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動輒巴菲特,動輒價值投資,其實對巴菲特、價值投資又了解多少呢?
我不是說學習巴菲特的理念有什么問題,巴菲特確實值得學習,問題在于我們該學習巴菲特什么。大部分人僅僅是學習了點巴菲特的皮毛,對于精髓部分根本就沒悟到,或者說曲解了巴菲特的投資理念。
假如僅僅是把巴菲特的理念倒背如流就可以在證券市場生存,炒股票是不是太簡單了點兒?我們更重要的是學習他的心態(tài)與分析、發(fā)現(xiàn)、判斷能力,這個可不是容易學到的。
巴菲特的精髓是內(nèi)在價值與市場價格的比較結(jié)果,而不是大多數(shù)人所認為的長期投資。也就是說,巴菲特的精髓是“價值”投資,而不是“長期”投資。價值投資不等于長期投資,長期投資不等于價值投資。說起來很簡單的理念,就那么給搞錯了,我只能一聲嘆息。
巴菲特的精髓在于了解經(jīng)濟的運行,了解企業(yè)的內(nèi)在價值,假如你沒能力進行企業(yè)內(nèi)在價值的分析,談什么價值投資?
巴菲特的精髓在于拒絕噪音,拒絕所謂的內(nèi)幕消息。尋找未來的成長股,尋找被市場錯殺的未來的好公司,而不是市場公認的好公司,因為被市場公認的好公司就不會有好價格。
巴菲特的精髓在于本金的重要性,所以在初始投資的時候就該慎之又慎,所以就有了“你不想持有十年的股票五分鐘也不要持有”的話題。
巴菲特的精髓在于當投資標的物的市場價格超過了內(nèi)在價值、出現(xiàn)了一定的泡沫以后就應該毫不猶豫的賣出,而不是繼續(xù)持有。如沒有、或者說找不到標的物,那么就等待,等待也是一種投資方式。巴菲特的賬面上經(jīng)常有著幾百個億的資金在等待機會。
巴菲特長期持有的那幾個股票,嚴格說是不得已,而不是巴菲特的本意。有人喋喋不休地說巴菲特長期持有的股票賺了多少多少錢,實際上根本沒去計算這些股票的復合增長率。其實,巴菲特長期持有的幾個股票的復合增長率是低于他的全部資本的復合增長率的。它持有的90%以上的股票,不到一二年就賣了。你怎么解釋這個結(jié)果。
當然,巴菲特創(chuàng)造的高額復合增長率里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巴菲特的運用資金大大高于自己的本金。也就是說巴菲特的增長率是負債經(jīng)營的結(jié)果,而不是全部本金的投資效益。奇怪的是關(guān)于這個運用資金與本金的關(guān)系卻沒人說起過。
巴菲特的精髓是以長期投資的態(tài)度去選擇價值低估、在下跌之中的股票,不求買在最低,安全就好;在價格上漲、不值得長期投資以后賣出,不求賣在最高,賺錢就好。比如他最近賣出的中石油。
巴菲特的精髓,用一句話來表達就是:因為市場是非理性的,我就利用市場的非理性,尋找價值低估的公司買進,在價值相對高估的時候賣出,然后耐心等待另一個價值低估目標的出現(xiàn)。
理論是理論,實踐是實踐。我們盡可能的不要成為理論上的巨人,實踐中的侏儒。我們需要的是靈活與悟性,需要拿來主義,需要學習別人的經(jīng)驗與教訓,但應該盡可能的不要拘泥于某一種理論,需要尋找一個適合于自己的操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