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加銀牛荊豆湯的臨床應(yīng)用
《傷寒論》230條講小柴胡的作用機理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胡希恕老師講小柴胡的功效是“保胃氣,存津液,扶正祛邪?!庇盟幰盁o犯胃氣及上二焦”,“虛人解表建其中”。
臨床工作中,有一張經(jīng)常遭遇的小柴胡湯應(yīng)用方,治療“壞病”很有效:小柴胡加銀牛荊豆方:即小柴胡湯原方加金銀花,牛蒡子,荊芥或荊芥穗,淡豆豉。若有熱或渴或苔膩者再加生石膏30至40克。
柴胡12-15g 黃芩10-15g 半夏10-12g 黨參10g 炙甘草6g 金銀花12-15g 牛蒡子12-15g 荊芥或荊芥穗4-6g 淡豆豉10-12g 鮮生姜三大片 大棗4到6枚 酌加生石膏30-40g
水煎18分鐘左右,溫服。遵桂枝湯服藥法,服第一次藥時,蓋被出小汗,微微似汗出,服第二次藥時不必取小汗。
- 睡起秋聲無覓處
滿階梧桐月明中 -
臨床適應(yīng)證
小柴胡湯的主證除上述少陽病提綱三證及四個主證以外,還有“傷寒十三日不解”(104)“欲睡眠”(268)“嗜臥”(37)“傷寒差以后,更發(fā)熱”(394)。臨床證見:身體素弱,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或有慢性病,經(jīng)常感冒,來診時已錯過“發(fā)表”的機會,或汗后表不解,或急性感冒后又重感,或用過抗生素后仍表不解,這些患者無典型的“四大主證”,而是:背部微冷,繼而噴嚏,流清涕,全身痠楚,困乏無力,欲眠睡,嗜臥,胃口差不欲食,苔薄白,脈細數(shù)無力。還有感冒自己服藥多日不愈,手術(shù)后感冒,月經(jīng)期前后感冒,產(chǎn)后感冒,小兒脾胃虛弱感冒等,但無明顯的咳嗽,二便正常。
以上所述,為臨床常見的多發(fā)病,應(yīng)用本方治療,效果很好。
金銀花解
金銀花為忍冬科植物金銀花的花蕾,產(chǎn)于山東的量大,產(chǎn)于河南的質(zhì)佳,又稱二花、雙花。在兩廣及云南所產(chǎn)的山銀花,為同屬不同種植物的花蕾。金銀花和山銀花都含有綠原酸,但作為藥用成分的木犀草苷,金銀花的含量比較高,而山銀花的含量則微乎其微,但山銀花的價格只有金銀花的一半。請留意。
生石膏解
胡老講:《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謂:“石膏,味辛,微寒。主治中風(fēng)寒熱,心下逆氣,驚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堅痛,除邪鬼,產(chǎn)乳,金瘡?!蔽缎?,辛可勝濕,治舌苔白膩、粘、異味。微寒,不是教材所講的大寒,有解熱、解渴、消腫、破結(jié)、止癰之功,應(yīng)用非常廣泛??芍窝?、昏迷、口瘡、口臭、皮膚瘙癢,還可治乳腺炎、腮腺炎等。經(jīng)方加生石膏的機會很多,如小柴胡湯、大柴胡湯、甘草瀉心湯、半夏瀉心湯、小青龍湯、葛根湯,還有銀翹散、桑菊飲等都可加生石膏45-60克。要生用,不先煎,煅用則變質(zhì)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