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br>
——《論語 | 為政第二》
《詩經(jīng)》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原稱“詩”或“詩三百”。
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05篇。
春光懶困倚微風(fēng)
暖陽中 邂逅《詩經(jīng)》
時光交錯 穿越千年之景
《國風(fēng)·周南·麟之趾》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的一首詩。
這是贊美諸侯公子的詩歌。此詩以麒麟比人,祝賀人家多子多孫,且子孫品德高尚,如同麒麟。
全詩三章,每章三句。三章回旋往復(fù),反覆唱嘆,通過視覺意象與聽覺效果的交匯,營造出一種興奮、熱烈的詩情畫意。
《詩經(jīng) 國風(fēng) 周南 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注:紅字為入聲字。)
譯文
麒麟的蹄兒不踢人。
振奮有為的公子,
哎呀你們是麒麟呀!
麒麟的額頭不撞人。
振奮有為的公孫,
哎呀你們是麒麟呀!
麒麟的角兒不觸人。
振奮有為的公族,
哎呀你們是麒麟呀!
注釋
麟:麒麟,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動物,被描寫為鹿身、牛角、馬蹄、頭上有一角,古人認為是一種仁獸。所謂”仁獸”,即嚴粲(càn)《詩緝》所說:有足者宜踶,唯麟之足,可以踶(dì)而不踶。有額者宜抵,唯麟之額,可以抵而不抵。有角者宜觸,唯麟之角,可以觸而不觸。
振振:振奮的樣子。
于(xú)嗟:感嘆詞,有時用作傷嘆,這里是贊美的嘆詞。
定:頂?shù)募俳枳郑~。
公姓:指諸侯的孫子?!秲x禮· 特牲饋食禮》”子姓兄弟”鄭玄注:所祭者之子孫。言子姓者,子之所生?!?/span>
公族:諸侯曾孫以下稱公族。公孫之子,支系旁生,各自成族,總括名之公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