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lián)系客服
六祖壇經(jīng)啟示錄037:怎樣才能聽懂六祖的話,修好自己的功德
新用戶17779036
>《待分類》
2023.05.17 江蘇
關(guān)注
導讀
今天的我們,該怎樣理解六祖惠能大師對功德的解釋?為什么說學佛最大的功德是自己能夠明心見性?為什么說功是內(nèi)心修煉,德是外在表現(xiàn)?為什么說普通人培養(yǎng)自己的平等心和平常心就是在做功德?為什么真正有功德的人反而不認為自己有功德?
我們上一講精讀和翻譯了《六祖壇經(jīng)》疑問品第三的第一段。
主要是六祖回答韋璩刺史的提問。核心是告訴我們
功德和福德的區(qū)別,什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功德?
咱們再花一講的時間,一起來探討一下,今天的我們該怎樣能夠真正聽懂六祖的話,并且能夠在六祖的開示、指導下修好自己的功德。
01
首先必須明白,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和梁武帝一樣的認知誤區(qū)。
今天的很多寺廟當中都會設有功德箱,信徒們可以把錢塞進去做財布施,用來建廟安僧。
我們絕大多數(shù)人也簡單地把財布施認同于修功德。
但是如果大家用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寺廟的功德箱上會有“
廣種福田”
四個字。
這實際上是在告訴我們,我們在做財布施是在為自己修福報。
我們做善事,積累的是福德,并不是佛教真正意義上的功德。
把修福報、積福德簡單的等同于功德是我們的思想誤區(qū)。
02
如果我們讀過《金剛經(jīng)》就會知道,佛祖好幾次對須菩提強調(diào),就是用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所得的福德也不如信解受持《金剛經(jīng)》,甚至都不如只信解受持《金剛經(jīng)》中的四句偈,福德更大。
這其中最大的關(guān)鍵是有沒有分別心,有沒有著相。
真正有功德的人,就是佛陀講的:
不取于相,如如不動。
也就是不再有任何的分別,不再有任何的好惡,不再有任何的主觀偏見。已經(jīng)做到了佛陀講的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了。
如果做布施時,可以不挑不揀、完全隨緣,不刻意、不求回報。
布施過后便能夠放下,不再有任何的牽掛,受施的一方是什么反應,自己根本不在乎。那就是已經(jīng)做到了離相和無住,那也就有了功德。
但是,
即便是有了功德,自己也不認為自己有功德,不當回事兒,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功德。
假如心里有做善事求善報的念頭,布施的時候挑選對象,喜歡的就多捐一點,不太喜歡的就少捐點,甚至根本不捐。
做完了好事兒,天天心里念叨人家要是不領(lǐng)情,還會生氣。
這樣雖然是在布施,但修心的功夫是不到家,還是有分別,還是有計較,還沒有能夠做到離相。
這樣做雖然也會有福報,但是從功德的層面講不究竟,這種福德是有漏的。
03
如果我們讀懂了六祖的告誡,就會明白:
功是內(nèi)在修行的功夫,德是外在待人接物的表現(xiàn)功夫。
六祖先是告誡韋刺史,也告誡今天的我們:
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真正的功德完全是內(nèi)在的,是無形的,是只有自己內(nèi)心能夠感知的,是明心見性以后智慧的顯現(xiàn)。
別人是看不到我們的心的,別人能看見的只是我們的言行。內(nèi)在的修養(yǎng)是功,外在的教養(yǎng)是德。
04
六祖說”
見性是功,平等是德“,
也就是提醒我們,
最大的功德是明心見性,是能夠深刻洞察自己生命的本來面目。
是能夠透過世間萬千的假象,洞察到宇宙人生的真相,不再有任何疑惑。
而這個功夫完全是要靠自己來實現(xiàn),別人只能指指路,根本不可能替自己去修行。
這個功夫完全體現(xiàn)于生命的內(nèi)在。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是只能意會而不能言傳的。
人一旦明心見性以后,自然也就會照見五蘊皆空,就會真正明白“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有不二,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本質(zhì)。
這個時候,也自然而然就有了平常心和平等心,不會再分別,不會再去取舍,不會再有執(zhí)著。
能夠做到佛陀在《金剛經(jīng)》中講的”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了,時時處處不離
”自性般若
“這才是真正的功德。
05
六祖在解答韋刺史問題的時候還說道:
內(nèi)心謙下是功,外行于禮是德。
這和儒家《大學》書中講的“
誠于中,形于外”
意思一致。
一個人的內(nèi)心平等真誠,沒有我慢。他待人接物的時候,外在就會表現(xiàn)得有理也得體,就會被認為有教養(yǎng)??梢?/span>
,功是內(nèi)心修煉,德是外在表現(xiàn)。
06
六祖還說”
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
“。
這實際是在提醒我們,自己功夫不到家,心就容易被外部的人、事、物所迷惑,甚至因為分別而產(chǎn)生牽纏,看人看事就會戴有色眼鏡,就會產(chǎn)生我執(zhí)。
只有時時處處都能夠保持內(nèi)心的平靜,不被外物所染,那才能夠真正叫有功,才能夠叫有德。
如果離開了自心,平等心變成了分別心,平常心變成了好惡心。那么就是內(nèi)在無功,外在無德了。
07
六祖告誡我們”
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
本質(zhì)上就是提醒我們,對內(nèi)要看護好自己的起心動念,最好時時不離自性般若智慧。
而對外待人接物時,要簡單、要自然、要公平、要正直,能夠視眾生平等,不再有分別。
不再像普通人一樣看人下菜碟兒,能夠尊重每個人,甚至是大自然中的每一個生靈。
不會再有自己了不起,別人很差勁的念頭,任何事情都能夠隨時提起,又能夠隨時放下。
能夠公正、平直、圓融地面對和處理各種事情,又能夠在事后輕松地放下,不再牽纏、不再拖泥帶水。那就是內(nèi)在有功,外在有德的狀態(tài)了。
08
咱們再總結(jié)一下,每一天內(nèi)省自己的起心動念,看看有沒有分別?有沒有著相?有沒有好惡心、取舍心?有沒有放不下的人和事兒?
如果有,就修正一下,爭取早一天能夠明心見性,徹底開悟。
而對外,則要平靜地、平等地接受一切,再平等地、平靜地面對、處理一切,最后再平等、平靜地放下一切。
雖然也要做布施,但是只是隨緣布施來渡人。布施的時候不往心里去,能夠做到不著相,隨時提起,又能夠隨時放下。
這樣,我們才能夠慢慢得做到既有功又有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
。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功德與福德有什么不同?很多人并不清楚
何謂功德與福德?
莫將福德當功德
中里巴人理解的《金剛經(jīng)》
福德與功德
五十五、什么叫功德?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首頁
萬象
文化
人生
生活
健康
教育
職場
理財
娛樂
藝術(shù)
上網(wǎng)
留言交流
回頂部
聯(lián)系我們
分享
收藏
點擊這里,查看已保存的文章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一鍵復制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guān)閉此頁面
先別劃走!
送你5元優(yōu)惠券,購買VIP限時立減!
5
元
優(yōu)惠券
優(yōu)惠券還有
10:00
過期
馬上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