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趾之疾,可喪數尺之軀。”忽視細微,極可能釀成大禍。
“少了個鐵釘,丟了只馬掌,少了只馬掌,丟了匹戰(zhàn)馬,少了匹戰(zhàn)馬,敗了場戰(zhàn)役,敗了場戰(zhàn)役,失了個國家?!边@是英國流傳的一段民謠,講述理查三世與亨利決戰(zhàn),理查戰(zhàn)馬的一只馬掌少個鐵釘,馬向前沖跌倒,致理查被俘,丟了國家。
蘇聯著名宇航員獨自駕駛飛船在太空作業(yè),當他圓滿完成任務時,因檢察員疏忽,點錯重要數據小數點,飛船發(fā)生不可逆故障,最終人船墜毀?!叭祟悘臍v史上吸取的教訓,就是從來不會吸取教訓?!鄙钪?,有些人做事馬馬虎虎,遇人勸他細心,卻左耳進右耳出,用“成大事不拘小節(jié)”的話術狡辯,卻不知其大格局的內涵。
英國作家狄更斯曾感慨:“天才就是注重細節(jié)的人?!蔽覀円氤商觳?、成才,就當揪細,細心思考、細致學習,不敷衍塞責,虛度光陰。
當然,注重細節(jié)要權衡利弊。古時一書生,趕考時發(fā)現衣服上有油漬,浪費很多時間洗凈衣服,終誤了考試。生活中像此完美者,愛鉆“牛角尖”,細在不當,實不可取。諸葛亮事必躬親,管太多瑣事,“軍中罰二十以上必親覽”,沒處理好小事“小節(jié)”與國家“大事”關系,終“身先死”,憾也。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span style="font-family: 仿宋;color: black;">藺相如為避免引發(fā)朝廷動亂,沒因廉頗揚言面辱之而沖突,后廉頗也并未因好面子而不向藺相如請罪,正因不拘“小”,留下“將相和”佳話。
太史公《史記》告誡后人,成大事者不重“小節(jié)”,行大禮者團結和氣不記小過。揪細,也應志向高遠、格局宏大。李白曾說:“大丈夫活在世上,志在四方,胸懷天下?!鄙钪械碾u毛蒜皮,我們要視而不見,將目光盯住“星辰大?!?,篤志前行圓夢想。古
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街上游歷,被群不滿的青年襲擊,同行者問他為何不還擊,他笑答:“狗咬了你,你還要咬回去嗎?”正因不拘“小”,成就不朽的他。
現實中一些整天為瑣事而苦惱不已的青年,這樣只會消耗情感與精力,得不償失,難成大事。我們應有蘇格拉底“一笑而過”的灑脫,不計較無意義之事,去收獲成功。
“做事不貪大,做人不計小。”作為“后浪”,干事要揪細抓小,不好大喜功、不粗心大意;為人要拿得起、放得下,不拘小失大。唯此,方能穩(wěn)步向前,不負韶華,綻放芳華。
作者為常德市一中541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