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據說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源于唐朝?!堵逯幸娐劇吩涊d:中秋節(jié)新科進士曲江宴時,唐僖宗令人送月餅賞賜進士。北宋之時,在宮庭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后來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愿望,也是對親朋好友深深的思念。
北宋皇家在中秋節(jié)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記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說的就是這種“宮餅”。
“月餅”一詞早在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中已有記載,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
到了清代,關于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制作越來越精細。
蛋黃月餅是中國傳統(tǒng)月餅當中較為著名的一款。它具有配料考究、皮薄餡多、味美可口、不易破碎、便于攜帶等特點。
蛋黃月餅,呈鼓形,邊稍鼓出,花紋和字跡清晰;形狀端正,不破皮,不露餡,邊角分明;邊緣呈象牙色,底面棕紅色;口味香甜,綿軟帶酥。
餅皮:低筋面粉 50g,高筋面粉 50g,奶粉 5g,花生油 25g,轉化糖漿 75g(白糖、清水、新鮮檸檬汁),枧水:2g(小蘇打、清水)
月餅餡:咸蛋黃(提前用白酒處理) 20個、豆沙餡 550g。
表層:雞蛋(取鮮蛋黃1個,蛋清兩勺),面粉 適量,清水 適量。
轉化糖漿、枧水、紅豆沙餡的做法以及咸蛋黃的處理方法,詳見上一推送。
在轉化糖漿里加入枧水,攪拌混合均勻。
在混合好的糖漿里,加入花生油。
攪拌均勻,成均勻的濃稠狀。
倒入高粉、低粉和奶粉。
混合均勻,揉成面團。
揉好的面團包上保鮮膜靜置1個小時。至少要超過半小時。時間久可以長達2小時。
松弛好的面團不能搓揉,以免起筋引起面團變形、收腰。
面團靜置的時間先準備月餅餡。根據需要將餡分隔成小份。
一般皮和餡比例為2:8,這次做的50g的月餅,所以皮為每份10g,餡每份40g。餡是豆沙加蛋黃,所以做之前稱一下,保證蛋黃和豆沙剛好40g。
把1份豆沙餡分成兩塊,在中間夾上蛋黃。
夾好蛋黃的豆沙餡揉成圓形。
所有豆沙蛋黃餡都做好,放置一邊待用。
醒好的面團按需要分成10g一個的小面團,按配方一共可以做20個。
烤箱190°預熱。
取一個餅皮面團,在手掌上壓扁。
餅皮面團比較粘,可在手掌上拍點面粉防粘。
把豆沙蛋黃餡放在面團中間。
用兩只手把餅皮慢慢往上推,包裹住豆沙球。
繼續(xù)往上推,直到把豆沙完全包住。注意力度,要盡量讓餅皮厚薄均勻,不要露餡。
包好以后,成為一個圓球。
在圓球上拍一點面粉,方便一會兒脫模。
把圓球面團放進月餅模子。
月餅模直接往下按在烤盤上,壓出月餅花紋,提起月餅模子,就OK了。
烤盤上不要涂油,也不要墊防粘的東西,但可以墊錫紙。
有小吃貨問,你的月餅怎么是彩色的?
其實我是把剩下的一點紅豆沙一起揉到餅皮的面團里啦。
在月餅表面噴點水,放進預熱好190°的烤箱中層上下火烤。
烤的時候準備表面的蛋液,蛋黃1個加兩勺蛋清調制均勻。
月餅烤5分鐘左右,等月餅表面和側面上色,花紋定型后,取出來在表面刷上薄薄的蛋黃水(只刷表面,側面不刷)。
再放進烤箱,烤15分鐘。
烤至表面金黃、周圍呈腰鼓形,餅皮均勻上色以后就可以出爐了。
剛烤好的月餅,餅皮又干又硬的。
冷卻后密封放置一段時間,餅皮會漸漸變得柔軟,表面也會產生一層油潤的光澤,即“回油”。
回油以后,切來看,蛋黃金黃流油,餅皮非常薄哦。
裝盒打包,拿去送給親朋好友吧。
豆沙蛋黃月餅,花紋清晰,
皮薄餡足,邊角分明;
口味香甜,綿軟帶酥;
團團圓圓,闔家歡樂。
1、制作餅皮可以加少許鹽,增加穩(wěn)定性,還可讓口感更加濃郁。
2、月餅中用到的枧水,作用在于中和糖漿的酸性。因為如果是酸性的餅皮,烤的時候是不容易上色的,而餅皮堿性越大,烤的時候越容易上色。另外,枧水還可以使餅皮產生輕微的蓬松效果。
3、這次配方一共可以做20個50g的月餅,配方里的枧水由小蘇打和水調配,小蘇打烤過以后就形成堿面,也可以直接買制作好的枧水。
4、做好的月餅如果不上色,表示枧水用的少了,相反,如果上色過深,就表示枧水用量過度。下次再做的時候就可以調整了。
5、月餅進烤箱之前,要先在表面噴一層水,這樣不僅可以讓月餅防止崩裂,還可以讓月餅上色均勻,花紋清晰。
6、月餅上刷上的蛋黃液薄薄一層即可,太多蛋黃液烘焙后會影響月餅原本的花紋。若覺得蛋黃液太濃稠,可以加一下清水稀釋。
7、剛剛烤出來的月餅,餅皮是又干又硬的。冷卻后,密封放置一段時間,餅皮會漸漸變得柔軟,表面也會產生一層油潤的光澤,這個過程叫“回油”。
1、這款月餅是筍筍第一次做的月餅,可以算是成功的,但是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的。不過譜子呢,是后來經過多次制作定下來的,只是因為麻煩沒有再拍新的照片。所以小吃貨們大可放心的按照譜子做。
2、因為第一次做廣式月餅,所以很多配料都有剩下的。比如:紅豆沙餡。因為不想浪費紅豆沙餡,而剩下的餡料又不夠再做新的月餅,所以干脆將剩下的紅豆沙和餅皮混合一起后當做餅皮來用。因此大家看到月餅表面看起來是花花的,很不美觀,但是味道確是極好的。
3、由于餅皮中加了些許紅豆沙,因此餅皮水分是有一些多的,所以烤出來的月餅有一些收腰,但是不影響口感。
4、小吃貨們可以看到月餅切開后紅豆沙還是有一些顆粒感的。自己做的紅豆沙的確是沒有買來的成品紅豆沙細膩,如果想要更細膩的可以選擇去皮法制作紅豆沙。
5、經過N次的嘗試,筍筍總結了一些常見廣式月餅失敗的原因,以下僅供參考。
?餅皮開裂:
月餅皮太硬;烤箱上火溫度太高;餡料水份太重;餡料糖分太高。
?月餅瀉腳(烤好之后側面的皮往下癱,月餅下半部分比上半部分粗一大圈):
皮和餡比例不對;餅皮太軟;烤箱下火溫度太低;配方中糖漿比例過高;糖漿不合格;面粉筋度過高;餡料中添加淀粉太多;餡料中水分太高;成型后靜置時間太長。
?出爐后餅皮脫落:
配比中糖漿比例太少;配比中油太少;操作時手粉撒太多。
?月餅發(fā)白:
枧水不足;烘烤時間太短,鹽比例過多。
?月餅回油慢:
總體來說就是轉化糖漿失敗。煮糖漿時爐火過猛;糖漿的水份太少;檸檬酸過多;糖漿返砂。
?出爐后收腰:
枧水比例過多;月餅沒烤熟;餅皮水份太多;餡料中糖和油量不足;餅皮攪拌過度;烤箱溫度過高導致烘烤時間不足。
?月餅皮餡分離:
餡料內水太多;餡料油太多;包餡時餅皮摻入過多手粉;餅皮配方油比例太多;皮餡軟硬搭配不當。
?月餅保鮮期不夠長:
月餅餡料原材料不足,包括糖和油;月餅皮的糖漿或油量不足;月餅烘烤時間不夠;制作月餅時衛(wèi)生條件不合格;月餅沒有完全冷卻就馬上包裝;包裝材料不衛(wèi)生。
?烤好的月餅什么時候包裝:
最好等月餅徹底冷卻后才進行包裝,如果月餅溫度高就進行包裝,包裝膜內就會產生水汽,幾天后月餅就會發(fā)霉。
?咸蛋黃月餅為何比平常的月餅更容易發(fā)霉:
因為由于咸蛋黃吸潮性強,與空氣接觸就會馬上吸潮,蛋黃周圍很快就發(fā)霉。所以蛋黃月餅比其它月餅更容易發(fā)霉,所以做好以后要盡早吃掉。
圖文: 呵呵筍
喜歡吃什么菜
歡迎和筍筍聊聊
喜歡筍筍的菜
記得給筍筍點贊哦
簡單又幸福
一個吃貨的小世界
溫暖你的心
感動你的胃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