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札記——關于自然、社會、人生問題的思考,期望為讀者提供一個精神家園,大家思想碰撞、心靈互動。每周一、三、五 晚上20點發(fā)布3篇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投稿,敬請關注、閱讀、分享、評論!
疫情以來,中小學的網(wǎng)上授課已經(jīng)很長一段時間,包括我兩個女兒在內(nèi)這一代的孩子經(jīng)歷了三年的新冠疫情,不得不接受網(wǎng)課這種形式,學校的老師和同學都不在身邊,需要靠父母的督促和孩子的自律來保持規(guī)律的學習。
如何讓孩子們保持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和習慣,考驗的不僅僅是學校、家長,這是全社會需要重視的一個問題,尤其是在當前多元化的網(wǎng)絡社會和信息社會,剛好最近讀到一篇關于一雙筷子的故事,今天做一下分享。
商紂王的一雙象牙筷子的故事
據(jù)說商朝的紂王剛剛繼位的時候,宏圖大志希望振興國家,起初,紂王還沒有暴露他的荒淫暴虐。有一次,他讓工匠做了一雙象牙筷子。大臣箕子看到以后,就害怕起來,因為他預見到:用象牙筷子就不會在泥土制造的器皿中去夾食,勢必要用犀牛的角、精美的玉來制作杯盤。
然而角杯玉盤怎么好盛一般菜、豆做的羹湯呢?又ー定要吃牦牛豹胎之類的珍貴稀罕的食品,吃這么稀有精美的食物,怎能穿著粗劣的衣服,住在茅屋土坑里呢?而必定要穿一套套的錦繡衣裳,住著那高臺大廈才匹配呀……
箕子一邊嘆息一邊自言自語地說:“唉,紂王用上了象牙筷子,這僅僅是開始啊,我擔擾的是事情的結局,所以才對這個開端恐懼不安呀!
事情的發(fā)展正如箕子預料的那樣,紂王的奢侈荒淫,一天比一天厲害起來,大約過了五年光景,竟然發(fā)展到了整日整夜地飲酒作樂,并且設炮烙等酷刑,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老百姓怨聲載道。歷史是無情的,“多行不義必自斃”,最后被周朝推翻,商朝滅亡。
一雙筷子看似是很小的事情,但是“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事情的失敗往往是從毫不起眼的事物開始的。
歐洲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因為一塊馬蹄釘而輸?shù)粢粓鰬?zhàn)爭:1485年,英國國王理査三世要面臨一場重要的戰(zhàn)爭,這場戰(zhàn)爭關乎到國家的生死存亡。在戰(zhàn)斗開始之前,國王讓馬夫去備好自己最喜愛的戰(zhàn)馬。馬夫立即找到鐵匠,吩咐他馬上給馬掌釘上馬蹄鐵。鐵匠先釘好三個馬掌,在釘?shù)谒膫€時發(fā)現(xiàn)還缺了一個釘子,馬掌還沒牢固。
馬夫?qū)⑦@一情況報告給國王,眼看戰(zhàn)斗即將開始,國王根本就來不及在意這第四顆馬蹄釘,就匆匆地上了戰(zhàn)場。戰(zhàn)場上,國王騎著他的馬領著他的士兵沖鋒陷陣。突然,一只馬蹄鐵脫落了,戰(zhàn)馬仰身跌倒在地,國王也被重重地摔了下來。
沒等他再次抓住韁繩,那匹受驚的馬跳起來就逃跑了。一見國王倒下,士兵們就自顧自地逃命去了。整支軍隊瞬間土崩瓦解。敵軍趁機反擊,并俘虜了國王。國王這時才意識到那顆釘子的重要性。這便是波斯沃斯戰(zhàn)役。這場戰(zhàn)役,理查三世丟失了整個英國。
防微杜漸,幫助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
一雙象牙筷子、一顆馬蹄釘、一只南美洲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兩周后在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
“颶風起于萍末”,這些故事講的是事物之間的發(fā)展變化,見微知著,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不同,往往帶來非常巨大的變化。
回到孩子的教育,一個學習氛圍、一個短視頻、一個好的作息習慣,給孩子帶來的長遠變化會非常大。比如讓孩子適當做家務,承擔責任,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會覺得一切理所當然,沒有感恩之心,也很難讓他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
再比如無意中刷到微信的一個短視頻,不知不覺間可能兩個小時過去了,這種“奶頭樂”抓住的正是人性的弱點,讓孩子不知不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我甚至遇到過有一些老人一天刷12個小時抖音短視頻。這種類似毒品上癮的app軟件,如果讓孩子接觸后果不堪設想。
如何防微杜漸、幫助我們的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不僅僅是家長和學校,更需要管理部門出臺針對特定年齡不同的分級制度。防患于未然。
君子慎獨
而現(xiàn)在出現(xiàn)這么多的“躺平一族”,躺平的起點可能是手機上面的一個網(wǎng)絡游戲廣告(玩物喪志),也可能是職場的一次失?。箟耗芰Σ睿踔潦歉舯谂笥训囊粋€耳濡目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些事情在開始的時候可能毫不起眼,但是長期以往就會帶來人生的巨大影響和改變。
古人講“君子慎獨”,是指在個人在獨處時也能嚴格要求自己,是對個人內(nèi)心深處比較隱蔽的思想意識進行自律的一種修養(yǎng)方式,保持良好的自律需要日積月累的堅持不松懈。
又說“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一個小的習慣或者行為可能帶來非常惡劣的影響,正如一雙象牙筷,一顆馬蹄釘所帶來的結果一樣。
佛教禪宗有一個說法“心如墻壁,可以入道”,是說保持心的純凈,遠離妄念和染污,可以證道,又說“菩薩畏因,凡夫畏果”,真正有智慧的人關注警惕的是從事情一開始就重視,杜絕引起惡劣結果的起因,而不是去關注已經(jīng)形成的結果。
從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時刻復盤,到君子慎獨的自我警醒,不僅僅體現(xiàn)在學習上的養(yǎng)成好習慣,“慎終追遠”,對于一個有人生追求的人來說,時刻保持警醒和進取心,不能懈怠。
最后
元宇宙的興起背后的商業(yè)因素之一是基于人們對于虛擬現(xiàn)實的短期快樂的追逐,從奶頭樂到玩物喪志,更不用說如美國和加拿大的“毒品合法化”嘗試,有因就有果,這些現(xiàn)象必將影響一代人,帶來的是長久的影響,對于計劃從高中甚至小學就把孩子送到歐美學習的家庭來說,需要考慮到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和教育方式對于孩子的影響,提前規(guī)劃和杜絕不良環(huán)境帶來的影響。
還有長期的網(wǎng)課可能給孩子們帶來生活和學習上的懈怠和思想上的松懈,對于我們的教育,如何防微杜漸。幫助孩子們養(yǎng)成好的習慣,同樣需要長期的堅持和努力。
歡迎大家提問、留言、評論、轉(zhuǎn)發(fā)!
往 期 推 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