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14篇文
中午,煮陸豐咸茶,這是可以當飯吃的茶。
這道菜制作過程 步驟略多,考驗耐心。
先是犖菜:
尤魚干泡軟,切絲備用;
香菇泡軟,切絲備用;
自家曬的海蝦干,剝殼泡軟,對半切開;
精選梅頭肉,切成肉絲,加入生粉、醬油、少量雞精粉,拌勻,腌制10分鐘;
先爆蝦干,再依次倒入尤魚、香菇、肉絲,翻炒后加水燜煮,煮成大雜燴一鍋,香噴噴。
再是蔬菜,俗稱“起鼎菜”。
需得準備七樣蔬菜:蔥、蒜、香菜、芹菜、生菜、芥蘭。
必不可少的,是茴香,這是陸豐咸茶的靈魂。
所有蔬菜,切成絲。用豬油一炒,綠油油一大盆,誘人。
主食是米粉。
開水煮開后,過一道冷水,米粉變得有彈性不易斷。加入少許青菜和犖菜,大火翻炒即可。
末了,煮一鍋茶湯。
每次煮咸茶,我都喜歡蘭花鐵觀音(關于蘭花鐵觀音的詳細介紹,下回分解)。
裝半碗米粉,夾兩筷子在大雜燴,勺一勺“起鼎菜”,再倒入茶香四溢的蘭花鐵觀音。茶湯能解肉的油膩,每一口,又滿嘴茶香。
端上桌,看邊上倆父子一碗接一碗地“埋頭苦干”, 吃,心里不免有些小得意。
“看你倆吃得這么開心,我也覺得好滿足呀。如果你們能再夸夸我,我想我會更有動力了?!币贿呎f一邊做出討表揚的呆萌狀。
“媽媽,這是真的好吃,真的。”兒子馬上附和。
“那爸爸呢?爸爸覺得呢?“轉頭向著爸爸。
”兒子說啥就是啥羅。“爸爸做出被強迫的無奈狀。
然后,一家人哈哈哈笑起來。
林語堂說,人生幸福,無非四件事:
一是睡在自家床上;
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
三是聽愛人講情話;
四是跟孩子做游戲。
幸福,不過如此。
琴棋書畫詩酒茶,一杯茶,可以洗滌靈魂;
茶米油鹽醬醋茶,一碗茶,亦可生津解渴。
而最舒服的狀態(tài),就是既可以在一杯茶里享受陽春白雪,也可以把一碗人間煙火,過得活色生香。
嗯!繼續(xù)加油。
附上2016年自己寫的關于陸豐咸茶的介紹
陸豐咸茶:一種叫做家的味道
揾食天下 2016-08-15
茶道,在廣東最風行的可說是廣州(連香港、澳門)的“飲茶”和潮汕的“功夫茶”。直到成為陸豐媳婦,我才知道,在陸豐這個地方,茶道,有另一種的詮釋方式,它叫做“咸茶”。關于陸豐咸茶,是陸豐舊時民間群眾接待客人的方式之一,有竹枝詞云:“辰時餐飯已餐茶,牙缽擂來響幾家;厚薄人情何處見?看他多少下芝麻。”
第一次嘗到陸豐咸茶,是在七年前成為陸豐媳婦的第四天,記得那天一大早,婆婆就出去買菜了,說中午準備吃咸茶,還說這個是大胡子(筆者的愛人)的最愛。當時也很好奇,這咸茶到底是咋樣的。后來看她拎著大袋小袋回來,光青菜就差不多有十樣,配料:青蒜、小蔥、芹菜、香菜、生菜、薄荷、還有茴香,據(jù)說茴香是咸茶里必不可少的,幾乎是整個陸豐咸茶的靈魂。他們將這些青菜洗干凈,全部切丁切絲,豬油熱鍋,幾樣素菜混一起炒,這個稱之“起鼎菜”。還有用蝦米、墨魚干、魷魚干、香菇泡開切絲,加上半肥瘦的豬肉,炒成一盤犖菜。
作為初嫁入門的媳婦,我啥也不懂,就跟小姑子學擂茶,只見小姑子坐在地上,雙腿夾住一個牙缽(一種特制的內壁有鋸齒紋的陶器),握一根半米長的擂槌(據(jù)說那槌比大胡子年紀都大,估計將來可作為傳家之寶了),往一個方向不停舂搗,我蹲在一旁一邊往擂缽內添些芝麻、花生仁,薄荷葉,一邊聽她講大胡子小時候的趣事。大約搗了五分鐘后,缽中的芝麻花生便融合在了一起,而我,也在過程中慢慢融入這個陌生而親切的大家庭。
茶擂好后,家婆端來一鍋熱茶,沖入牙缽,一時滿堂飄香。吃的時候,碗里先盛上飯或米粉,夾些青菜,一些犖菜,灑上米通,再澆上一勺熱騰騰的擂茶。一口喝下去,口中頓時充滿了茶葉的芬香、薄荷的甘醇,花生的酥、芝麻的香,其味格外濃郁、綿長……,幾乎就在喝上的第一口,我就深深地喜歡上了這種味道,如同喜歡這個親切的大家庭一樣。
回到廣州,我們找了附近的菜市場,都找不到茴香,有時大胡子就會讓家婆從陸豐專門寄一點茴香過來,兩人高興地像過節(jié)一樣,美美地吃上一頓。茴香不好保存,總讓家里寄也不是辦法,但因為兩個人都太喜歡吃,后來我和大胡子就研究出了一道屬于我們自己的簡易咸茶。“起鼎菜”除了茴香,其他青菜都有,犖菜基本的配料也都齊全,米粉是河源朋友家親自做的米粉,擂茶就用一壺簡單的鐵觀音代替。雖然味道沒老家吃得地道,但也算是甘香濃郁,回味無窮?,F(xiàn)在每隔一兩周,我都會做一次簡易咸茶,對這道菜一致的喜愛和做法,應該也是我和大胡子兩個人達成共識最久的一次吧。有咸茶做伴,我們至少可以,保持一樣為之長久的默契。
這些年,每逢過節(jié)回家,家婆就一定會給我們煮咸茶吃,哪怕后來家婆生大胡子的氣,母子倆大半年不講話。過節(jié)回家,家婆表面不理睬兒子,但每次都會煮上一餐咸茶給我們吃??吹贸鰜?,老人家的心里,其實非常心疼兒子。也許,愛就是這樣,眼睛為你流著淚,心里卻為你撐起了傘。就像我有時也會與大胡子鬧矛盾,互不理睬,可買菜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買他愛吃的菜,做咸茶的時候,還是會把他不愛吃的冬菇頭切掉,把他愛吃的魷魚眼睛留起來,做好了菜,即使黑著臉,也會在端菜上桌的時候,叫聲“吃飯了”。兩個人大的怨氣,也許就在一聲“吃飯了”中化解了。
人世間,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在炊煙與砂鍋面前,愛會和美食一樣,流露自然,而家,也從來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有愛,能包容,就夠了。
我是王純華,又名萌茶茶,古法手工炭焙茶傳承人。
曾經(jīng)保險金融行業(yè)工作15年,后來自主創(chuàng)業(yè),也是樊登讀書會會長、公益講師;呼叫中心十佳培訓師...
如今,專注于茶,一心一意來奉茶...
成為我的會員,我能為你提供:
1.讓你品嘗最正宗、最傳統(tǒng)的手工炭焙茶,
2.用我一支筆,寫出你故事,讓更多人知道你;
3.加入【以茶會友】社群,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