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 青花「竹溪六逸」雅集圖罐 成交價:RMB 27,025,000
出版 藤岡了一,《陶瓷大系 卷42 明の染付》東京,1975,圖48
備注
日本名古屋重要茶道家族舊藏
明成化“竹溪六逸”雅集圖罐,直口豐肩,斜直腹,造型飽滿,圈足修整精細硬朗,胎質(zhì)晰白堅致,通體施釉清透明潤,頗有玉質(zhì)感。外壁青花描繪紋飾,呈色柔和淡雅,正是典型的成化平等青發(fā)色。畫面布局層次分明,口沿下繪朵云紋一周,肩部和足脛部分別為細瘦的蕉葉紋和變形的蓮瓣紋,腹部為主題紋飾“竹溪六逸”雅集圖。其繪畫頗見意趣,迤邐的流云將畫面分隔成兩個部分,一側(cè)庭院中有二人對坐弈棋,另一人陪坐觀戰(zhàn),有兩總角童子立于一旁隨侍,一人持手杖,一人抱古琴。另一側(cè)繪一人立于樓閣石階前,回首平舉左手指向遠處,似在大聲吟誦詩篇,不遠處站著的兩人正在傾聽品味,后又有一童子侍立,場景感十足。
整個畫面構(gòu)圖疏密有致,極見章法,尤其是借用連續(xù)的云氣紋使樹石樓閣自流云中隱現(xiàn)、同時將畫面分隔為不同場景的手法十分巧妙,極富戲劇效果,仿佛觀看一出舞臺劇一般。此罐繪畫筆法細膩,線條流暢,人物比例準確,可見畫工有極深的白描功力,講究線條的表現(xiàn)力,臉部的線條纖細柔和、精準,使每個人物栩栩如生又相互呼應,衣紋表現(xiàn)富有動感。整體筆法既圓潤精細,又縱橫灑脫,表現(xiàn)了古代高士飄逸的神情,超凡脫俗的氣質(zhì)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竹溪六逸指的是唐開元二十五年,李白移家東魯,與山東名士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在山東徂徠山竹溪隱居,他們在此縱酒酣歌,嘯傲泉石,舉杯邀月,詩思駘蕩,世人皆稱他們?yōu)椤爸裣荨?。后來李白《送韓準裴政孔巢父還山》詩中曾有“昨宵夢里還,云弄竹溪月”之句,便是對這段隱居生活的深情回憶。后世文人仰慕他們狂放不羈、悠然自得、不被俗世束縛的生活方式,常以其自況,渴望追尋這種自由浪漫的生活狀態(tài)。聯(lián)想到憲宗皇帝的生平經(jīng)歷,似可窺的一絲端倪,憲宗幼年時經(jīng)歷坎坷,遭叔父欺壓,兩度被立為太子,但即位之后于朝政頗多用心,保留叔父代宗帝號,對于謙平反昭雪,風氣一時清明。而他其實長于詩文繪事,如今藏北京故宮之憲宗皇帝御筆《一團和氣圖》,藝術(shù)水平頗高。由此我們不由得感慨,如果憲宗皇帝可以選擇的話,想必他寧愿做一個醉心于筆墨之間的畫家,而不卷入那些冷酷的權(quán)位之爭。如此這般,也就不難理解這些寄托了對文人自由生活向往的高士題材成窯御瓷出現(xiàn)的原因了。
類似尺寸的成化大件器物本身已頗罕見,繪畫水平如此之高的更是屈指可數(shù),所見有如下幾例,一為北京故宮藏品,紋飾風格與本件接近,帶有獅紐荷葉形蓋;一為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繪畫細節(jié)表現(xiàn)更多;一為北京海淀博物館藏品,1985年出土于中關(guān)村有明確紀年的明代太監(jiān)墓;與本件最為接近的當屬臺北故宮藏品,為清宮舊藏,有清代后配蓋子,與本件極有可能原為一對。類似風格作品還見有香港區(qū)百齡先生收藏,繪高仕操琴圖;北京故宮還藏有一例繪八仙故事之殘器。以上幾件連同本件,均無款識,但出自成化御窯無疑,對比其他成化御窯作品可發(fā)現(xiàn),在為數(shù)不多的以人物為主題的器物中,表現(xiàn)高士題材的占據(jù)了大多數(shù),為何成化官窯對這一題材格外偏好,其原因頗可考究。
藝術(shù)品經(jīng)紀人肖生:18575567397
本品所繪云氣紋、亭臺欄桿,與宣德御窯具有明顯的傳承關(guān)系。
成窯所出頗得歷代鑒藏家青睞,雞缸杯更是自晚明起即已為一代名品,價極昂,乃至清代帝王都以擁有其為榮,康雍干盛清三朝御窯皆有摹仿。前述所列舉四例與本件主題紋飾近似的作品中,以臺北故宮藏品與本作最為接近,圖案布局、人物神態(tài)皆基本一致,惟小童分布有所區(qū)別,可視為一對。臺北故宮藏品原為清宮舊藏,蓋子疑為清代后配,可見此式成化御窯作品已頗得后朝宮廷喜愛,對其重視程度不在雞缸杯之下,乾隆御窯即有摹仿此類成窯青花高士題材的作品可作一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