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徹底弄明白現代科學為什么產生在西方,我們必須求源溯本,尋求科學的祖脈,并在探尋現代科學的始祖以及一脈相承的文化的過程中,從中獲益。
探尋現代科學的祖脈,當然首先要從希臘三哲開始。
希臘三哲指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柏拉圖、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他們號稱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教育家。
可以這樣認為,現代科學就是沿著他們指引的方向一路走來的!
柏拉圖學園是可追溯的歐洲歷史上第一個具有大學性質的學校。柏拉圖學園”又叫“阿加德米”(Academy)學園。阿卡德米(Academy)意思是"學院、研究院、學會、專科院校"。這個詞也流傳至今,成為西方各國科學研究機構的專有名詞。
雖然近代大學產生于中世紀,但是大學的祖脈就是希臘雅典第一個永久性的高等教育機構的柏拉圖學園。
柏拉圖學園在歐洲文化史上有著特別的地位,它是歐洲第一所綜合性學校,教授哲學和自然科學,眾多的有志青年都渴望來這里深造;同時,它也是一所研究機構,許多學者慕名來到這里,更多的學生學成之后再也沒有離開這里,學園漸漸變成了一座頗具盛名的研究院;此外,它還有一點最特別的功能——提供政治咨詢,許多周邊的城邦在建國、立法、組建政府時遇到麻煩,都會來這里求助,這一點又像今天的政策研究室和策略研究公司。
由于學園的獨特功能使其具有了一種特別的生命力,學園一直持續(xù)了900年,直到公元529年才因戰(zhàn)亂而關閉。
學園里不僅提供哲學、政治、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對自然科學尤為重視,
對動物學、植物學、地理學、天文學也進行了初步的系統(tǒng)分類研究。
在這里,把人文科學關注的領域擴大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范圍,像共和國、優(yōu)生學、自由戀愛、婦女解放、計劃生育、道德規(guī)范、財產問題、公有制制度等,在他的教學和著作中都廣泛涉及。
在教學當中,數學尤其是幾何學地位極其重要,這不僅因為柏拉圖在游歷期間對數學進行了系統(tǒng)的學習和研究,更因為他在哲學上認為,數學是人們認識具體事物的一個中介,在他的認識論中,數學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這種數學教學的祖脈畢達哥拉斯學派,亦稱“南意大利學派”,由公元前600一前500年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及其信徒組成的學派。這些偉大自然科學家, 主張“萬物皆數”,而且“萬物皆數”的思想根深蒂固。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數來構成的,上帝用數來統(tǒng)治世界。
正是因為在畢達哥拉斯學派影響下,在柏拉圖學園的大門上赫然寫著“不懂幾何學者不得入內”。
正是由于如此強調數學,柏拉圖學園才真正構建起西方科學演進的基本框架。
畢達哥拉斯學派試圖用數學方法來解釋世界,他們把一些正整數分別排成三角形、正方形等,稱為三角形數,正方形數,……例如,三角形數:
試寫出第n個三角形數Sn與n的關系式.
(1)根據Sn的關系式,算一算著名數學家高斯小時候做過的算術題1+2+3+…+100=?
(2)根據Sn的公式,說明平面上n+1個不同的點可以連成多少條線段.
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數是一種可以被感知的客觀存在,就如同顏色一樣,宇宙可以用單獨一個主要原理加以說明,這就是數。
在數即萬物,萬物皆數思想指導下得出:事物的性質是由某種數量關系決定的,萬物按照一定的數量比例而構成和諧的秩序。科學的世界和美的世界是按照數組組成的。美表現于數量比例上的對稱和和諧,和諧起于差異的對立,美的本質在于和諧。 天體的運行秩序也是一種和諧,各個星球保持著和諧的距離,沿著各自的軌道,以嚴格固定的速度運行,產生各種和諧的音調和旋律,即所謂“諸天音樂”或“天體音樂”。
時至今日,與其說現在是互聯(lián)網時代,不如更確切的說是數字時代,互聯(lián)網只表明了萬物鏈接的方式,數字化才揭示了世界的本質,在這個計算、存儲、傳播能力都空前強大的時代,數字化是每個人,每個組織,甚至每個物品都難以回避的趨勢。在這個趨勢下,整個世界都在從模擬世界向數字世界轉變。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悄然被數字改變。
祖脈文化大于天!
幾何改變了世界!
是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萬物皆數”的科學祖脈,一脈相承,一路走來,才能帶來我們的生活數字化的無限便利!
中醫(yī)的數字化,
中醫(yī)祖脈《黃帝內經》的數字化,
將是炎黃祖脈文化研究的必然趨勢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