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也有很多猶豫,每天實在是比較忙,而且年歲漸長要考慮的事情更多,不能一拍腦門就沖上去了。
但是,因為專業(yè)我比較喜歡,而且也不太能割舍下我對dr.這個稱呼的向往,咬咬牙還是硬著頭皮接招了,給自己一個機會,錯過我會后悔的。
然后現(xiàn)在的我就是,有工作,也要修學位,還要時常寫寫文章,陪伴家人朋友,大概像個小陀螺,總想把一塊時間掰成兩塊用。
收到這個提問之后,我覺得這件事情蠻有意義的。因為在現(xiàn)代社會,其實每一個人都是多重身份,職場,家庭,生活,雖然可能不像我這樣,但也都有自己的繁忙和苦惱。
分享一些我的小經(jīng)驗,雖然還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提高效率,保持高度專注
對于我來說,平時能屬于自己自由支配的就是上下班通勤,下班后和周末的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下,效率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提高效率的方法,可以說是“保證目標清晰 減少其他干擾 一段時間只做一件事”。
①保證目標清晰
就是知道這段時間自己應該做什么,因為如果不知道做什么,就很容易被其他事情吸引走注意力,然后消磨掉時間。
以靈姍同學為例,今天下班后有兩個小時的空閑時間,可我到底是看會書,寫會文章,還是做個視頻????
這一糾結(jié),可能半個小時的時間過去,還不知道干啥,于是就開始看劇玩手機,最后一抬頭,誒怎么都該睡覺了。
長此以往,就會發(fā)現(xiàn)手頭堆了很多事兒,最后干脆破罐子破摔都不做了。所以需要對要做的事情有一個清晰的目標。
換成比較可行的行動就是制定每日計劃。我經(jīng)常用的計劃軟件就是滴答清單,可以非常方便的在手機和電腦上進行同步。
每天早晨在上班的路上我都會檢查一遍清單,安排好一天的計劃,做以下幾件事情:
一是選出今天最重要的三件事。這三件事情是必須要完成,而且比較重要的,我會選在精力比較充沛的時間去做。
二是預估每件事情需要的時間。然后大致排一個時間點,并且給一些事件的開始設定提醒。
三是增加事件備忘。在制定計劃的時候,腦海中會對這件事情的做法和步驟有一個大概的想法,這時候就要及時記錄下來,添加到事件備忘當中,這樣能大大的縮短你開始做事的時間。
當然,每天會有很多突發(fā)事件,計劃也不一定要全部完成,所以說也不能把時間安排得那么飽和,要根據(jù)實際的情況隨時進行調(diào)整。
②減少其他干擾
如果你在家,請求家里人的支持,如果可以最好能有一塊比較安靜的工作區(qū)。
這次疫情假期,很多人都會覺得在家辦公或?qū)W習根本做不了什么事,原因也是出在這里,每隔十幾分鐘,老媽準會推門。
喝熱水不?吃水果不?別老盯著電腦屏幕?那手機有啥好玩的?
然后我就只好定下規(guī)矩:我要是說開始學習了,就不許亂推門了。我會1個小時活動一次,出來上廁所,喝水,吃東西。
如果你在宿舍,只有一句話,別想了,宿舍學不下去了,學習請去圖書館。
另外一件大事兒就是少玩手機。關于這一點我之前也寫過文章,要想保證不玩手機,僅靠自律是不夠的,還是要依靠他律的效果。
不要把手機放在一伸手就能拿到的位置,或者是把它藏起來,某寶上就像是這樣的小盒子,十幾塊錢一個,買一個,把手機鎖進去,再把鑰匙放得遠一些,親測非常有用。
還有,把電腦上微信,還有新聞,廣告等亂七八糟的推送都給關掉,微信也設置成折疊,避免屏幕上的信息會打斷自己。
③一段時間只做一件事
很多人會倡導多線程工作,這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因為現(xiàn)代社會本身就需要我們同時處理很多問題,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尤其是對于難度較高的事情,更需要保證專注度。我發(fā)現(xiàn),工作中很多人會邊回微信邊寫方案,容易被其他事干擾到不說,可能之前的思路也斷掉了。
如果你在做這類事情的時候,不要想著多線程,還是要保證專注度。專注完一件事情,再做下一件事。
比如靈姍同學有兩件事需要在幾個小時內(nèi)完成,回微信和拿出文章大綱。如果是邊回微信邊寫大綱我得花費1個小時,如果先寫大綱,15分鐘內(nèi)就能完成,再花費15分鐘回微信消息,效率會提升一倍。
時間管理,利用好碎片時間
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受限于工作和生活的條件,大塊的時間很少,一般只剩下早起和晚上在家的時間。
而5分鐘,10分鐘,15分鐘,20分鐘這樣的碎片化時間卻很多,這是現(xiàn)代生活的一個必然趨勢。要想能多做事,碎片化時間必須要利用起來。
想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你有5分鐘的碎片化時間,你會做什么事呢?
是不是一下子想不起來?在這樣的情形下,最有可能的情況,就是拿起手機開始四處刷信息,然后10分鐘的時間就過去了。
對于我來說,5分鐘的時間我就可以下舉出好幾個例子,比如梳理一下待辦清單,為文章尋找素材,寫一下每天的幸福日記。
其實這個場景還可以更具體一些。比如說在通勤路上的5分鐘能做什么?在中午休息的5分鐘能做什么?在等車的5分鐘能做什么?
當我們能把這些內(nèi)容想的很清楚之后,一旦遇到碎片化時間就會更容易利用起來。建議大家把碎片化時間的場景,和每個時長能夠做哪些事給梳理一下。
其實我的很多文章就是在各種各樣的碎片化時間逐漸完成的,就像是在蓋房子,當設計圖紙出來之后,逐漸預制出每一個部分,然后再把它們拼接起來。
有所側(cè)重,適當做出取舍
靈姍同學不是超人,我現(xiàn)在還確實沒有修煉到像一些大佬那樣什么都能兼顧的程度。
任何人的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除非是一些經(jīng)歷特別旺盛,休息時間很短的神人,我們真的很難做到,同時兼顧到所有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經(jīng)常遇到讀者這樣的情況,想做的事情有很多,又想考研又想換工作,又想搞副業(yè),最后也不知道想做哪個,把自己搞得非常焦慮。
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適當有所側(cè)重,做出取舍。簡單來說就是先抓住這個階段最大的痛點,先給解決了。
但是經(jīng)過我的分析,要想擺脫當時的情況,對于我來說最簡單的就是考研,所以說我就舍棄掉了其他的選擇,一本心思只奔著考研去。
現(xiàn)在的我也是一樣,最重要的事情是先在工作上站穩(wěn)腳跟,干出一小片屬于自己的方向,把收入提上去,所以現(xiàn)在工作和寫作是我的重點。
等到再過兩年這些都穩(wěn)定下來,我會再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業(yè)上,到時候年齡大了,學歷的優(yōu)勢也會逐漸變大。
當然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我知道本來博士延期畢業(yè)是常態(tài),而且我自身在碩士階段的學術(shù)底子不錯,壓力相對來說小一些。
任何選擇都是基于對現(xiàn)階段自己足夠了解。我在最近的兩次咨詢中都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就是大家實際上對自身情況分析并沒有那么透徹,所以導致選擇和方向非常迷茫。
如果覺得自己現(xiàn)在非常疲憊,不知道做什么,那么你可以靜下心來認真的分析一下自己當前的能力和所處的形勢,看看什么對于自己來說是最重要的。
少看劇,犧牲休息時間
說句實話,即使效率再高出去工作吃飯睡覺的時間剩下的時間也不多,所以這就意味著我需要合理安排,犧牲掉一些自己的休息時間。
當然,這個情況要純看個人的生活狀態(tài)和家庭情況,不建議去以犧牲家庭關系來獲得事業(yè)上的成功,如果是那樣的話,你所做的事情可能也就失去了意義。
因為現(xiàn)在我和小星都比較年輕,也還沒有娃,家里的事情也相對較少,所以說現(xiàn)階段犧牲一些休息和家庭時間是可以的。
?
我犧牲的時間其實是看綜藝看劇和玩游戲的時間,降低了這些娛樂頻率。雖然我也是一個非常愛玩兒的人,這些年沒少玩,但是到不同的年齡階段,就應該有自己這個年齡階段的樣子。
陪伴家人這個時間是一定要保留的,我會選擇用逛街,運動,出游這樣更健康的方式,這些能給我?guī)砗芏嗫鞓?,也讓我很幸福,更有力量向前走?/p>
對于現(xiàn)在的生活,雖然說偶爾會覺得有些疲憊,但是總體上來說我還是滿意的,讓我覺得有方向,有干勁,有成長。
以后還有很多提升的空間,也期待未來再分享我的成長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