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而優(yōu)則學(xué)。
---《論語·子張》
注:任:做官。優(yōu):有馀力。
簡釋這是子夏說的話,意思是:做了官,在做完政務(wù)的空閑時間就學(xué)習(xí)。
無求備于一人。
-論語·微子》
簡釋不要要求一個人完美無缺。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dá),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論語·子張》。
簡釋孔子的學(xué)生子夏做了莒(jü舉)父的縣長,問孔子應(yīng)怎樣治政??鬃踊卮鹆诉@句話。意思是:不要圖快,不要顧小利。圖快,反而不能達(dá)到目的;顧小利,就辦不成大事。
成語“欲速則不達(dá)”就出自這里。
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論語·子路》
注:先有司:在政府機關(guān)中起帶頭作用。 先,動詞。赦(snè射): 寬免。
簡釋仲弓做了季氏的總管,向孔子請教治政的方法,孔子回答了這句話。意思是:給官府的其他官員帶頭,寬免人家的小過錯,提拔優(yōu)秀的人才。
處其位而不履其事,則亂也。
---《禮記·表記》
注:履(lǔ鋁):履行,做。
簡釋 處于那個職位卻不做該做的事,就要出亂子。
國無小,不可易也;無備雖眾,不可恃也。
--《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注:無:不論。 易:輕視。 恃·仗恃。
簡釋弱小的邾(zhū朱)國進(jìn)攻魯國,魯國仗恃自己國大兵強,而不做準(zhǔn)備,草率迎戰(zhàn)。大夫臧文仲勸告魯君,魯君不聽。后來魯國果然兵敗。臧文仲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國家無論他多么弱小,也不能輕視;大國雖兵多將廣,但沒有準(zhǔn)備,也不能仗恃強大的力量而取勝。
有備則弱為強,無備則強為弱。在工作中,如果自以為有取勝的把握而滿不在乎,對小的困難等閑視之,也會使工作受挫。
好惡不愆,民知所適,事無不濟。
--《左傳·昭公十五年》
注:愆(qiān千);錯,這里是錯亂混清的意思。 濟:
成功。
簡釋晉將穆子帥兵圍攻鮮虞的鼓城。鼓城中有人偷偷出來請降,穆子不答應(yīng),還把這事告訴了鼓城的守將。部下問他為什么這樣做,他回答了這句話。后來鼓城守將殺了叛徒,更加嚴(yán)密地防守。穆子終于攻破了鼓城,但并不亂殺一個人。他回答部將的話的意思是:好事、壞事不能混淆,這樣人民就知道該怎樣做,那么事情沒有辦不成的。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襄公十一年》
簡釋,魏絳有功,晉侯厚賞他,他不接受,還引用逸書中的這句話,進(jìn)一步勸諫晉侯要有長遠(yuǎn)的目光。意思是:處境平安要想到危險,想到這一點就有準(zhǔn)備,有準(zhǔn)備就可免除禍患。
成語“居安思危”就出自這里。
手善為國者,賞不僭而刑不濫,賞僭則懼及淫人,刑濫則懼及善人。若不幸而過,寧僭無濫,與其失善,寧其利淫。無善人,則國從之。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注:僭(jiàn見):超越本分。 濫;過度,無節(jié)制。。淫:邪惡。
簡釋 聲子出使晉國,回到楚國時,令尹子木問晉國的政治情況,聲子說了這句話。意思是:善于治理國家的人,獎賞不能過分,刑罰不能過度,獎賞過分就擔(dān)心邪惡的人也得到,刑罰過度就擔(dān)心好人也受害。如果不幸有了差錯,那么寧愿獎賞過分而不能使刑罰過度,與其整錯好人,寧愿賞錯壞人。如果一個國家沒有了好人,那么這個國家也不會好。
孔穎達(dá)在注釋這段話時還引了逸書《夏書》中的話“與其殺無辜,寧失不經(jīng),懼失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