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搞大事情
己酉,太后拜洛水受圖,皇帝、皇太子皆跟從,內(nèi)外文武百官、蠻夷各依方敘立,珍禽、奇獸、雜寶列于壇前,文物鹵簿之盛,唐興以來沒有過這么盛大的儀式。
辛亥,明堂成,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凡三層:下層法四時,各隨方色。中層法十二辰;上為圓蓋,九龍捧珠。上施鐵鳳,高一丈,裝飾任黃金;中有巨木十圍,上下通貫,栭櫨橕、藉以為本;下施鐵渠,為辟雍之象。號稱萬象神宮。宴賜群臣,赦天下,放任老百姓入觀。
改河南為合宮縣。又于明堂北起天堂五級以貯大像;至三級,則俯視明堂矣。僧人薛懷義因功拜左威衛(wèi)大將軍、梁國公。
侍御史王求禮上書說:“古之明堂,茅茨不翦,采椽不斲。今者飾以殊玉,涂以丹青,鐵鷟入云,金龍隱霧,昔殷辛瓊臺,夏癸瑤室,無以加也?!碧蟛淮鹄硭?。
太后想要征發(fā)梁、鳳、巴蜑,自雅州開山通道,出擊生羌,借機(jī)襲擊吐蕃。正字陳子昂上書,認(rèn)為:“雅州邊羌,自國初以來未曾作為賊盜。如今一旦無罪戮殺他們,其怨必定加重;并且懼怕誅滅,必蜂起為盜。西山盜起,則蜀之邊邑不得不連兵備守,兵久不解,臣愚以為西蜀之禍,自此開始。臣聽聞吐蕃愛蜀國富饒,想要搶這里很久了,一直因為山川阻絕,障隘不通,勢不能動。如今國家先亂邊羌,再開隘道,使其收奔亡之種,為鄉(xiāng)導(dǎo)以攻邊境,是借寇兵為賊除道,舉全蜀以送給吐蕃。蜀地是國家之寶庫,可以兼濟(jì)中國。如今主持事務(wù)的人只圖僥幸之利以事西羌,得其地不足以稼穡,財不足以富國,徒為糜費,無益圣德,何況其成敗未可知!蜀地所恃的就是天險,人之所以安居的原因是無勞役;如今國家卻開其險,役其人,險開則便寇,人役則傷財,臣恐未見羌戎,已有奸盜在其中。并且蜀人劣性,不習(xí)兵戰(zhàn),山川阻曠,距離中夏遠(yuǎn),如今無故生西羌、吐蕃之患,臣見其不及百年,蜀地成為戰(zhàn)地。國家近廢安北,攻拔單于,棄龜茲,放疏勒,天下翕然稱之為盛德的原因,蓋以陛下務(wù)在養(yǎng)人,不在廣地。如今山東饑,關(guān)、隴弊,而徇貪夫之議,謀動甲兵,興大役,自古國亡家敗,未曾不因為黷兵,愿陛下深思熱慮?!奔榷鴦谝蹧]有搞成。
2、再殺李家人
永昌元年(己丑、689)
春,正月,乙卯朔,大饗萬象神宮,太后服袞冕,搢大圭,執(zhí)鎮(zhèn)圭為初獻(xiàn),皇帝為第二個奉獻(xiàn)的人,太子為終獻(xiàn)。先到昊天上帝座,次高祖、太宗、高宗,次魏國先王(武家人),次五方帝座。太后御則天門,赦天下,改元。丁巳,太后御明堂,受朝賀。戊午,布政于明堂,頒九條以訓(xùn)百官。己未,御明堂,饗群臣。
二月,丁酉,尊魏忠孝王稱周忠孝太皇,妣稱忠孝太后,文水陵稱章德陵,咸陽陵稱明義陵。置崇先府官。戊戌,尊魯公稱太原靖王,北平王稱趙肅恭王,金城王稱魏義康王,太原王稱周安成王。
三月,甲子,張光輔守納言。
壬申,太后問正字陳子昂,當(dāng)今為政的關(guān)鍵。陳子昂退,上疏,認(rèn)為“應(yīng)該緩刑崇德,息兵革,省賦役,撫慰宗室,各使自安?!鞭o婉意切,其論甚美,一共三千言。
癸酉任命天官尚書武承嗣為納言,張光輔守內(nèi)史。
夏,四月,甲辰,殺辰州別駕汝南王李煒、連州別駕鄱陽公李諲等宗室十二人,流放其家于巂州。李煒是李惲的兒子;李諲是李元慶的兒子。
己酉,殺天官侍郎藍(lán)田鄧玄挺。鄧玄挺女兒為李諲妻子,又與李煒善。李諲謀迎中宗于廬陵,以問鄧玄挺;李煒又曾對鄧玄挺說:“欲為急計,何如﹖”鄧玄挺皆不回應(yīng)。所以坐知謀反不告,同誅。
五月,丙辰,命文昌右相韋待價為安息道行軍大總管,攻擊吐蕃。
浪穹州蠻酋傍時昔等二十五部,先依附吐蕃,至這時來投降;任命傍時昔為浪穹州刺史,令統(tǒng)其眾。
己巳,任命僧人懷義為新平軍大總管,北討突厥。行至紫河,不見虜,于單于臺刻石紀(jì)功而還。
諸王準(zhǔn)備起兵,貝州刺史紀(jì)王李慎唯獨不預(yù)謀,亦坐系獄;秋七月, 丁巳,檻車徙巴州,改姓虺氏,行及蒲州而卒。李八男 徐州刺史東平王李續(xù)等,相繼被誅,家族流放嶺南。
女兒東光縣主李楚媛,幼時以孝謹(jǐn)稱,嫁給司議郎裴仲將,相敬如賓;姑有疾病,親嘗藥膳;接遇娣姒,皆得歡心。這時宗室諸女皆以驕奢相尚,嘲笑李楚媛唯獨儉素,說:“所貴于富貴的原因,能夠滿足自己的志向;如今獨守勤苦,將以何求﹖”
楚媛說:“幼而好禮,如今而行之,不是實現(xiàn)志向嗎!觀自古女子,皆以恭儉為美,縱侈為惡。辱親是懼,何所求乎;富貴儻來之物,何足驕人!”眾人皆服她。等李慎兇問至,楚媛號慟,嘔血數(shù)升;免喪,不使用膏沐這些東西近二十年。
3、高導(dǎo)不停有人事振動
韋待價軍至寅識迦河,與吐蕃交戰(zhàn),大敗。韋待價既無將領(lǐng)之才,狼狽失據(jù),士卒凍餒,死亡特別多,于是引軍還。太后大怒,丙子,待韋價除名,流放繡州,斬副大總管安西大都護(hù)閻溫古。安西副都護(hù)唐休璟收集其余眾,撫安西土,太后任命唐休璟為西州都督。
戊寅,以王本立同鳳閣鸞臺三品。
徐敬業(yè)失敗時,弟弟徐敬真流放繡州,逃歸,將逃奔突厥。經(jīng)過洛陽,洛州司馬弓嗣業(yè)、洛陽縣令張嗣明資助遣送;至定州,為官吏所獲,弓嗣業(yè)縊死。張嗣明、張嗣真多引海內(nèi)知識,說有異圖,希望靠這個免死;于是朝野之士為所連引坐的人特別多。張嗣明誣內(nèi)史張光輔,說“征豫州那天,私論圖讖、天文,陰懷兩端?!?/span>
八月,甲申,張光輔與徐敬真、張嗣明等人同誅,籍沒其家。
乙未,秋官尚書太原人張楚金、陜州刺史郭正一、鳳閣侍郎元萬頃、洛陽縣令魏元忠,一起免死流放嶺南。張楚金等皆為徐敬真所引,說與徐敬業(yè)通謀。臨刑,太后使鳳閣舍人王隱客馳騎傳聲赦免他們。聲達(dá)于市,當(dāng)刑的人皆喜躍謹(jǐn)呼,宛轉(zhuǎn)不已;魏元忠獨自安坐自如,有人讓他起身,魏元忠說:“虛實未知?!蓖蹼[客至,又讓他起來,魏元忠說:“等宣敕完了?!奔刃?,才慢慢起身,舞蹈再拜,竟無憂喜之色。當(dāng)日,陰云四塞,既釋放張楚金等人,天氣晴霽。
4、繼續(xù)清洗
九月,壬子,任命僧人懷義為新平道行軍大總管,將兵二十萬討突厥骨篤祿。
當(dāng)初,高初之世,周興因河陽縣令召見,皇上想要加以擢用,有人上奏以為非清流,作罷。周興不知,數(shù)于朝等合。諸相皆無言,地官尚書、檢校納言魏玄同,那時同平章事,對他說:“周明府可離去了?!?/span>
周興以為魏玄同阻礙自己,心里恨他。魏玄同一向與裴炎關(guān)系親善,當(dāng)時人以其終始不渝,稱這是耐久朋。周興奏誣魏玄同說:“太后老了,不若奉嗣君為耐久?!?/span>
太后怒,閏月,甲午,賜死于家。監(jiān)刑御史房濟(jì)對魏玄同說:“丈人何不告密,希望得召見,可以自直!”
魏玄同嘆息說:“人殺鬼殺,亦復(fù)何殊,豈能作告密人??!”于是就死。又殺夏官侍郎崔慽于隱處。自余內(nèi)外大臣坐死及流貶的人特別多。
彭州長史劉易從亦為徐敬業(yè)所引;戊申,就州誅殺。劉易從為人,仁孝忠謹(jǐn),將刑于市,吏民可憐其無辜,遠(yuǎn)近奔赴,競解衣投地說:“為長史求冥福?!庇兴竟烙嬃艘幌拢瑑r值十余萬。
周興等人誣右武衛(wèi)大將軍燕公黑齒常之謀反,征下獄。冬,十月,戊午,黑齒常之縊死。
己未,殺宗室鄂州刺史嗣鄭王李璥等六人。庚申,嗣滕王李修琦等六人免死,流放嶺南。
丁卯,春官尚書范履冰、鳳閣侍郎邢文偉并同平章事。
己卯,詔太穆神皇后、文德圣皇后宜配皇地只,忠孝太后從配。
右衛(wèi)胄曹參軍陳子昂上疏,認(rèn)為:“周頌成、康,漢稱文、景,皆以能措刑的原因。如今陛下的政治,雖盡善,然本平之朝,上下樂化,不宜有亂臣賊子,日犯天誅?,F(xiàn)在大獄增多,逆徒滋廣,愚臣頑昧,一開始認(rèn)為皆是事實,然而自從上月十五日,陛下特察系囚李珍等無罪,百僚慶悅,皆賀圣明,臣才知亦有無罪之人掛于疏網(wǎng)者。陛下務(wù)在寬典,獄官務(wù)在急刑,以傷陛下之仁,以誣太平之政,臣竊恨這事。又,九月二十一日敕免楚金等死,初有風(fēng)雨,變?yōu)榫霸?。臣聽聞陰慘是因為刑人,陽舒是因為有德;圣人法天,天亦助圣,天意如此,陛下豈可不承順天意!如今又陰雨,臣恐過在獄官。那些系獄之囚,多在極法,道路之議,有人是有的非,陛下何不全部召見他們,自詰其罪!罪有實的人顯示明刑,濫者嚴(yán)懲獄吏,使天下咸服,人知政刑,豈非至德克明哉!
5、武則天改名
天授元年(庚寅、690)
十一月,庚辰朔,日南至。太后享萬象神宮,赦天下。開始用周正,改永昌元年十一月為載初元年正月,以十二月為臘月,夏正月為一月。以周、漢之后為二王后,舜、禹、成湯之后為三恪,周、隋之嗣同列國。
鳳閣侍郎河?xùn)|人宗秦客,改造“天”“地”等十二字以獻(xiàn),丁亥,施行。太后自名“武曌”,改詔稱制。宗秦客是太后姑姑的兒子。
〔十二字:照為“曌”,天為“僐”,地為“凢”,日為“僼”,月為“囝”,星為“○”,君為“冮”,臣為“僟”,人為“僡”,載為“兠”,年為“儍”,正為“麿”。又有證為“冸”,圣為“儫”二個字?!?/span>
6、告密者升遷
乙未,司刑少卿上奏除唐親屬籍。
臘月,辛未,任命僧人懷義為右衛(wèi)大將軍,賜爵鄂國公。
春,一月,戊子,武承嗣遷文昌左相,岑長倩遷文昌右相、同鳳閣鸞臺三品,鳳閣侍郎武攸寧為納言,邢文偉守內(nèi)史,左肅政大夫、同鳳閣鸞臺三品王本立罷為地官尚書。武攸寧是武士護(hù)兄長的孫子。
這時武承嗣、武三思用事,宰相皆在其下。地官尚書、同鳳閣鸞臺三品韋方質(zhì)有疾,武承嗣、武三思前往探問,韋方質(zhì)據(jù)床不為禮。有人功諫他,韋方質(zhì)說:“死生有命,大丈夫安能曲事近戚以求茍免!”不久為周興等所構(gòu),甲午,流放儋州,籍沒其家。〔
二月,辛酉,太后策貢士于洛殿。貢士殿試自此開始。
丁卯,地官尚書王本立薨(被周興所殺)。
三月,丁亥,特進(jìn)、同鳳閣鸞臺三品蘇良嗣薨(死得不明不白)。
夏,四月,丁巳,春官尚書、同平章事范履冰坐曾舉犯逆的人下獄死。
醴泉人侯思止,開始以賣餅為業(yè),后事奉游擊將軍高元禮為仆人,一向詭譎無賴。恒州刺史裴貞杖打一判司,判司讓侯思止?fàn)罡媾嶝懪c舒王李元名謀反,秋,七月,辛巳,李元名坐廢,流放和州,壬午,殺其兒子豫章王李亶;裴貞亦族滅。擢侯思止為游擊將軍。
這時,告密的人往往得五品,侯思止求為御史,太后說:“卿不識字,豈堪御史!”
侯思止對答說:“獬豸何曾識字,但能觸邪?!碧髳偅慈蚊鼮槌⒋蠓?、侍御史。他日,太后以先所籍沒的田宅賜他,侯思止不接受,說:“臣惡造反背逆,不愿居其宅?!碧笤郊淤澷p他。
衡水人王弘義,一向無品行,曾向鄰舍乞瓜,不與,于是告縣官,瓜田中有白兔;縣官人搜捕,蹂踐瓜田立盡。又游趙、貝,見閭里耆老作邑齋,于是告以謀反,殺二百余人。擢授游擊將軍,不久遷任殿中侍御史。有人告勝州都督王李安仁謀反,敕王弘義按想。李安仁不服,王弘義當(dāng)即于枷上刎其首;又捕其兒子,剛抓到,亦刎其首,函之以歸。道過汾州,司馬毛公與他對食,須臾,叱毛公下殿,斬殺,槍揭其首入洛陽,見的人無不震栗。
這時置制獄于麗景門內(nèi),入是坐牢的人,非死不出,王弘義戲呼說“例竟門”。朝士人人自危,相見莫敢交言,道路以目。有的人因入朝密遭掩捕,每次上朝,則與家人訣別說:“未知復(fù)相見否﹖”
解讀:武則天的權(quán)術(shù)之道,就是讓底下的人互相間搞舉報,互相一揭發(fā),關(guān)系就唯妙了,而權(quán)臣不太好弄的就暗殺,像王立本、蘇良嗣這些人。
歷史進(jìn)入一個新試驗階段,恐怖政治是否有威力?
陳子昂這些人也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