鰱鳙是我國四大魚類之一,但是它所指的并不是一種魚。鰱普遍叫作白鰱,體色白而且頭較鳙要小。鳙又叫黑鰱、花鰱、包頭魚、胖頭魚等?;柹眢w顏色發(fā)黑、有花紋。知道這些我們足以區(qū)別這兩類魚。
前兩天去西海閑逛,看見很多人釣魚,岸邊的牌子上寫著收費標準和注意事項,里面有一條是“禁止釣鰱魚”。這是為什么呢?
1、鰱魚并不是稀有魚啊
2、釣鰱魚的方法也比較普通并沒有危害性
那么,垂釣愛好者或者專業(yè)人士能解釋一下為什么不能釣鰱魚嗎?
一、很多魚塘都是以養(yǎng)鰱鳙為主,其他的魚種要么稍帶,要么干脆是野魚。鰱魚長得比一般的魚快,一般肥水塘當年魚花就能長到七八兩,三年左右能有3斤出頭,但對于鰱魚來說,這種體重真的是小弟弟。鰱魚要到七八斤-十來斤才上得了臺面,所以其實養(yǎng)殖周期不算短。特別是專賣魚頭的鳙魚,賣的價錢比釣的高很多。所以魚塘老板不讓釣鰱鳙。
二、鰱魚是洄游魚類,性成熟后親魚要洄游到出生地,一般在大江大河的發(fā)源地,激流淺灘中受流水刺激,才會產(chǎn)卵,所以對很多相對風平浪靜的小型水域來說,鰱魚基本上繁殖很困難。在沒有放魚苗的情況下,鰱鳙釣一條少一條,不像其他的鯉、鯽,釣了又繁殖了,不影響大局。
三、鰱鳙是靠吃浮游生物為生的,可以凈化水質(zhì),有水中清道夫的美稱。浮游植物是鰱的天然餌料,鳙魚終生都濾食浮游動物,所以鰱魚又有綽號叫吃屎鰱魚。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是水體中兩個重要的生物種群,對水體調(diào)節(jié)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當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時會形成“水華”,影響水質(zhì),如果放置適量的鰱魚,就可以控制藻類的過度繁殖,從而達到調(diào)節(jié)水質(zhì)的作用。
四、鰱魚太傻太容易釣,很多釣魚人特別喜歡在夏天釣鰱魚玩,沖勁大,特別刺激,而且一來來一窩,高手甚至能把塘里的鰱魚都清掉。我見過最惡心是,一個朋友運了一車豬糞打窩,排一隊海竿浮釣,一天釣過百都很正常。記得十多年前,廣州附近的水庫都不限制釣鰱鳙,沒幾個月就基本釣絕,老板都虧本跑路。
五、賭塘不讓釣,鰱魚只要釣法得當,魚獲那是相當驚人的。曾經(jīng)堵塘一日五百元人民幣釣鰱魚把塘主釣哭。論天收費的塘主一般不會傻到這份上任人釣鰱魚的。更不要說一些無良釣魚人采用錨魚的方式作釣對被錨在身上的鰱魚造成巨大傷害了。所以,一般水域都不允許釣鰱魚(包括鳙魚,俗稱花鰱)。
釣魚人到底該不該釣鰱鳙,依然是存在爭議的話題。
1、鰱魚對水質(zhì)很重要。但從沒聽說過,鯽魚,鯉魚,鯰魚,黑魚等其它魚類對水質(zhì)有沒有關(guān)系,這只是看到水面活動的鰱魚群一樣,也只看到了淺表的一面而胡亂推理的極片面理論而已。細心的釣魚人會發(fā)現(xiàn),很多野釣的地方岸邊有一層沉底后腐爛很厚的魚食帶。那就是釣魚人大量打窩和拋食的杰作。在這樣的水域里洗澡身上就會起紅疙瘩,這樣的情況就算有大群的鰱魚也是無能為力保持水質(zhì)的清潔。
2、我們還要釣魚,面對水質(zhì)污染,也不是沒有一點辦法,少用些化學制成的餌料;不打大窩子;釣大放小;鯽魚,鯉魚,鯰魚,黑魚等魚類均釣;發(fā)現(xiàn)有一種魚類少了就手下留情或不釣等等。但,這也不是一兩個釣魚人所能辦到的。更重要的是在自然水域和河流,在一點微不足道利益的驅(qū)使下大量電魚,網(wǎng)魚,大小通殺的現(xiàn)象泛濫而不能制止才是最危險的。
3、人們都說,人們都講;釣魚能修身養(yǎng)性。咱沒有那么高的境界,但至少還有一些最簡單而又最簡樸的目的與追求——遠離噪音,擺脫污染,拋掉雜念,忘記煩惱.。
該不該釣鰱鳙呢?
哪里讓釣咱就到哪里釣,不讓釣也就別到處伸魚竿;更不要在禁釣的水庫,在靜養(yǎng)坑釣不讓釣的那些魚種;而后再大談特談不光彩的漁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