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魚兒,是北方一帶的常見面食,因形狀中間粗、兩頭尖,酷似小魚而得名。其實說起面魚兒,只要能做出這個小魚形狀的面食都可以叫面魚兒,只不過,做的方法各有不同,比如:
先將面和成較硬的面團后,不用手搓,不用刀切,而是用剪刀剪,當(dāng)剪下來的一小塊面掉到開水里的那一刻,便會發(fā)現(xiàn)面塊像一條條的小魚兒時而在水里游動、時而浮在水面上。這種做法被稱為“剪刀面”。
再或者,將碗中的面與水混合后用筷子攪成有力的面團,等鍋里的水開時,將碗傾斜,用筷子把流至碗口的面快速撥斷成短小如魚狀的面條,面條入水便有如小魚兒開始游動,這種面魚兒也形象地被稱為“撥魚兒”。
還有,用面粉、淀粉與水在火上的鍋中混合并攪拌成粘稠的面漿后,將面漿倒入置于冷水盆上的漏勺里,搖晃漏勺,面糊就會從漏勺滴落到冷水里,隨后,在冷水中滴落的面糊就變成了一個個蝌蚪般的小面魚兒,這種面魚被稱為“漏魚”、“涼魚”或者“涼蝦”。
北方人喜歡吃莜面,“莜面魚魚”是莜面的一種特色吃法:將莜面與熱水和成面團后,揪下一小塊,用手搓成長條的小魚,隔水蒸熟后,將小魚放入碗中盛上湯、臊子即可享用。
今天,我用土豆和面粉來做面魚,使用莜面魚魚的手搓面魚兒的制作方法,不過不是蒸,而是煮熟來吃?,F(xiàn)在正是二伏吃面的時候,吃厭了面條,不如你也來換種吃法,做頓面魚來吃,感興趣的你一起來和我試試吧~
一、土豆面魚的制作方法:
主料(制作面魚):土豆1個,面粉1碗
輔料(制作醬料汁):肉末100克,胡蘿卜半個,西葫蘆1/3個,姜一小塊,蒜3瓣,青紅椒各1個,小蔥1棵,黃豆醬一匙,郫縣豆瓣醬一匙,食用油、鹽、料酒、生抽、水淀粉少許
制作方法:
1. 將土豆去皮洗凈后切成薄片,放入盤子中,然后放入蒸鍋里蒸熟。[土豆蒸到用筷子能戳破就可以了。]
在蒸土豆的時候,我們來制作醬料汁,也就是臊子:
2. 將肉末放入碗中,加入少量的料酒、鹽、生抽拌勻備用。
3. 把胡蘿卜、西葫蘆切成丁,姜、蒜、蔥切成末,青紅椒切成小圈備用。
4. 火上坐鍋,鍋熱后倒用食用油,油熱后下入姜末、蒜末先煸炒出香味。
5. 然后倒入肉末煸炒至變色。
6. 再加入一小勺郫縣豆瓣醬、一小勺黃豆醬煸炒出紅油。
7. 加入胡蘿卜丁,炒均勻后倒入一碗清水,煮開后加入適量的鹽、生抽調(diào)味。
8. 最后放入西葫蘆丁、青紅椒圈、蔥花煮一分鐘,然后淋入適量的水淀粉勾薄芡后即可關(guān)火,將醬汁盛在碗中備用。
這時,土豆也蒸熟了,我們繼續(xù)面魚的制作:
9. 把蒸熟的土豆放在大碗里,用壓泥器或者湯匙壓成土豆泥。
10. 然后加入一小碗的面粉,用筷子先把土豆泥和面粉攪成絮狀后,再用手將其和成面團,蓋上蓋子,放置一旁醒十分鐘。[我用一個中形的土豆,搭配一小碗面粉,和出的面團軟硬剛好。如果你用的土豆多或者土豆含水量多的話,面粉就再按比例增加就可以了。]
11. 將醒好的面團放在案板上,用搟面杖搟成半厘米厚的面片。
12. 再用刀把面片切成手指粗的長條,撒上些干面粉防止粘連,然后再將這些長條切成小的長方形的面劑。
13. 拿起一個小面劑,放在手心中,用雙手搓成兩頭細(xì)中間粗的小面魚兒;依次將每個小面劑全部搓成面魚兒。
14. 火上坐鍋,倒入清水,水開后下入面魚兒,等水再開后點一次清水,直到面魚兒全部飄浮水面上、熟了之后,將其撈出,過涼水。
15. 把過完涼水的面魚兒撈在碗里,澆上燒好的醬料汁拌勻后就可以開吃啦~
二、土豆面魚的制作技巧及要點:
1:和面時面粉的用量按照土豆的含水量決定,面團要和得軟硬適中。
2:除了與醬料汁/臊子混合來吃,面魚的吃法還有很多種,比如:
面魚湯:將西紅柿切丁,在炒鍋中炒出汁水后加清水、再加入生抽、食鹽等調(diào)料,水開后下入面魚,等面魚快熟后加些青菜,再淋入雞蛋液,這樣一碗熱乎乎、連湯帶菜的面魚湯最適合在秋冬來吃,又暖胃又解饞。
油潑面魚:將煮熟后的面魚撈入碗中,淋入醬油、醋,再放入適量的食鹽、蒜末、辣椒面、蔥花,將燒熱的熱油潑在上面即可。
炒面魚:將豆芽、胡蘿卜絲在加入蔥姜蒜的炒鍋中炒至斷生后,加入面魚攪拌均勻,再加入青菜以及各種調(diào)料翻炒均勻即可。
制作簡單方便,吃起來Q彈可口的土豆面魚,做起來無難度,夏季天熱時給家人做上一碗,大口扒拉,既開胃又增食欲,自己動手做美食,你會發(fā)現(xiàn):快樂很簡單!
每天的柴米油鹽讓我們對瑣碎繁雜的廚事早就沒有了“若如初見”的感覺,但可是然而but,“不計得失、渾然忘我、樂在其中”依然是我們每天的不懈追求。愛生活、愛美食,和你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和故事。本文系趴窗看雨的小龜編輯原創(chuàng),碼字不易,嚴(yán)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喜歡我就~關(guān)注!~點贊!~支持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