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邃的海洋是令人敬畏的,即使是以我們現(xiàn)代人類的能力,也只探索了大約5%的海洋范圍,長久以來,有關海洋中神秘動物的傳說層出不窮,而其中流傳得最廣的,應該就是傳說了上千年的“大海蛇”了。
有關“大海蛇”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紀,亞里士多德曾在他的《動物志》一書中提到,在海洋深處存在著一種長達幾十米的蛇形動物。在此之后日子里,又陸續(xù)發(fā)生了一些不少的目擊事件,這里我們挑幾個可信度較高的來大致了解一下。
根據(jù)一位名叫漢斯.艾卡德船員的描述,在1734年的時候,他所乘坐的航船在航行挪威和格陵蘭之間的海域時遇到了一種巨大的蛇形動物,不過幸運的是,他們的航船并沒有遭到襲擊。后來人們根據(jù)他所繪制的草圖,將這種動物稱為“大海蛇”。
1817年,在馬薩諸塞州格洛斯特港附近,多人目擊了一條傳說中的“大海蛇”,該事件的目擊者稱,這條“大海蛇”至少有12米長,頭部跟一個大木桶大小差不多。
1848年,一艘名為“戴達拉斯號”的英國艦船在南大西洋航行時發(fā)現(xiàn)了“大海蛇”的蹤跡,根據(jù)該艦呈交的報告,這條“大海蛇”至少有18米長,它從艦船的后方快速靠近,然后又從艦船的正前方消失,時速大約為20至30公里。
1875年,一艘名為“保琳號”的英國運煤船在巴西海岸附近海域,看到了一條“大海蛇”捕獵抹香鯨的場面,據(jù)悉這條“大海蛇”僅僅是露出水面的部分就有9米多長,它把一頭抹香鯨緊緊地纏住,并在十多分鐘以后將其拖入深海。
1904年,一艘名為“德西號”的法國艦船在阿龍灣也發(fā)現(xiàn)了“大海蛇”,根據(jù)該艦船的航海日志中的描述,這條“大海蛇”出現(xiàn)在距離他們大約300米處的海域,長達30米,擁有黑色的皮膚,身上有很多疙瘩狀的突起,擁有一個較大的尖頭。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有關“大海蛇”的目擊事件,但由于這些事件要么可信度不高,要么目擊者太少,我們也就不逐一列舉了。值得注意的是,在海洋里確實有海蛇這種動物存在,但由于環(huán)境的限制,它們的體長一般只有1米左右,最多不會超過2米,并且它們基本上都只能在淺水中棲息。
但人們所看到的“大海蛇”長達30米,可以捕獵抹香鯨,完全與“常規(guī)”的海蛇對不上號,那么傳說中的“大海蛇”到底是什么動物呢?對此,人們給出了多種假設,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人們看到的“大海蛇”應該是一種巨型鰻魚或者帶魚,比如說海洋中存在一種名為“皇帶魚”的動物,它們就喜歡呆在熱帶海域的深海里?!盎蕩~”的體型通常都比較巨大,基本上都可以長到4米以上,而假如環(huán)境合適,理論上來講它們還可以長得更大、更長。而因為它們的體型與海蛇比較類似,所以當它們偶爾冒出水面時,就可能被人們誤認為是“大海蛇”。
2、這種傳說了上千年的“大海蛇”可能是巨型“大王烏賊”的腕足,“大王烏賊”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體型最大的頭足類軟體動物,在全球的海域中都有分布,有研究表明,“大王烏賊”的總長可超過20米,體重可以達到1噸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人們曾在擱淺的抹香鯨身上發(fā)現(xiàn)大型頭足類的吸盤印痕,這就意味著“大王烏賊”有捕獵抹香鯨的行為(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只有這種烏賊才有這種實力)。因此該觀點認為,在1875年的那次“大海蛇”捕獵抹香鯨的事件中,人們看到的應該是巨型“大王烏賊”的腕足。
3、“大海蛇”其實就是巨型海藻,該觀點指出,在營養(yǎng)豐富的海域,海洋中的一些藻類(比如說褐藻)可以長得很大,其長度可以達到100米以上,而當這些藻類在隨著海面起伏的時候,就可能會給人們造成的看到了“大海蛇”的幻覺。
4、“大海蛇”可能是地球上殘存的蛇頸龍,大家都知道,蛇頸龍這種遠古動物身材巨大,還擁有超長的脖子,當它在海面附近游動時,它的脖子很容易被人看成是巨大的蛇形動物。不得不說,這是一個迷人的假說,但事實上這種假設不太現(xiàn)實,因為迄今為止我們并沒有發(fā)現(xiàn)過任何活著的蛇頸龍。
對于上述假設,你覺得哪種比較靠譜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里,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