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首詩,讓我第一次感覺古人的比喻好奇怪,好像還是說“早生貴子”更好一點,可能還是時間太過久遠,社會的觀念和現(xiàn)在完全不同,但是也從側面說明了古代人的思維遠比現(xiàn)在開闊得多,現(xiàn)在的人,不自覺的就被束縛了。
國風·周南·螽斯
螽斯
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
春曉譯文
螽斯展雙翅,群集多且忙。
祝爾多子孫,家族振興旺。
螽斯展雙翅,群集低飛翔。
愿爾多子孫,家族幾綿長。
螽斯展雙翅,群集在路旁。
祝爾多子孫,家族多歡暢。
題解
這是一首主任多子多孫的詩,詩人用蟈蟈比喻人的多子多孫(是不是很奇怪),表示對他人的祝賀,本詩非常明顯的使用了“比”的手法,情附于物,句式上多反復,排比,一唱三嘆,回味無窮。
關鍵注釋·后世引用
螽(zhōng終)斯:蟈蟈,程俊英“詩經(jīng)注析”中注螽斯為蝗蟲,竊以為不準確
詵(shēn 身):同莘莘,眾多貌。
宜:多,爾:被祝賀的人。聯(lián)系下文,此句應該是祝賀人,而不是描寫螽斯,多數(shù)譯文在此翻譯不準。
振振(zhēn真 古音):振奮有為的樣子,此處注釋采用《詩經(jīng)注析》中的解釋,較為合理。
薨(hōng轟)薨:很多蟲飛的聲音?;蛟恍稳蒹沟凝R鳴,聯(lián)系上下文,螽斯眾多,到第二段的飛起,然后到第三段的群聚的順序,應選擇第一種解釋。
繩繩(mǐn):延綿不絕的樣子。《詩經(jīng)注析》將繩繩解釋為謹慎的樣子,放在文中多有不通,考慮詩歌表達的感情,應該取延綿不絕的樣子。
揖(jí集 古音)揖:會聚的樣子。揖為集之假借。
蟄(zhé哲)蟄:多,聚集。此處《詩經(jīng)注析》中注安靜的樣子,根據(jù)后世關于“蟄蟄”一詞的使用(唐 李賀 《感諷》詩之五:“侵衣野竹香,蟄蟄垂葉厚。” 清 張岱 《陶庵夢憶·揚州清明》:“浪子相撲,童稚紙鳶,老僧因果,瞽者說書,立者林林,蹲者蟄蟄)來看,應取眾多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