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之若男扮女裝隨母親到縣令府上做繡活,期間被縣令千金蓉蓉小姐撞破真相,并暗戀上之若,而所有的繡品在縣令公子周通大婚的時候大放異彩,件件都是精品,婚后,新郎周通小心把這些繡品收拾好,對新娘說,這些東西非常值錢。
01
蓉蓉日日思戀之若,又不好當著母親的面說出口,于是就以學習刺繡為名,央求母親:
“娘啊,這鴛鴦我無論如何也繡不好,您帶我去苗家,和苗大娘學學好不好?”
縣令夫人道:
“哎呦喂,蓉兒什么時候愛繡花了呢?你不是說拿起繡花針就困嗎?”
“唉呀!娘!人家是女孩子嘛!您不是說,女孩子必會女工嗎?不然,將來會被恥笑,嫁不出去的。”
“哎呦,我兒長大了!懂事了!好好好!娘帶你去!”
“啊,不不不,娘終日里家務甚忙,您寫封信給我?guī)е尲叶∷臀胰ゾ褪??!比厝刈匀徊幌M赣H跟在身邊,那樣她不好接近之若。
“……也好吧!”老夫人對女兒一直寵愛有加,就依了女兒。
轉身,蓉蓉讓家丁準備了豐厚的禮品帶上,就去了苗府。
越是到苗府跟前,蓉蓉心里越是打鼓,臉上越發(fā)燒,若不是被轎簾擋著,準能被人瞧見。
苗府近在眼前了,下人前去扣門,蓉蓉下轎,向開門人說明了來意。
說是要拜見苗夫人。
家丁卻說:
“小姐,您來的實在不巧,苗夫人早上被請到知府大人家里去了,什么時候回來,還不知道?!?/p>
這下可把蓉蓉急到了,可她也不能說要見之若呀,就這么直接回去?又不甘心。
正猶豫中,看見一個年輕人提著一把刀走過來,相貌和之若幾分相似:
“來福,什么事呀?”
“海公子,是蓉姑娘要拜見老夫人呀!”
之海連忙過來:“姑娘快請進!快請進!”
蓉蓉卻猶豫了:“既然伯母不在家,我改日再來拜訪吧!這里有家母的一封信,麻煩你轉交于她,我下次再來?!?/p>
說著,蓉蓉從袖里掏出那封“介紹信”遞給之海。
之海接過帶著姑娘體香的信,心頭一動,還想挽留。
可蓉蓉心想,畢竟自己一個姑娘家,只身進了不相熟的環(huán)境,和陌生人坐在一起,實在尷尬,就執(zhí)意告辭。
走了幾步忽然想起,轎子里還帶了禮物,于是盡數(shù)卸下來,讓家丁送過來。
“這是給伯母一點薄禮,還請笑納!”
之海心想,這姑娘進退有度,禮數(shù)周全,心生好感,趕緊說:
“姑娘稍等,家里的杏子剛好熟了,我去摘些給姑娘嘗鮮!”
沒一會,就摘了一籃子又大黃的杏子送到蓉蓉跟前。
蓉蓉再次告別,心里雖然有遺憾,但也美滋滋的,雖然沒見到之若,但他們家的家風似乎不錯哦。
02
再說苗夫人是如何被請到知府大人家里的呢?
原來知府夫人酷愛蘇繡作品,她又信佛,就連家中請的觀音像也是蘇繡。
她年歲大了,眼花,不能做繡活,每天就把珍藏的藏品擺出來,一遍遍欣賞。
時間一長,家中人都受她影響,都愛起蘇繡,知府的兒子常寧縣令手下做幕僚,但凡他在民間發(fā)現(xiàn)的好繡品,都會給母親買回來,不論貴賤,正是常寧可和周通交好,帶著周通看盡了母親的藏品,周通才對蘇繡有點了解。
這天,常夫人拜觀音,不小心上香時碰到了觀音像,把觀音像的蓮花座燙個窟窿,雖然只有指甲蓋大小,可是把常夫人心疼得差點昏厥過去。
就像燙到她身上一樣,自此老夫人一病不起,家里人一籌莫展,因為大家都知道,只要觀音像不修補好,老夫人的病就不會好。
有人勸常寧可,再去買個來,可是拿來幾幅,母親都相不中,要么太艷麗,要么太粗糙,這可把常寧可愁住了。
周通得知這件事,
問:“能不能把觀音像修補一下呢?”
“找誰修補呀?沒那么高的技藝呀!”常寧可說。
“記不記得我結婚時,我娘穿的那件夾襖?”
“有點印象,很好貴華麗!”
“那是苗夫人繡的,要不讓她試試?!”
“我娘她,不準我把觀音像帶出去?!?/p>
“我去請她來!”
“那感情好!”,于是周通才去請了苗夫人,苗夫人聽說是知府家里有請,那更不敢怠慢,縣令都得罪不起,更何況知府呢?
但是苗夫人也不是那種特別趨炎附勢的女人,她言談舉止不卑不亢。
這次,之若還是想和母親去見識一下價值不菲的觀音像??吹降兹绾瘟瞬坏?,一個破洞竟然讓知府夫人一病不起。
苗夫人心想,去看看而已,去看看也無妨,畢竟這刺繡為是藝術品,和畫畫一樣,它本身還就有藝術價值的。
03
母子二人隨著周通就去了常家。知府大人的會客廳里,那瓶瓶罐罐的擺設果然雍容華貴,但是最吸引之若的就是那些蘇繡作品了,《花開富貴》,牡丹花瓣繡得薄如蟬翼,《松鶴延年》,仙鶴繡得是展翅欲飛,真是栩栩如生呀!
娘倆欣賞沒一會,一個丫鬟請他們進入內室,帶到一個小佛龕前。
苗夫人一看觀音像,就心中一動,內心不自覺產(chǎn)生一種親切感,不知怎的竟有些恍惚。
常寧可指著破洞給苗夫人說時,苗夫人竟然沒緩過神。
常寧可又說了一遍:“伯母,您看這洞可能修補么?”
“哦哦,我還想請問公子,這菩薩像哪里得來?”
“……這個,只有家母知道,如今她臥病在床……這像有什么來歷么?”
“哦,沒什么?!?/p>
苗夫人看了看破洞處,沉吟了半天,對常寧可說:
“這個洞雖然可以補,但需要把附近的刺繡都拆下來,然后補上絹帛,勾出花樣,再繡上去。
這絹要和以前的一樣,畫工和繡工也絲毫不能差,才算補合適?!?/p>
“原來這期中有這么多玄妙呀!”
“是的,所以這些我要先交代給你?!?/p>
常寧可覺得苗夫人說話誠懇可信,之前還看過她的作品,應該錯不了,決定把這活交給苗夫人。
04
苗夫人感覺責任重大,她非要征得常老夫人的同意,才敢下手,她計算著工期,想著去哪里尋找世面上已經(jīng)找不到的絹,如果找不到用什么替代,就算補好,能否會畫好?一時間陷入沉思。
身后的之若也看了看那個洞,不算大,有指甲蓋大小,缺處剛好是個荷花花瓣的尖部。
果然,常老夫人不同意把破洞邊緣繼續(xù)往外拆,一個破洞她自己傷心透了,假如拆了修補不好,那不是損失更大么?絕對不行。
苗夫人心想,既然如此,那這活就別接了吧,沒有金剛鉆,就不攬瓷器活了。
但是之若明顯看出母親的不甘心,他知道,這幅觀音像,母親是有把握能修補好的,但是方法上……既然不同意拆……
之若靈機一動,叫人拿來了一張紙,把觀音像漏洞附近的花樣仔細藤了下來。
眾人都不知道之若這是想干什么。
就這樣,母子倆告辭,之若偷偷對常寧可說,3天后,他們會再回來。
回到家中,苗夫人問:
“若兒,你又起什么幺蛾子?那個活不好做,做好了還行,做不好那可有損人家的作品,也有損我們的名聲!白費功夫?!?/p>
“娘,您就放心吧!這個交給我。”
回到家中,之若把騰下來的花樣仔細復原,又在母親的底料中揀出幾塊和觀音像相近的絹,上繃,描花樣,繡花,不到一個下午,之若竟然繡出了三個花瓣。
交到母親手里,讓母親定奪。母親馬上明白了這小子的用意:
“若兒,真有你的!你是繡好了漏洞然后補上去是不是?”
“對呀,娘,你帶去這三片,哪片合適,用哪片,然后剪下來,只需要和原來的邊緣再接一下就可以了!”
06
第二天,苗夫人帶著繡好的絹片再次到了知府家里,她也知道,這有可能治好常夫人的病呢。
果然,常夫人看了那三塊絹片,就漲了不少精神,嘖嘖稱贊,這心思夠巧妙的。
得到常夫人的許可,苗夫人把觀音像摘下來,仔細對比,選了一片最接近的,不消一個時辰,觀音像修補好了。
讓家丁們拿去看,冷不丁竟然看不到哪里是修補的,又拿給常夫人看,老太太端詳了許久,忽然一口濃痰吐出,氣息通暢,病竟然好了!
這一消息迅速傳遍了全府上上下下,人們奔走相告。
常寧可更是大擺筵席,宴請了苗夫人。
自始至終,苗夫人沒敢說出這是之若的主意,也是他的繡了絹片。
但是她想問問常夫人,這觀音像哪里得來。
常夫人的一席話,讓苗夫人深信,這觀音像和自己淵源匪淺。
(預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