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字頭下三個口,如果你有仔細觀察的話會發(fā)現(xiàn),其實很多時候癌癥都和我們的飲食有關。
從飲食的口味,到飲食習慣和進食習慣,再到我們使用的飲食餐具,這每一步都決定了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況。
雖然現(xiàn)在大家都越來越注重飲食健康,但有些東西如果不是我們刻意去了解真的很難去避免和預防。
1歲女童被確診為白血病
只因使用這種餐具
她叫茜茜,來自貴陽,被確診為淋巴性細胞白血病時只有1歲。
當時,醫(yī)生在排除了茜茜遺傳病史這個病因之后,認為病因不排除是喂飯時候所使用的仿瓷碗甲醛超標所導致的。
好好的一個碗,誰也沒想到會引起這么大的災難,這對于任何一個家庭而言,都是毀滅性的打擊。
看到這,你也許會覺得,仿瓷碗導致白血病和癌癥這種情況,應該個例,不用那么驚慌吧?
那么,在這里可以明確告訴你:你必須重視起來!
去年6月,上海市市監(jiān)局抽查了當?shù)厥圪u的76個批次仿瓷餐具,其中就有9個批次的產(chǎn)品不合格。幾年前,央視也曾報道過,質檢部門在對市場上的仿瓷餐具抽查時,不合格率居然達到了20%。
仿瓷碗又叫密胺餐具,小小的仿瓷碗為什么還會出現(xiàn)質量不合格的情況呢?
早前有記者曾暗訪過相關經(jīng)銷商,經(jīng)銷商給出的回答是:正宗純密胺原料制造的仿瓷餐具價格在10元以上,但如果是其他原料生產(chǎn)的話,價格能夠便宜3-4倍這樣。
而商家一般只有在利潤更大時,才會去操作和生產(chǎn)這些餐具。這就造成了,市場上很多商家以次充好去售賣和制造仿瓷餐具。
仿瓷餐具與癌癥
因為比較耐摔,所以這些年仿瓷餐具很受歡迎。尤其是一些餐館和快餐店中,更是隨處可見仿瓷餐具,部分家長也會選擇給孩子使用仿瓷餐具。
但很少有人知道,方便與風險是并存的,尤其是飲食安全方面。仿瓷碗雖然耐摔,但也是因為其耐摔,所制造的原材料也就存在著安全隱患。
真仿瓷碗的原材料是密胺樹脂,是被允許用在食品包裝材料上的。劣質仿瓷碗則大多使用脲醛樹脂為原材料,這種仿瓷碗在80℃以上就會分解,并釋放出氨氣和甲醛。
但Dr.X在這里提個醒:真仿瓷碗也是不建議使用的!
為什么呢?因為真仿瓷碗的原材料密胺樹脂正常使用溫度為0-120℃,如果在超200℃的熱油下放置達到10分鐘,就會被分解,并產(chǎn)生甲醛和三聚氰胺等物質。除此外,仿瓷餐具在遇到酸時也會分解出甲醛和三聚氰胺,可能會引發(fā)腎結石。
而大部分家庭都是一個碗多種用途,在喝湯吃飯或者盛放含酸較多的食物時,很難會想到用其他碗。這個時候一旦用上仿瓷碗,長期以往后果可想而知!
真仿瓷碗已然如此,劣質仿瓷碗更是不用說了,劣質仿瓷碗的毒性很大,尤其是在遇到高溫時會釋放出更多甲醛。
甲醛,一級致癌物,長期接觸可能會引發(fā)鼻咽癌、腦癌和白血病等惡性疾病。
因此,如果不是必要情況下,家里最好不要用仿瓷碗!
1.查看碗底是否有“QS”的標志,這是餐具合格的證明;
2.如果沒有任何標志的話,是不建議購買的;
3.一定去正規(guī)超市或商場購買,不要貪圖便宜就去買地攤貨或者三無產(chǎn)品;
4.盡量不要選擇顏色鮮艷的,因為顏色鮮艷的在涂料使用上可能會出現(xiàn)重金屬超標的情況;
5.不要盛放過熱的食物,另外酸性、堿性和油性的食物也盡量不要長時間盛放。
如果你家里正在使用仿瓷餐具,你又覺得不放心,這里可以教你一個辨別方法:
將餐具放在沸水中煮上30分鐘,如果餐具出現(xiàn)了發(fā)白、起泡甚至是開裂或者有刺鼻氣味等,那就最好不要用了。
什么碗才是最好的選擇
塑料碗:
不少家庭中應該都有塑料碗,但需要注意的是,塑料碗比劣質仿瓷碗還不耐高溫,遇到高溫時會變形甚至是熔化,也有可能釋放有毒物質。
所以,Dr.X并不建議使用塑料碗。如果非要使用的話,建議只能用來盛放水果和一些低溫食品。在使用過程中,如果塑料碗表面有霧面出現(xiàn),趕緊停止使用。
竹木碗:
在一定程度上,竹木碗確實更加天然,但也更容易滋生細菌,尤其是長期放置于陰涼潮濕的地方時。
對此,Dr.X的建議是竹木碗平時一定要放在干燥通風的地方,清洗后一定要把水晾干,盡量不要選擇表面光亮的品類。
不銹鋼碗:
雖然不銹鋼碗不像竹木碗那樣容易滋生細菌,也不像塑料碗那樣容易熔化,但不銹鋼碗很容易燙手。
因此,使用不銹鋼碗時要注意別盛放高溫的食物,也不要長時間把鹽和醋等調(diào)料盛放在里面。
陶瓷和玻璃碗:
雖然陶瓷和玻璃這種材質容易摔碎,且隔熱性比較差,但它們依然是最好的選擇。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購買陶瓷和玻璃碗時要記得用指甲刮一下釉彩,如果被刮掉了說明可能是重金屬了。
所以,日常使用的話,真正推薦的還是陶瓷碗和玻璃碗!其他碗也可以使用,但在使用時一定要記得Dr.X前面說到的一些注意事項。
Dr.X說:
說了這么多,其實有些問題從根源上解決才是最根本的。既然無法從根源上解決,那只能要求我們平時自己多留點心眼,畢竟誰也不想引病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