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詹臏Tags/標簽 書籍的缺位,會讓人變傻

書籍的缺位,會讓人變傻

Monday, September 29, 2008 8:53
Posted in category 媒介分析

比如我,就有點傻了。我已經幾次想寫東西來討論某個問題的時候,發(fā)現與人聊天時候我能對之夸夸其談,但是落筆卻無所適從。我覺得,這是很長一段時間缺少足夠的閱讀和寫作的結果。

keso前陣子寫了一段東拉西扯:越來越蠢怪得著Google嗎,言辭銳利。我無意去碰鋒芒。但是,這個話題讓我聯想起來之前鄭治討論過的“淺閱讀”問題:看完這篇博客,你素質下降了嗎?,淺閱讀是有效的網絡生存策略。之前他有和我聊過,我說,從一個教師的身份來說,我很是支持淺閱讀降低思考能力的說法。

我覺得麥克盧漢在《理解媒介》里面說的很有道理,書籍是一種線性閱讀,一個單詞的意義取決于上下和全篇,因此這個閱讀過程是一個相對緊張,是一個邏輯過程。雖然在網絡上閱讀依然是文字,但是大量的跳轉,讓文字不再服從于整篇文章,而是被瀏覽,甚至,文章正在變得越來越短,越來越多的零碎句子在成為信息傳遞的主要方式。

其次,書籍的寫作是一個相對系統和邏輯的過程,它比單篇文章需要更多的論據,需要更多的展開,需要更強密的邏輯,甚至,書籍,看上去是一個小的體系,是一個長期積累的結果。因此,在書籍的閱讀過程中,我們逐步完成了思考的過程,培養(yǎng)了邏輯,形成了自己的認識論或者方法論。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對網絡的跳轉式、印象式閱讀很擔憂,好吧,即便你說很杞人憂天。

我認為網絡和Google確實很好地解決了信息獲取問題,但是充足的信息并不等于全部,信息處理能力會越來越重要——處理信息需要的是你的分析系統,邏輯,認識和方法。

我想到了另外一段。前陣子看了方軍寫的“扯淡,是真理大敵,亦是商業(yè)大敵”,覺得很有趣味。當時正在帶一些學生寫畢業(yè)論文,其中一個很能聊,和同學,和我都能聊得很歡,但是他的話題也一樣,從這里跳到那里,十分豐富。我不太適應,不知知道該聊什么,更關鍵是這段時間是我們專門約來討論論文選題的。于是,我用“扯淡”這段文字來和他解釋他可能處于這種狀況。似乎,他認同。

我們在信息面前毫無立場是值得擔心的,比如我們今天會用A去反對B,明天卻又以B來反對A,我們喜歡知道,知道,再知道,或者加上討論(也許它是夸夸其談)。我覺得,同樣,這也是網絡淺閱讀、跳轉閱讀、印象閱讀、灌水速度快于思考速度的結果——每種媒介的普及應用一定會帶來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乃至社會的變化。

我十分認同keso在上文所說的“面對10歲的Google,我無法預測未來它會怎樣,但在消除知識壟斷,讓知識平民化方面,它迄今做得不壞”。我十分喜歡網絡以及超鏈接讓知識變成了一個網絡狀的結構,讓每一個單詞和每一篇文章都處在一個極度豐富的語境之中,它會豐富我們的思考能力,改變我們的認知和方法。我相信,新一代人,在這種狀況下依然會找到他們的方式和策略來應對,來思考,上一代人對下一代人的擔心永遠都是可笑的。我每當看到大眾文化上升階段時,那些充滿和擔心或恐懼的論述時,都會忍不住發(fā)笑。甚至,我上面說的那個有些“扯淡”的學生,成功地用google完成了一篇論文,選題不錯,完成得也像模像樣。

我依舊擔心,書籍的缺位,會讓人變傻。尤其是在最近收拾書籍時,看到一堆一堆的叢書,比如《新知文庫》、《走向未來叢書》、《二十一世紀文庫》時,就特別為那個時代人們在知識和智力上的野心傾倒。好吧,就算keso,我也執(zhí)拗認為他是讀過書的人,他今天的卓識和銳利應該來自他曾經讀過的書。

轉載請注明出處 http://zhanbin.com

You can leave a response, or trackback from your own site.
Tags: , ,

13 Responses to “書籍的缺位,會讓人變傻”

  1. 墻上的另一個我 says:

    September 29th, 2008 at 12:05 pm #

    談一點自己的看法。google,是很簡單的。他是一種關鍵字模式。你需要用簡短的語言明確自己的問題,然后google幫你找到答案。知識是有自己的體系的,這一點google目前做不了。但延伸搜索的問題google在最近的黑板報中已經提到我覺得挺好。有人說,大學學的知識是有問題有答案的。研究生階段有問題沒答案。博士生階段沒問題沒答案。之后的2個階段,答案很難找到。因為你不知道問題是什么。
    一個比較嚴重的錯誤是,google沒有讓我們變傻,而是變得聰明了,因為我們知道更多的答案了。但這全是google的功勞嗎?顯然不是。這是一個誤導!

  2. skyun says:

    September 29th, 2008 at 7:31 pm #

    的確,讀書才是真正練的內功,網絡更帶來更多的是生存的技巧。

  3. maomy says:

    September 29th, 2008 at 9:43 pm #

    很高興看到你又開始寫這些東西。
    不過人想同時做好不同方面的事情確實是不容易的。

  4. horse says:

    September 29th, 2008 at 10:06 pm #

    to maomy:是啊,我命苦啊……貪心總是有報應的

  5. 墻上的另一個我 » 連接網狀的知識體系結構 says:

    September 29th, 2008 at 11:43 pm #

    [...] zhanbin在新BLOG中提到書籍的缺位,會讓人變傻。我也在留言中提到了自己的看法。前不久keso談到這個問題,我想blog作為一種觀點的記錄和推廣,我應該利用它展開說一下。 [...]

  6. Tangos says:

    October 1st, 2008 at 10:08 pm #

    Google的存在讓我們更加強大,因為我們不再需要為那些已經存在的知識點而煩惱,我們很容易就能找到他們;不過Google和網絡讓我們在可用信息劇烈增加的時候,我們對信息的整理能力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所以我們有時候會迷失在信息之中,我們會有信息憂慮癥,我們要依靠淺嘗輒止的快速閱讀來解決我們心中對信息的一種憂慮,而實際上這種快速閱讀并沒有幫助我們,反而讓我們陷入了更深的憂慮。

  7.   我們沒有變蠢,但迷失在信息中 by 未完成 says:

    October 2nd, 2008 at 11:33 pm #

    [...] Google是否讓我們變得更蠢,這個問題最近引來了不少有價值的評論(1,2,3),因為正好與我最近的一些想法有關,所以也想把在詹臏blog中的留言作一些展開。 [...]

  8. lemonhall says:

    October 3rd, 2008 at 11:41 am #

    其實,這是個偽命題。這個主題太大了,但因話題因一篇我給同學的戲言貼而起,所以就寫寫吧。

    根據兒童心理學或者發(fā)展心理學來看,人類在兒童期的記憶總是出現“碎片化”的傾向,就是喜歡對事物進行聯想記憶。注意力卻無法集中,這也是小學老師最為頭痛的問題。怎么讓小學生專注于某件事物~

    這里又涉及到個人的學習習慣和記憶習慣上。

    比如丁磊,眾所周知。他的學習方法是倒序法,即拿到一篇文章或者書籍,首先背誦或者查找后面的名詞解釋表。因為一個知識體系往往就是由許多的專業(yè)名詞–“ 零件”組成的。首先明晰一個領域的專業(yè)名詞,才有可能快速理解文本本身。而這個過程本身,最好的輔助工具就是搜索引擎(或者說,維基百科)。

    我只想回復一下zhanbin的,因為他是人民教師。呵呵~

    1、 zhanbin–書籍的缺位會使人變傻

    首先,我通過搜索引擎知道你在圈中的地位。職業(yè)以及現在所從事的工作,以及你現在大致的感興趣的方向。這樣我就可以與你平等對話了。這是搜索引擎能給我的~

    書籍–在這里你所隱含定義的僅僅是紙介質(這是我的猜想,因為你的年紀和職業(yè)導致你的閱讀書籍習慣多數都是紙介質),而網絡的PDF也可以是書籍的一種形式。所以網絡并不會帶來書籍的缺位或者某種稱之為“淺閱讀”的東西,淺閱讀是因為大家都太懶了。大家在看各種雜志和報紙等紙介質的時候一樣會是一種淺閱讀狀態(tài)。(此說法亦為是扯淡,不必深究)

    關于線性性–對的,大多數書籍都是線性的。我承認,但是也能看出來你不喜歡看意識流體的小說。根據你的年齡和當時中國流行的書籍來推斷,喬伊斯這類的文本你肯定不愛看。因為這類文本的跳躍性太大了~完全不具有外在的敘事邏輯性。為了能看懂喬伊斯的小說,學者們編撰了一個具有9000條引語解釋的冊子。而意識流小說,往往被作為認知心理學的采樣樣本來觀察。

    論文需要的是邏輯上的嚴密,而所謂邏輯總能導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結論。結論本身都是根據論據而推演出來的,而論據的選取絕對具有主觀性。就像經濟學課本上開題的一段引言:“世界上有三種謊言:謊言、可恨的謊言、以及統計數字。“。做過社會學科的人都知道,后此謬誤是在社會學中常見的邏輯陷阱。即有時根本無法將A和B之間的因果關系導出,你偏偏要打著邏輯或者統計學或者科學的旗號去證明它,反而就是對科學的大不敬了。因為因果關系分析所涉及的歸因分析過程,本身就是和早期的“巫術”有關(參見列維關于早期巫術與科學的關系之間的論述)。歸因分析更多的是一個猜測的過程。

    “比如我們今天會用A去反對B,明天卻又以B來反對A。”我不太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不過覺得這就是辯證法的精髓啊。呵呵,大多數時間看著官樣文章都是這個感覺。話說得很圓~~中國人也最擅長這么寫東西。

    其實你的觀點–即文章的標題,我根本就是同意的。但是中國的書籍在編撰上出現的某些問題,使得搜索引擎成為了一種很好的輔助快速學習的工具。這個問題就是,很多書籍在后面即不做索引、也不做專有名詞解釋表。

    其余的文章我就不回復了,要不又顯得很裝B。哈哈~~

    ==============================================

    關于我的文本的解析方式:

    嘴中哼起了《日瓦格醫(yī)生》的小調。雖不是戰(zhàn)爭歲月,卻倍感孤寂。哈,我的阿夏走了,把我埋在了黃土里。

    只有Boris Pasternak的“我已成年”陪伴著我度過最后的這個不眠夜~~

    1、《日瓦格醫(yī)生》的作者是Boris Pasternak,是一位流亡的蘇聯小說家。我在這里省略的背景知識,其實就是鼓勵讀的人去搜索,因為一篇文本的信息量總是有限的。瘋狂的引文也是不恰當的,不符合人類的閱讀習慣。

    2、阿夏是母系氏族,特別是云南一代走親婚俗里的一個專有名詞。這個也可以GOOGLE一下,就是走婚方的女方,也可以作為“永世的戀人”來解釋。這里我這樣使用指的是E同學的所有決定都得到了我個人的認同,因為母系社會里男性并不具有選擇權、只有求愛的權利,另外在這種婚姻關系中,只有感情是維系關系的基礎,沒有任何財產以及其它責任與義務等關系。

    3、在說,就如土摩托的很多文章。里面出現的專有名詞多到你頭大,明顯只有學過統計學(或者生物統計學)的人才看得懂。比如“多因素分析” ,這個沒學過高級統計學的怎么也弄不懂。

    所以說,對于大眾來說,搜索引擎可以讓我們在沒有專業(yè)書籍參考的情況下快速的解析文本。而解析的過程和搜索的過程卻是主動的?。∵@也是喬伊斯使用那么變態(tài)的文本的真實含義??!“我的文本不是讓你們閱讀的,而是讓你們不斷地重讀”。

    這個過程本身,我認為就是防止淺閱讀的開始?。。”砻嫔鲜侵圃炝碎喿x的門檻,實際上是鼓勵讀者重讀文本。

    (這是普遍情況,比如多因素分析、阿夏、Boris Pasternak這種爛詞兒,普通人誰知道是什么東西?而且,是在沒有相關領域專家的幫助下,比如前面所說的三個例子,在沒有搜索引擎的幫助下需要一個人類學家、一個老電影FANS或者蘇聯流亡文學愛好者、一個統計學學生才能幫助得到你找到所涉及的專業(yè)書??!哈哈。這個連圖書館管理員都幫不到你的。笑~)

  9. horse says:

    October 3rd, 2008 at 11:44 am #

    to lemonhall:說書籍對培養(yǎng)邏輯思維的重要性,絕不是說互聯網和google不好。我是互聯網和google的超級Fans

  10. Tags/標簽 » 基于blog的社會交往 says:

    October 3rd, 2008 at 11:46 am #

    [...] 我喜歡書籍的缺位,會讓人變傻所描述的那種blog寫作方式以及基于此的社會交往。“墻上的另一個我”通過留言和新帖,Tangos通過留言和新帖來參與討論。這讓我回想起以前的時光。 [...]

  11. lemonhall says:

    October 3rd, 2008 at 8:21 pm #

    To horse:恩,明白的。只是我想替你的那位學生辯解一下,因為我跟他年紀更相仿一些。

  12. maomy says:

    October 3rd, 2008 at 8:51 pm #

    打倒在幸福中叫苦的horse同學!30歲之前擁有了自己的咖啡館,不是不叫人羨慕的啊……

  13. 大學小容>善用網絡,助益成長! » Blog Archive » 51頁幻燈片:”善用網絡,因人而異“ says:

    October 6th, 2008 at 1:23 pm #

    [...] 除了探討網絡正在將我們變得更聰明,亦或更愚蠢(1,2,3)。我們也可以探討網絡如何讓我們增加幸福感,而非挫敗感。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改裝思考引擎使你受益終生
Google 發(fā)布了新的書籍搜索引擎,就像是在跟書聊天
這個年代,你該怎么讀書
信息和用戶的三重關系
快速學習法-----朋友總結的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