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空氣里
流淌著青春的血液
打開窗
暖暖的陽光擠進屋來
人們像中了彩票一樣的興奮
奔出門外
門外
大自然的美
像一幅畫
像一首詩
像一厥詞
仿佛也是從唐宋里走來
漫山遍野的花開了
萬紫千紅的色彩和醉人的芬芳
如夢幻的童話般誘人
古老的寨子
已經(jīng)美得不成樣子
村前的石橋下
小河的水位漲高了
碧波潺潺
鵝鴨戲水
魚兒追逐
河堤兩岸
柳絮紛飛
紫燕飛梭
就連洗衣裳的婦女們
笑得都很甜
遠處的青地上
白鶴起舞
牛背上的牧童如一位仙子
一支短笛
吹響了三月的戀歌
我如塵世間里的一朵花
一株草
一滴露珠……
又如一只蜂
一只蝶
一只鳥……
早已在喜悅的心中
種下了春天
種下了希望和夢想
面對著這么美的大自然,我好想吹吹口哨、唱唱歌,或大聲的呼喊,我想告訴我的親人、鄰居和朋友們,我找到春天了,春天在暖暖的陽光里、春天在百花齊放的驚喜中、春天在鳥兒歡唱的歌聲里、春天在蜂蝶蹁躚起舞的忙碌中、春天在大自然的山清水秀里、春天在平常百姓家的餐桌上、春天在人們辛勤的耕耘里、更是在你我他的心里。
說到春天、說到春天的味道,吃春更是烹調(diào)者與吃貨們最開心的事情,春天里、萬物萌發(fā)、一切有生命的植物們已都在迫不及待的發(fā)芽、生長著,而那些剛剛長起的野菜、嫩嫩的、脆脆的、綠油油的……更是誘人垂涎欲滴和胃口大開,因此、春天吃野菜嘗鮮也似乎成了一種時尚,而野菜的種類,也多得像滿天的星斗、數(shù)也數(shù)不清(折耳根、枸杞芽、厥菜、春筍、薺菜、野韭菜、苦蒿、清明菜、酸湯桿、車前草、苦蒜、蒲公英等等)而最讓我懷念和回味的,是春天的香椿芽,用其炒土雞蛋、涼拌花生嫩豆腐、做豆腐筍,或用其氽水后切細成沫調(diào)成味碟等等,都好吃得讓人們流口水,用其炒臘肉、更是鮮香一絕,這也是我的最喜歡的味道。
為了做這一道菜品,我一直在尋找,找香椿芽已有半個月之久……今天終于如愿以償、甚是欣喜。
既然有了食材,言歸正事、做菜吧。
菜品做法如下:
找香椿,可以說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為了做這道香椿臘肉的菜品,我尋找了半個月、也等待了半個月,今天能夠遇上、也遇見有緣。
這香椿呀,長大的速度真快,別看它今天只是個幼小的小苞苞,但等到明早一看、它也完全舒展開來、嫩嫩的、紅紅的……如果這時摘下來,那是最嫩、最鮮和最香的時候。
如果還舍不得摘下,一天過后,它就長成了綠葉,這時,就老了、沒有了鮮嫩的味道和口感了,所以摘香椿芽也有很多的講究哦。
接著,將其切配:香椿芽切短段、干辣椒切短節(jié)、大蒜仔切片、老姜切片
待配料備好,主料臘肉也該上場了,臘肉都是自家腌制熏烤的,因為在鄉(xiāng)下、一般都是用柴火煙熏制的,看起來雖然黑乎乎的、不好看,但等燒洗凈煮起來吃時、老香了,家鄉(xiāng)人也因此給這臘肉取了個外號,都管叫老煙刀。
這老煙刀好吃難洗,一般不燒洗就一點都不燒洗、但要燒洗、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一塊或兩塊的燒洗,因此、這次,不得不也燒洗上兩塊,在燒前、還須將其取下、切成短段燒
寫作后記:
說起香棒芽,這是小時候最美的記憶、最香的味道、最濃的鄉(xiāng)愁,因為幼稚,不認得香椿芽、曾把漆樹的幼芽與五倍樹的幼芽摘回家里來,而鬧出了許多笑話(這三種東實在是太像、太相似了,如果您到現(xiàn)在還不認識香椿芽、那么我告訴您,香椿芽聞起來是很香的哦);也曾無知,曾用漆樹的幼葉當作香椿葉滑沙堆、渾身腫胖了好幾天;也因淘氣,在那些年也曾折斷了好多鄰居家的香椿樹枝……故事一串串、記憶一串串,最讓我忘不掉的、是小時候媽媽給我們用香棒芽炒土雞蛋的情景、兩三個雞蛋打入碗中、將洗凈的椿芽切成細沫放入,調(diào)入一點點鹽、攪散,然后灶里頭放上一把柴火,鍋洗凈、放入一點豬油燒熱,將拌有椿芽的雞蛋液倒入、鍋鏟攪動幾下下、一盤鮮香可口的香椿炒蛋就端上了桌上、那個味道、媽媽的手藝,這才叫家的味道、幸福的味道、春天的味道。
匆匆?guī)资赀^去了,我長大了、媽媽卻滿頭白發(fā)、背也駝了……但媽媽卻一直在為我們操心著,想到香椿芽、我就情不自禁的想到了媽媽、我仿佛看見了故鄉(xiāng)的裊裊炊煙、灶房里媽媽忙碌的身影……在暖暖的春風里、我也仿佛聞到家鄉(xiāng)的味道、媽媽的味道。
(趙梓均:2019年3月13日晨制作、匆筆于貴州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