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字、號均不詳,是我國唐代著名高僧。常年隱居于浙東天臺山,據(jù)說享年一百多歲。寒山經(jīng)常在山林間題詩作偈,《全唐詩》存其詩312首,主要以山林逸趣與佛教出世思想為主。語言明淺如話,具有鮮明的樂府民歌風。小編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杳杳寒山道》,便是寒山的經(jīng)典詩作之一。
《杳杳寒山道》是寒山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的主要內(nèi)容,描寫了寒山居住在天臺山寒巖時所見到的山路及其周圍的景致。全詩最突出的表現(xiàn)手法,便是它通篇句首都在重復,也就是說連用了八組疊字,不知道還以為是寒山在偷懶省事,實則是出于對描摹對象的渲染烘托,八組疊字,各具情狀,讀后大呼過癮。
顧炎武曾在《日知錄》中說:“詩用疊字最難,如《國風·衛(wèi)風·碩人》連用六迭字,可謂復而不厭,賾而不亂矣”。寒山這首《杳杳寒山道》中所用的疊字,便做到了字雖重復卻不會使人厭煩,繁賾而井然不亂,可謂妙絕千古。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寒山的這首詩《杳杳寒山道》: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
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
淅淅風吹面,紛紛雪積身。
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
首聯(lián)“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主寫山水。意思是說,寒巖道上一片寂靜幽暗,冷寂的澗邊一片幽僻寥落?!昂健?,即寒巖,是他隱居之處。始豐縣(今浙江天臺縣西)天臺山有寒暗二巖。可見寒山在詩的開篇就突出了山高壑深,以及營造出了寒冷的境界,頓覺寒氣逼人。
頷聯(lián)“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意思是說,這里常年有鳥兒啾啾地啼鳴,卻冷寂到罕見人煙。從這兩句詩中,可以看出寒山為了突出山中的幽靜,而用輕細的鳥鳴聲來反襯四周的冷寂。其意境同南朝梁詩人王籍的名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妙。
頸聯(lián)“淅淅風吹面,紛紛雪積身”,則主寫山中氣候。意思是說,寒風淅淅瀝瀝吹在我的臉上,雪花紛紛揚揚灑落在我身上。從這兩句詩中,可以得知寒山主要以風雪的凜冽來寫出環(huán)境的冷峻。
尾聯(lián)“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意思是說,我身處這里天天見不到陽光,年年也不知道有春天。這兩句詩既襯托出了山幽林茂,不容易見到陽光的情景,也反映了他身為僧人的心如古井,超然物外的心境。
最后,我們來看看這首詩中的八組疊字?!拌描谩保怀鲇陌档纳矢?;“落落”,突出空曠的空間感;“啾啾”,則言有聲;“寂寂”,則言無聲;“淅淅”,寫出了風的動態(tài)感;“紛紛”,寫出了雪花的飛舞狀;“朝朝”和“歲歲”都是突出時間,但有著長短的區(qū)別。所以說寒山這里的八組疊字,各具情狀。且讀起來回環(huán)往復,連綿不斷,具有音樂美,大呼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