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會覺得馬拉松是一次極限運動,人們喘著粗氣,大汗淋漓,甚至是面色發(fā)青、筋疲力盡的沖向終點。但我認為,科學、健康的跑馬不應該是這樣,而是在跑到終點后,雖然覺得有些疲倦,但也可以正常行走;雖然腿部有些酸痛,但也有能力繼續(xù)跑一段;雖然大汗淋漓,但也不至于筋疲力盡。可以正常的拍照、可以正常的拉伸、可以正常的泡腳、可以在適當休息后正常的進(gan)食(fan)
而有不少人在未做充分的準備下直接參加馬拉松比賽,就容易出現(xiàn)第一段中所描述的情景,這里所謂的不充分指的是,沒有好好訓練,沒有規(guī)律的跑步,在比賽之前沒有跑過30公里及以上的距離,以這種狀態(tài)參加比賽一般體驗上都非常差,甚至是危險的,有人膝蓋特別疼痛,有人身體特別虛弱,有人甚至出現(xiàn)了休克。
時不時看到的短視頻有那種選手沖線前的鏡頭,跑步動作已經(jīng)走形,臉色已經(jīng)蒼白,但卻配著非常勵志、激勵人心的音樂。這種我就不太贊同,可能每個人的觀念不一樣,有人在跑馬的過程中追求“絕望中尋找希望”,而我則追求安全第一,必要的時候要認慫,所以越野跑的賽事中,即使是100公里,要是認真?zhèn)滟?,我也可以順利完成,?0公里的比賽,如果偷懶,過程中當體力不支的時候我也會選擇退賽。
沒有十足準備的跑馬、跑山會是很危險的,而精心策劃,則會讓完賽變得游刃有余。
比如2019年3月底的鄭開馬拉松,賽前我就按照一個“破4”的計劃進行訓練,有時候我需要不追求速度的跑25公里,有時候我需要按照常規(guī)速度跑完15公里,有時候我需要在50分鐘之內(nèi)跑完10公里,有時候我則需要好好休息。之后在那次比賽中,我成功完成了破4的計劃,并且跑完后正常走路、正常拉伸,晚上正常干飯,休息幾天后,再次生龍活虎。
注:A區(qū)是因為慈善名額
所以希望跑馬的,或準備跑馬的小朋友不要輕視比賽,草草準備很容易在比賽中、或比賽后受傷;同時也不要對馬拉松望而卻步,只要勤加練習,循序漸進,輕松完賽全馬,你也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