終不能忘記自己的初心與使命,要始終保持一顆甘于清貧,勇于奉獻的精神。比如,批改作業(yè)本身就是教師理所當然應該做的本職工作。其次,“雙減政策”的宗旨并不是要以以增加職業(yè)教師的負擔去減輕學生與家長的負擔。不過“雙減政策”給我們職業(yè)教師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倒是毋容置疑的,所以在“雙減政策”出臺后,每個教師更要認清形勢,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出色完成黨和國家,還有這個時代交給我們的歷史使命,做一名真正合格的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