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看到我的blog里多了“GOogle出操作系統(tǒng)了。”的一條評論,前天在Plod‘s的GoogleOS?也提到(Gizmodo)了相關信息,并且有Google OS的截圖,而且附帶了相關介紹,稱其為"Google Suit 1.0"搞得還真是煞有介事!其實GOOGLE本來就是個OS,是建立在桌面上的WEBOS(HTTP+JavaScript+XHTML+CSS+Flash),即使GOOGLE真的要出基于LINUX的OS也不會這么快。
所以就有人很快做出來回復:答案是否定的!
Dear <a >Gizmodo</a>,
The story about Google OS is fake. As you can see the Italian page is called future feeds. As you can see on the main page they write stories about the future (see the dates?) and they already launched Google Office
Kind regards,
De Mol
搜索了一下關于GOOGLEOS的信息,相關內(nèi)容也不少!其中就有GoogleOS? YahooOS? MozillaOS? WebOS?,下面的就是相關的翻譯,大家可以看看。
GoogleOS? YahooOS? MozillaOS? WebOS?譯文 源文
在我們開始前,有一些關于這篇文章的其他題目,只是為了在我真正開始講解前,使你對我所講的內(nèi)容有個大致的了解。
- 你大概對于雅虎為什么要收購Konfabulator感到疑惑
- Google瀏覽器,GooOS和Google桌面的更新
- 一個所有人都相同的平臺和為什么蘋果公司,微軟甚至Googel要改變的原因
- 下一個受歡迎的軟件:桌面網(wǎng)絡服務
- Mozilla Foundation是否有遠見使火狐貍成為近十年最重要的軟件?
- Web3.0
- 最后,微軟操作系統(tǒng)的后期
由于你的夸張計量法已經(jīng)堅持了很長時間,希望剩下部分相對來說能更加容易。(很抱歉,我運用了2500個單詞。但是很多都非常小)
回到2004年10月,Web如何成為平臺這個想法一直出現(xiàn)在我腦外,從那以后我就激勵自己把這寫下來。最近兩件事情:雅虎收購Konfabulator和Google發(fā)表Google桌面新數(shù)據(jù)版本最終刺激我行動起來。但是回想10月份在Web2.0會議上,Stewart把我拉到一邊說了些類似于“我想我知道Google對Google瀏覽器做些什么”的話。他網(wǎng)站中后面的一篇文章中寫到:
我寫這篇關于Adam Bosworth,煉金術和Google瀏覽器的文章已經(jīng)有幾個月了,這讓我覺得瘋狂,因為我希望在發(fā)生前能猜測所有的事情。所以,為了這個記錄,如果Google正在做瀏覽器,而且快要成功了,那是因為有一個高級緩速存結構在里面,而且Google會加入?yún)⒖架浖ㄓ肎mail回復電子郵件或者當在飛機上的時候給Google組發(fā)消息)。
當時,Google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雇傭了Adam Bosworth。在他被雇傭前幾個月的一篇博客文章里,Bosworth設想了一個“新的瀏覽器”:
在開始階段,我要談談在斷開連接的時候我是如何設想方案或者網(wǎng)站服務瀏覽器處理變化和服務要求的。如果僅僅只是閱讀數(shù)據(jù)而不進行變更,或者請求相關服務的話(例如得到一個昂貴的報告或者預定一個酒店),不需要新的瀏覽器。如果加入關于如何儲存的元數(shù)據(jù),也許只要離線的高速緩沖網(wǎng)頁就足夠了。Jean Paoli像我指出如果不是用HTML建立網(wǎng)站,這會更有可能性。很久以前,當我還在微軟的時候(1997年),做了一個使用XSLT的演示,巧妙的運用Javascript使用戶成為地方性客戶一類。但是你如果開始嘗試更新旅游報告,批準請求,預定房間,購買股票等等,則需要一些種類,離線經(jīng)營或者時間的格式,而且代碼必需輸入到格式中,你必需考慮他們?nèi)绾翁幚淼摹?/p>
幾個星期后,Google介紹了他們桌面搜索的第一個統(tǒng)計法。對我來說,對于GDS最感興趣的是搜索裝置。Google最后在桌面上加入一個應用軟件,更好的是這是一個能夠把自己機器上的數(shù)據(jù)存入正在google.com上瀏覽的網(wǎng)頁的網(wǎng)絡服務。這里有新的經(jīng)歷:使用舊的網(wǎng)絡瀏覽器,同時在網(wǎng)上運行應用軟件。
因此,這是我對“以網(wǎng)絡為基礎的操作系統(tǒng)”如何工作的最佳擦測。這個系統(tǒng)有三個主要部分:
- 網(wǎng)絡瀏覽器(包括其他一些瀏覽器,如Konfabulator)成為主要的應用軟件界面,通過用戶在自己機器上或者在網(wǎng)上查看內(nèi)容,節(jié)目服務和管理數(shù)據(jù),甚至不知道區(qū)別。例如:火狐貍,Safari或者IE等理論瀏覽器不可知論者。
- 我們熟悉的種類的網(wǎng)絡應用軟件:Gmail,F(xiàn)lickr和Bloglines,包括其他一些使材料獲得更好的軟件。(從理論上看,所有Ajaxed為傳統(tǒng)桌面軟件提供富有經(jīng)驗的進入方式。)
- 處理數(shù)據(jù)分配和從本地機器到瀏覽器上顯示內(nèi)容的本地網(wǎng)絡服務。由于工作需要,這個本地服務器將被高度最佳化,但是能夠運行本地安裝的網(wǎng)絡軟件(特別是本地Gmail復制和所有有關的數(shù)據(jù))。
這就是它。除了瀏覽器和網(wǎng)絡服務器之外,軟件會些來為WebOS服務,而且不是Windows,OSX或者Linux特有的。我認為這相對來說比較靈活,例如Google,雅虎,蘋果公司,微軟或者Mozilla Foundation(更多內(nèi)容在下面)。
與“standalone”網(wǎng)絡軟件和桌面軟件相比,為假設的平臺發(fā)展的軟件有很多優(yōu)勢。因為他們在網(wǎng)站瀏覽器中運行,這些應用軟件跨越了平臺(假設任何人發(fā)明了這樣一種能發(fā)展本地網(wǎng)絡服務的系統(tǒng)等等),就像Gmail,Basecamp和Salesforce.com等網(wǎng)站應用。你不必在特殊的機器上裝有特別的OS,只需要一個瀏覽器+本地網(wǎng)站服務器就能獲得你想要的數(shù)據(jù)和軟件。
對于軟件開發(fā)者來說,最大的優(yōu)勢是代替了為多種平臺編寫的兩種或者更多種程序(一個為網(wǎng)站,一個為窗口等等),用相同的代碼庫,他們可以編寫一種能夠在任何裝有WebOS的機器上都能運行的軟件
你也有本地運行軟件的好處。當你和英特網(wǎng)斷開的時候也可以使用他們。他們可以作為符號在你最喜歡的瀏覽器中使用Gmail。對于使用較大文件的軟件,例如圖像,錄像和視頻,這些文件可以本地保存和操作,而不是在英特網(wǎng)上等待轉(zhuǎn)換。
WebOS軟件也有缺點,至少HTTP+JavaScript+XHTML+CSS+Flash在功能提供和用戶作用方面沒有以Cocoa或者Visual Basic編寫的桌面軟件好。但是正如Paul Graham指出的,Web軟件也許已經(jīng)足夠好了:
一個讓你不編寫以Web為基礎的軟件的原因是以Web頁面為UI的不完整性。我承認這是個問題。很多事情使得我們愿意添加HTML和HTTP。不管怎么說,Web網(wǎng)頁已經(jīng)足夠好了。
Web網(wǎng)頁不是設計成為軟件的UI的,但他們已經(jīng)足夠好了。而且對于很多用戶來說,從任何瀏覽器上獲得的軟件足夠可以找出UI中的缺點。也許你不能用HTML編寫出最好看的電子數(shù)據(jù)表,但是你能編寫出幾個人可以同時使用的電子數(shù)據(jù)表,而不需要特殊的客戶軟件,或者結合靈活的數(shù)據(jù),或者當產(chǎn)生特定條件的時候可以為你做記錄。更重要的是,你甚至可以編寫新的軟件而不需要名字。
這些新的軟件如何呢?這里有一些我對軟件如何對WebOS起作用的預想:
- Gmail。當你在線在gmail.com上看郵件的時候,但是也在本地保存了你的郵件,所以當斷開連接的時候仍然可以看。當你再次連接的時候就發(fā)送離線是寫的回復,就像郵件軟件或者Outlook。很多人早就使用Gmail(或者雅虎郵件)作為他們唯一的電子郵件客戶,如果它們也能離線運作的話。
- iTunes的網(wǎng)絡版本。就像iTunes的桌面版本,在瀏覽器中的除外。管理/運行本地存儲的音頻文件,也可以選擇在服務器上回放(用Mac或者similar)。iTunes早就很好的利用從英特網(wǎng)獲得的信息(Web電臺,播客iTMS,CDDB等等),很容易想像它作為網(wǎng)絡軟件。(為什么要停止使用音頻,錄像也會很好的起作用)。
- Flickr。在瀏覽器中本地或者在Flickr服務器中管理圖像文件。在瀏覽器中用JavaScript或者Flash的話甚至可以進行一些基本的圖片操作(明亮度,對比度,顏色修改等等)。在回家的飛機上,準備一些要上傳到Flicker的圖片,當你連接到英特網(wǎng)時就會自動上傳。
- 新聞廣播員。離線的時候看網(wǎng)站。從任何有瀏覽器的電腦上獲得你的閱讀列表。
- 文件備份。很多WebOS軟件可以幫助你進行備份到蘋果公司的Mac服務器,你的ISP或者Google等上。你必需詳細說明要備份的內(nèi)容,當通過瀏覽器的時候備份程序會包管剩下的內(nèi)容。
我查看了我的強力筆記本電腦里最常用軟件的剩余部分,不是很多都絕對需要獨立桌面軟件的。文章編輯,IM[3],Word,Excel,F(xiàn)TP,iCal,地址簿等等。我可以想像在瀏覽器中運行的版本。
那么,誰會建立這些WebOS軟件呢?希望所有人都有XHTML/JavaScript/CSS技術,但是這取決于平臺如何開放的。也取決于這個平臺是誰的。現(xiàn)在有五個這方面的或?qū)⒊蔀檫@方面的組織:
- Google。如果Google不在上面的范圍內(nèi),我就吃了danah的帽子。通過添加的Sidebar,他們早就轉(zhuǎn)移了Google桌面的焦點,而且也該了軟件的名稱(以前叫做Google桌面搜索,牽線從“搜索你的電腦”改為更加普通的“當你需要的時候,隨時在桌面中顯示的信息”)。為了更合適,我認為他們需要自己的瀏覽器(當然,這是和Web服務器連接在一起的),而且他們必需開始編寫自己的軟件來研究OSX和Linux(Google仍然是視窗公司)。過去兩年中他們做的很多改變超過了微軟,如果他們不用Google桌面的“把本地代碼插入遠程網(wǎng)站”的話是非常非常愚蠢的。簡單步驟:使Gmail可以離線閱讀。
- 雅虎。我確定雅虎也在考慮這個。他們收購Konfabulator的理由:臺式電腦的存在。雅虎有很多內(nèi)容和軟件,可以在一些類似于WebOS的平臺中提供:郵件,IM,新聞,雅虎360等等。對雅虎的挑戰(zhàn):窗口小部件是不夠的,很多這種軟件需要在Web瀏覽器中運行。優(yōu)勢:雅虎在打開APIs方面比Google更富有好勝心,機會就是如果雅虎發(fā)展WebOS平臺的話,我們都會運行。
- 微軟。他們打算在他們的操作系統(tǒng)中建立WebOS,就好像Vista,當你用桌面軟件或者當你在msn.com上的時候,有時候你會不能區(qū)分。他們永遠不會為OSX或者Linux(或者為了瀏覽器,而不是IE)開發(fā)任何東西,所以它們的影響是有限的。(對世界上大多數(shù)個人電腦都有限制)
- 蘋果公司。蘋果公司有所有立刻制作WebOS系統(tǒng)的設備。他們有瀏覽器,在每個機器上都裝的、配有OSX的網(wǎng)絡服務器,儀表板,iTMS,Mac,Spotlight等等。他們?nèi)鄙俚氖菓密浖▋x表板窗口的小部件除外)。但是和微軟一樣,他們不打算在視窗或者Linux編寫任何程序,即使如果OSX將在便宜的英特爾機箱中運行,他們的市場分享額也許很快就會占領先地位。
- Mozilla Foundation。這是最不可能的選擇,可是最令人感興趣的。如果Mozilla會影響以火狐貍為基礎的日益增長的用戶,然后建立一個小型的網(wǎng)絡服務器,你可以得到一個WebOS的開端,這是開放性資源,為所有人服務,包括微軟,Google,雅虎和任何一個有JavaScript的人,都可以編寫軟件。
是的,這就是WebOS的理念?,F(xiàn)實就是它也許會變的有點混亂,而且會花費很長時間。如果有人以此結束,也許就不會像它可以的那樣開放了,有可能會和網(wǎng)站平臺競爭,就像現(xiàn)在和搜索引擎,入口,窗口軟件(Konfabulator, Dashboard, Google Desktop Sidebar)競爭那樣等等,但是希望不是。還有很多內(nèi)容要討論,但是在這篇文章更長前我要先結束。
[1]事實上,最大的潛在問題是重大的安全問題(網(wǎng)絡瀏覽器可以獲得你計算機硬盤上的數(shù)據(jù))和管理用戶期望(桌面/網(wǎng)絡軟件混合在一起讓許多用戶覺得混亂)。雖然有很多憂慮,但是我相信眾多優(yōu)勢會激勵人們發(fā)展平臺和軟件,從而解決這些顧慮。
[2]由于對網(wǎng)絡應用有很多議論,查看Adam Rifkin在Weblications上的文章。
[3]有傳聞說Google很快就要發(fā)表IM了(更多內(nèi)容)。如果這不是以網(wǎng)絡為基礎,我會覺得十分震驚。因為Hotmail證明了郵件,沒有理由IM要添加到桌面軟件中(即使這個轉(zhuǎn)換有問題)。
[4]也許Google認為他們不能和蘋果公司目前在他們平臺上提供的內(nèi)容競爭(Spotlight,Dashboard,Safari,iPhoto),但是有這樣的想法不是件好事情。在各種不同的體系中盡可能的支持更多的人,這是以網(wǎng)絡為基礎的OS的優(yōu)勢。很長時間內(nèi)微軟都沒有意識到蘋果公司在OS領域里是個重要的競爭對手,直到最近網(wǎng)絡應用軟件的運用。微軟唯一的競爭對手就是微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