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聽過這樣一句話:機身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鏡頭。
確實,鏡頭的作用在攝影中比機身要重要得多,但是很多人一開始接觸攝影的時候,不知道什么鏡頭適合自己,常常拍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今天我會列舉一些常用焦段,并分析一下它們的作用。
廣角鏡頭
這兩張照片是我用索尼蔡司16-35mm鏡頭在書店拍的,這類鏡頭被稱為廣角鏡頭,可以讓我們在沒有后退空間卻仍然可以拍出廣闊的視野。
鏡頭的焦段數(shù)字越小,說明可以拍出更加廣的照片,比如16mm拍出來的照片要比24mm拍出來的更加廣闊。
廣角鏡頭最常用于風(fēng)光攝影,是每個風(fēng)光攝影師必備的鏡頭焦段,因為廣角鏡頭拍出來的效果更具視覺沖擊性。
現(xiàn)在很多攝影師也會用廣角鏡頭拍攝婚紗照,不僅僅突出新郎新娘,還能突出拍攝的環(huán)境,如果每一張都是特寫,會顯得比較單調(diào)。
另外,超廣角鏡頭還可以讓你拍出2米8的大長腿效果,因為廣角鏡頭拍攝出來的照片邊緣都會有畸變,也就是會被拉伸,所以才會拍出這樣的效果。
畸變有好也有壞,比如上圖,我位于邊緣的鞋子被拉伸得特別長,效果有點失真,超廣角運用得不好,效果會適得其反。如果人的身體位于邊緣,就會被拉伸得特別奇怪,所以用超廣角鏡頭避免將人臉位于邊緣處。
35mm鏡頭
這兩張照片都是用適馬35mm f1.4這枚鏡頭拍攝出來的,35這個焦段,曾經(jīng)被譽為最常用的焦段,也是最佳的人文焦段,因為它既不像超廣角鏡頭有非常明顯的畸變,也不會像長焦鏡頭的壓縮效果,可以說這個焦段就是各種剛剛好。
如果我的相機只能用一個鏡頭,我會選35焦段的大光圈鏡頭,既可拍人,也可拍景。
50mm鏡頭
這是近期用55mm焦距的大光圈鏡頭拍的照片,50這個焦距也是比較常用的,使用的范圍比35mm小一點,價格也比35mm焦段的鏡頭要便宜許多。
50mm這個焦距加上大光圈也能拍出很好的虛化效果,所以很多人會用來拍攝人像,特別是半身人像。
當(dāng)然全身效果也是可以拍的,只是全身的虛化效果要比長焦鏡頭差一點,不過我認(rèn)為,并不是虛化的照片才叫好照片,虛化只是營造一個氛圍。
85mm鏡頭
這張照片是用85mm f1.4鏡頭拍攝的照片,85mm這個焦距,被譽為“人像黃金焦距”,因為拍攝即可拍攝足夠虛化的全身照,也可拍半身照。
如果你學(xué)攝影只為拍人像,可以考慮一下這個焦距,但是85mm這個焦距比較長,屬于中焦段,所以并不適合室內(nèi)人像,35mm這個焦距會更適合室內(nèi)拍攝。
長焦距
這兩張照片是用300mm拍攝的,長焦距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是比較少的,但是需要時確是不可或缺的,長焦距最主要的是可以拍攝很遠(yuǎn)的物體,以及可以壓縮被攝物體與背景之間的距離。
我之前寫過長焦鏡頭的作用,詳情可以看《如何友好地“偷拍”?》
如果你是風(fēng)光攝影愛好者,我推薦你選擇超廣角變焦鏡頭,之所以不選擇定焦鏡頭,是因為超廣角的定焦鏡頭非常難用,需要你有比較強的攝影功底,不然很難用好超廣角定焦鏡頭。
如果你是人像攝影愛好者,那我推薦你選擇像35mm、55mm、85mm、135mm或者70-200mm這樣的大光圈鏡頭,拍出來的人像會更加喜人,最大光圈選擇1.4還是1.8,根據(jù)你的荷包而定。
如果你既想拍廣闊的風(fēng)景,又想拍虛化的人像,又不想換鏡頭,24-70mm 2.8這枚鏡頭可能會適合你,因為它包含了最常用的焦段,價格比較昂貴。
今天的分享到這里,希望推文對你有所幫助,也愿你2018的拍照技術(shù)有個質(zhì)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