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喬家大院,首先進入的是“在中堂”。在中堂第一院為老院,是喬家大院最早的院落。清乾隆二十年左右,喬家創(chuàng)業(yè)始祖喬貴發(fā)在十字路口的東北角蓋了房子。喬家第二代當家人喬全美和他的兩個兄長分家后,也在那里買地建起樓房。主樓為硬山頂磚瓦房,磚木結構,在室內筑樓梯上樓,整個院落為“里五外三穿心樓院”。 喬氏家族的鼎盛尤以第三代喬致庸為代表,他的經歷是晉商鼎盛與輝煌的縮影,但他卻將宅第的正堂命名"在中堂",將儒家"中庸"之說嵌入其中。在中,即堅守中庸。喬致庸對他宅第正堂的命名用心良苦,用意精深。在中堂院落整體布局構成一個大吉大利的“囍”字。在中堂第一院大門懸掛著藍底金字匾額,上書“大夫第”。“大夫第”一般是指文職官員的私宅,即士大夫的門第,不是平民百姓的草廬,這是一種身份的標榜,一個家庭的顯赫。進入大門,迎面是磚雕照壁。傳統(tǒng)民宅中都有照壁,它的用途,一是起裝飾作用,二是鎮(zhèn)宅避嫌。這里的照壁叫福德祠,是用來供奉土地爺?shù)摹U毡谙旅嬗幸粋€小龕,是擺放土地爺?shù)摹?/span>
在中堂第二院即東南院,門樓上懸掛著“敦品第”牌匾,又稱敦品第院。敦的意思是厚道、篤厚。“敦品第”可以理解為處事厚道、品行高雅人家。在中堂設有喬家史料館,這個展室介紹的是出身喬家的喬倜烈士,他是畢業(yè)于中央航校的飛行員,在太原抗擊日軍保衛(wèi)戰(zhàn)中不幸殉難。
這里展出的是與喬倜有關的照片,其中有他父母的照片。
2008年4月,喬家后裔在喬家大院共同為喬致庸先生舉行了逝世百年祭祀典禮,喬氏后裔70余人從國內各地及海外趕來參加。
這是舉行喬致庸逝世百年祭祀典禮現(xiàn)場拍攝的照片
在中堂還設有“喬家專題陳列”,其中包括用泥塑人物展示的“喬家商史”。圖為“出走西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