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姚老師,喬諾商學院干部管理首席專家,華為公司原集團干部與人才管理部部長
? 關注喬諾之聲(ID:geonol),與優(yōu)秀管理者同行
我們在與很多企業(yè)交流的時候,發(fā)現一個共性,他們很認同我們一直說的,企業(yè)要從“綠皮火車”模式轉換為“動車組模式”,但是,他們同時也很擔心每個部門自帶動力之后,跑的方向不一致了怎么辦。
沒有自私基因的核心價值觀
——高管之蜜糖,員工之砒霜
不少企業(yè)在制定自身核心價值觀時,會盡可能搜集各種正能量的詞匯往里放,例如“團結、奮斗、客戶、價值、創(chuàng)新、卓越、忘我、誠信、務實……(此處省略120多個詞)。
核心價值觀成稿后看起來很精美,有邏輯有干勁有氣勢,充滿了正能量,企業(yè)高管看了后“滿意地笑了”。
當核心價值觀發(fā)給員工看時,得到的反饋卻是:“(企業(yè))你要我做這個、又要我做那個……啥都要我做好,還都要我做到極致,那你給我啥了?憑啥我要為你賣命?”
怎么會這樣?高管和員工兩者觀點的迥異,背后原因是:企業(yè)核心價值觀要人做到無私,但人的本性不是這樣的,人的本性是“自私”、“需要互惠雙贏”……
這兩者之間存在著尖銳對立的矛盾,不可能通過簡單的核心價值觀宣講、解讀、灌輸就能把這個矛盾化解掉。
員工是可以做到996甚至007式的奮斗,但企業(yè)你也要保證給員工以回報,讓他多勞多得呀。核心價值觀不能建立在假設員工都是活雷鋒的基礎上,即使是活雷鋒,他也要吃飯睡覺寫日記拍照片呢,沒回報他怎么拍照片呢?
最近讀了一本書:《自私的基因》,英國學者理查德道金斯著,里面指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并進行了深刻解讀,讀后讓人氣血翻涌,摘抄幾段感受下:
“自私的本源來自生命本身”,
“明顯的利他行為實際上是偽裝起來的自私行為”,
“任何利他系統都有先天的不穩(wěn)定性,因為自私的個體會濫用它,隨時準備利用它”
……
企業(yè)核心價值觀要求員工無私奉獻,但員工的本性是自私的,是圖回報的,這兩者之間存在著尖銳對立的矛盾,不可能通過簡單的核心價值觀宣講、游說、灌輸就能把這個矛盾化解掉。
一些企業(yè)老板用所謂的核心價值觀來俯視和要求員工,卻不顧基層員工現實的利益訴求,其本質是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金玉其外,那啥其中”了。
那么,怎樣解決這個尖銳矛盾呢?
建立“你若奮斗,我便以你為本”
的心靈契約
用企業(yè)核心價值觀驅動員工,要在企業(yè)核心價值觀中有意識的加入“利益互惠”要素,讓員工感到“我奮斗了,但是企業(yè)會給我回報”,這樣才能形成“你情我愿共長遠”的良性循環(huán)。
這一點,華為的核心價值觀做的不錯,它的核心價值觀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長期艱苦奮斗、堅持自我批判”。
華為在核心價值觀里面“埋”了一個小機關,你看,它在要求員工“以客戶為中心、長期艱苦奮斗、堅持自我批判”之外,企業(yè)也做出了“以奮斗者為本”的保證,使得企業(yè)與員工之間形成了“你若奮斗,我便以你為本”的心靈契約,并三十年如一日地用制度、用實踐保證了企業(yè)堅持按這個契約做。
這樣,那些“胸懷大志”的人就會率先艱苦奮斗起來,而企業(yè)給他們的豐厚回報又會驅使普通人產生“羨慕妒忌饞”心理,紛紛跟隨領頭狼沖上去也奮斗起來,如此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
從眾心理讓跟隨著奮斗的人像滾雪球一般增長,終于,細流匯成江河,華為近20萬員工在核心價值觀的驅動下,由閑散的小溪變成了奮斗的洪流,企業(yè)也獲得了快速的增長。
所以,華為核心價值觀牽引員工“主觀上為了自己(有回報),客觀上成就了企業(yè)(的業(yè)績)”。
華為通過“以奮斗者為本”的管理制度讓員工的奮斗付出有回報,任總說過:“華為之所以要艱苦奮斗,就是為了掙更多的錢,讓員工分到更多的錢,讓員工及其家人過上高品質的生活”。
在不違背企業(yè)原則的基礎上,讓員工多拿工資和獎金,這對員工才是最基本、最現實的。
華為激勵制度的設計充分遵循了這一規(guī)律。饑餓感構建了基層員工的奮斗精神,舍此,任何的高調宣傳都是蒼白的。
因此,任總深悉“推己度人”這個人性常識,并且樂于和善于駕馭人性、順應人性、滿足人性,讓大家一起把“餅”做大,再一起分“餅”。
“餅”分好了,管理的一大半問題就解決了。
讓員工的利己與利他統一
建立利益共同體
從另一個角度看,企業(yè)老板怎樣才能設計好核心價值觀呢?
任總多次說過:他不懂技術,不懂財務,不懂營銷,也幾乎不懂管理……但是任總懂人性,是“人性管理的大師”,他透徹的閱讀了員工“自私的基因”,所以任總說:“我希望我的員工有掙大錢的企圖和愿望,能夠對錢產生饑餓感,我們要培養(yǎng)他們對獎金的渴望、晉級的渴望、成功的渴望。”
管理就是激發(fā)人的欲望,激發(fā)人的前提是了解員工“自私的基因”,企業(yè)老板要找準激發(fā)員工的點,然后用核心價值觀對準這個點持續(xù)發(fā)力。
激發(fā)員工的點在哪里?是員工對物質回報的“饑餓感”,這“饑餓感”讓員工渴望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包括對獎金的渴望,對職位的渴望,對成功的渴望。
這種最樸素的渴望將會成為激發(fā)員工努力工作的動力,這不就是員工最想要的嗎?
所以,企業(yè)讓員工通過自身努力掙到更多的錢,從而改善自身和家人的生活條件,改變家族命運,這是員工努力工作最原始的動力。
華為在價值分配上,堅持“多勞多得”,優(yōu)化與完善全產業(yè)鏈價值創(chuàng)造與分享機制,所以能讓更多、更優(yōu)秀的內外部人才參與到企業(yè)的價值創(chuàng)造中來,讓各類人才更愿意、更好地創(chuàng)造更大價值。
總體來說,人性是自私的,所以,企業(yè)設立的核心價值觀要激發(fā)人的自私及欲望,要建立一個有利于員工自私的機制。
讓員工的利己與利他能夠統一,建立利益共同體,因為“靠覺悟靠不住,靠互惠才長久”。
報名咨詢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