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在《風(fēng)中的紙屑》中說: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詩、酒、哲學(xué)、愛情,往往無用。吟無用之詩,醉無用之酒,讀無用之書,鐘無用之情,終于成無用之人,卻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聽上去有點頹廢,但細(xì)細(xì)品咂,忽而產(chǎn)生了一種共鳴,由己推人,讀周國平的文字,總感覺會令人沉迷,不愿意走出來。但必須得走出來,因為還有另一種文字在召喚。
我喜歡時光作渡,眉目成書,更喜歡王維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認(rèn)為撥雪尋春燒燈續(xù)晝才是寒冬必備的底色,能有詩酒相陪,書畫為伴,如此,便可共清歡渡余生,人生海海,山山而川,平仄有韻,高低有聲。
世上有味,在于喜好,與涵養(yǎng)密切,跟夢想有關(guān)。只要心中有景,即便遭逢“晦日見紅沙”四沖之日,也能守得云開見月明,且待花香滿徑,自成一趣。
有的人稍遇到點難處,不去思考如何解決眼前的困境,總想著逃離——記得哪年的高考作文題目,就是一幅連環(huán)畫,畫面上有個后生在挖井,頭一次挖得很深,觀畫者能看到他挖得地方與水源就隔著一層紗的距離,可畫中人被囚于畫中,自然不知道再堅持挖幾下就成功了,所以他并沒有一鼓作氣,漸漸地再而衰,直至三而竭,連挖了四五次,終于耐不住了,棄水而去,功敗垂成。
挖井的確不是有味的生活,但能在挖井的過程中,能夠自得其樂,何嘗不是有味之事呢?說到這兒,我忽然想到山西詩人張二棍,原本是大同217地質(zhì)隊職工的他,常年跋山涉水,游走在荒涼與清貧的社會底層??伤麉s將每一步足跡,寫成了詩,深耕細(xì)耘,堅持不懈,最終以《一生中的一個夜晚》獲得西部文學(xué)獎詩歌獎。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易得,始終難守。
出自《華嚴(yán)經(jīng)》的句子,大多都帶著點禪機,仿若禪茶,令人回味,而殿堂楹聯(lián)卻意近句遠(yuǎn):“容難容之事,豈在肚大肚??;笑可笑之人,焉知吾是吾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賞大千世界,執(zhí)傾心之言,便是有味之事。
其實,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完美。出則忙事業(yè),入則思三餐;能干遭人妒,窩囊被人嫌;權(quán)大惡夢多,無權(quán)辦事難;錢多畏盜賊,錢少受貧寒??傆幸恍┦缕丛谀X海,無法釋懷,也總有一些情散落心胸,無法退開。但這就是凡塵俗味,五味雜陳,才能豐富多彩。
誰都不甘于平庸,只因資源有限,便開始你爭我奪,但那些天天想要改變的現(xiàn)實,大多時候我們注定無能為力,紅塵浮沉,曾經(jīng)那些解不開的疙瘩,慢慢學(xué)會編織成了一朵花,裝飾在衣襟上,活出了別樣的風(fēng)采,算得上有味之事了吧。
撥開暗霧遺留的死角,以一扇窗的明媚鋪一地溫暖,從復(fù)雜中簡單的看待人與事,仰臉看看天空,低頭看看路途,努力行進,堅持堅持,彎路拉直了,溝坎跳過了,石塊磨平了,窄路變寬了,梳理一下自己的羽毛,飛去想去的地方。
去做有味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