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從古至今,由于受到傳統(tǒng)儒家觀念的影響,我們都認為“多兒多女”才是福氣。
在今時今日,我們不僅要面臨極大的社會壓力,還會經(jīng)受生活的磨礪,自然就會做出“用命換錢”的行為。
在很多人眼中,有錢有勢,多兒多女,這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福氣。
不過,我們不妨思考這么一個問題,用命換錢真的有必要嗎?多兒多女真的是福氣嗎?
其實,一切都是說不準的。要知道,用命換錢的結(jié)果,很可能就是“人在天堂,錢在銀行”。而多兒多女的結(jié)果,很有可能就是一直貧困,耽誤家庭和后代。
時代發(fā)生了改變,生活發(fā)生了變化,有些觀念看似正確,可實際上卻是不符合現(xiàn)實的觀念。
《莊子》中有記載,封人曰:“壽、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女獨不欲,何邪?”
堯曰:“多男子則多懼,富則多事,壽則多辱。是三者非所以養(yǎng)德也?!?/span>
不論在什么時候,兒女越多,你所面臨的恐懼就越多。用命換錢,最后你所賺到的錢還不夠給醫(yī)藥費。所以說,安穩(wěn)的人生,理應在于這4點。
02
淡然處世,安穩(wěn)一生。
莊子有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span>
一個有智慧的人在經(jīng)歷了人生的曲折之后,竟然可以接受不如意的人生,而且淡然自若,這就是一種超然塵世的道德品質(zhì)。
我們不妨問問自己,自己能夠“接受”生活的現(xiàn)實嗎?
說得直白一點,我們很多人都不愿意接受生活的現(xiàn)實,而是喜歡活在夢里。試想,人們連真話都無法接受,又怎么可能“安之若命”去活好往后余生呢?
所謂的“安之若命”,就是讓人了悟“安”的真諦,以及“命”的變化。
命運的變化是無常的。也許它這一刻特別好,下一刻就特別壞。但是?!鞍病钡闹腔蹍s是令人一生受用的。一旦人之內(nèi)心安定下來,那他就能面對無數(shù)的風吹雨打。
有些人一經(jīng)受挫折,就無法接受現(xiàn)實。終究還是缺乏了智慧和境界。唯有百折不撓,安然自若,方能東山再起,同時提高個人的品德。
03
勞逸結(jié)合,安守方寸天。
做人一味去工作,只會禍害自己的身體。做人過分懶惰,只會讓自身產(chǎn)生不干活的想法。過分走極端,其實不是好事。
相反,勞逸結(jié)合,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莊子曾有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早上你就需要出去工作,傍晚你就需要好好地休息,到了什么時候就做什么時候的事兒,內(nèi)心瀟灑,性情自由,怡然自得。
這種勞逸結(jié)合的生活,才是令人活得長久的生活方式。一旦人透支精力去賺錢,去工作,就容易出現(xiàn)“有錢沒命花”的無奈結(jié)果。
無論在什么時候,該休息的時候就休息,該工作的時候就工作,別僭越,別想太多,順應自然的習慣去生活就夠了。這樣,人才能長壽,才能安守方寸天。
04
不理得失,不論成敗,順其自然。
莊子有言:“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于內(nèi)者無位而不怍?!?/span>
一個知足的人,不會因為利益而自我勞累。能夠?qū)徱曌晕业檬У娜?,不會因為得失而恐懼。一個有修養(yǎng)有智慧的人,不會因為地位不高而羞愧。
這生活中有太多的人,他們會為了利益而勞累,會為了得失而斤斤計較,會為了地位而恐懼不安。想那么多,又有何作用呢?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王侯將相擁有無數(shù)的利益,擁有無數(shù)的財富,擁有崇高的地位,可他們終究跟普通人一般,到點就得“死去”,不帶走任何的東西。
為了物質(zhì)而糾結(jié),本就是一種“自討苦吃”的做法。說得現(xiàn)實一點,如果我們努力了,可還是事與愿違,那我們就算再糾結(jié),又有何用呢?
不理得失,不論成敗,才能順道自然,活好這一生。
05
樂天順命,大道至簡。
莊子有言:“知天樂者,無天怨,無人非,無物累,無鬼責?!?/span>
那些樂天順命的人,他們不自暴自棄,不怨天,不尤人,不會招惹人是人非,不會被外物所連累,不會受到鬼神的影響。
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人們之所以總是招惹是非,就是因為這些人缺少了樂天順命的智慧,而多了不滿足的心態(tài)。
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人之所以害怕鬼神,并不是因為它們真的存在,而是因為人們做了不軌之事兒,背叛了良心,最后就害怕鬼神的侵擾。
莊子的觀念特別好,他認為,只要每個人都對得起天地良心,能夠遵守該有的準則,那他就能光明坦蕩地活著,而不必受到什么人與事兒的影響。
人活著,其實很簡單,不過是樂天順命,大道至簡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