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專業(yè)醫(yī)師認識敏感肌。
? 正 文 ?
好像無論什么季節(jié),敏感肌的妹子們都是愁容滿面的,因為自己的敏感肌膚問題頻頻出現,而且好像一直處在防不勝防的狀態(tài),無形中增加了很大的壓力。為了提高大家對敏感性皮膚的認識,聚美麗學院特意邀請到了原陸軍總醫(y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yī)師、從事皮膚科專業(yè)15年的叢林醫(yī)師來給我們介紹敏感肌皮膚。
以下是課程實錄:
? 敏感性皮膚概念的爭議
● 中國敏感性皮膚診治專家共識
敏感性皮膚: 皮膚在生理或病理條件下發(fā)生的一種高反應狀態(tài),表現為受到物理、化學、精神等因素刺激皮膚易出現灼熱、刺痛、瘙癢及緊繃感等主觀癥狀,伴或不伴紅斑、鱗屑、毛細血管擴張等客觀體征。
國內共識強調敏感性皮膚是一種亞健康皮膚狀態(tài),具有 敏感性高、耐受性差和高反應性三大特點。
● 國際敏感性皮膚專家共識
敏感性皮膚指對于常規(guī)刺激(正常狀態(tài)不出現異常感覺)出現不適感覺(包括:刺痛、燒灼、疼痛、瘙癢及麻刺感)的一種綜合征;該不適感不能被任何皮膚病相關皮損所解釋,皮膚外觀可正常或伴有紅斑;敏感性皮膚可累及全身任何部位,特別是面部。80%以上累及面部,44%累及頭皮。此外,還可累及外陰。
該共識由國際上“敏感性皮膚”研究方面的領軍人-法國Misery教授組織制定。
● 敏感性皮膚概念的爭議:是否為一獨立疾病?
國際共識將敏感性皮膚定義為一種獨立綜合征, 但同時提出敏感性皮膚與一些皮膚病(如:特應性皮炎等)或特應性體質(過敏體質)相關。該共識未明確指出敏感性皮膚是否為一種獨立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Misery教授在2016年的一篇綜述中指出敏感性皮膚是一種臨床癥狀,是自我報告的面部不適感覺,包括緊繃感、刺痛、灼燒、麻痛感和瘙癢等。敏感性皮膚可能發(fā)生在正常皮膚、皮膚屏障障礙、或是作為面部皮膚病(如酒渣鼻,特應性皮炎和銀屑病)的癥狀的一部分。
● 敏感性皮膚到底是一獨立疾病還是臨床癥狀?
法國Misery教授的觀點:是一種臨床癥狀
國際共識:是一種獨立綜合征(經過5輪討論)
中山三院賴維教授觀點:
① 是皮膚癥狀,不是疾??;
② 多種因素引起,包括一些皮膚病及亞臨床表現的皮膚病變;
③ 特應性皮炎和玫瑰痤瘡是潛在性病因;
敏感性皮膚是高反應性皮膚狀態(tài)主要由化妝品行業(yè)提出和使用(護膚品可以用于修復敏感性皮膚,但不能治療敏感性皮膚)。
叢林醫(yī)生的觀點:
同意賴維教授觀點:敏感性皮膚是主觀感覺到的不適癥狀
是一種高反應性 、 不耐受、皮膚 不健康狀態(tài)。
● 敏感性皮膚的分類
原發(fā)性:約占30%;與遺傳因素(易感基因)有關,先天皮膚角質層薄、皮膚屏障功能弱、面部易出現潮紅、毛細血管擴張。(何黎教授數據)。
繼發(fā)性:約占70%;由于外用藥物(果酸、維A酸、水楊酸、激素藥膏)、不恰當的護膚(過度清潔、去角質、美白祛斑)、激光術后等引起。
繼發(fā)性:包括皮膚病伴發(fā)的高敏感狀態(tài)。
● 敏感性皮膚的發(fā)生率
日本:70%的女性
歐美:50%的女性,40%的男性
中國:在北、上、廣進行的調查: 36%的女性(2012)
最新調查: 54. 65%(2017)
① 關于敏感性皮膚的發(fā)生率,多基于調查問卷,但每項研究采用的調查問卷不同。多數把皮膚病繼發(fā)的敏感性皮膚納入在內,有些則排除在外。
② 在女性人群中高達50%的發(fā)生率,其中有多少是原發(fā)性敏感性皮膚?有多少是繼發(fā)的?國際上尚無這方面準確的流行病學數據。
③ 50%的發(fā)生率包括了皮膚病繼發(fā)的敏感性增高。
④ 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敏感性皮膚發(fā)生率并沒有這么高。
● 敏感性皮膚的誘發(fā)或加重因素
①4%女性和9%男性敏感性皮膚的發(fā)生與摩擦皮膚(如洗衣服)有關。
②50%與清潔劑有關20%-30%與使用香精和衛(wèi)生紙等有關。
③40%男性和66%女性敏感性皮膚的發(fā)生與精神刺激有關。
④尿失禁也可能與女性有關,比如58%尿失禁的中年女性,皮膚有中重度敏感性;而非尿失禁者,其敏感性皮膚的發(fā)生率僅26%。
⑤氣候與環(huán)境因素對皮膚敏感性的影響與種族和性別密切相關。與黑人相比,氣候和空氣污染更易導致亞洲人皮膚的敏感性增強,尤其是風和氣溫的突然變化。
? 皮膚結構與皮膚屏障
● 表皮層的結構和功能
● 真皮層的結構和功能
● 皮膚屏障:
廣義:包括物理屏障、微生物屏障、抗氧化屏障、神經屏障和免疫屏障。
狹義:通常指表皮,尤其是角質層的物理性或機械性屏障,又稱為滲透性屏障。
皮膚的物理屏障(滲透性屏障)是最重要的皮膚屏障。
● 皮膚屏障功能
皮脂膜的重要性:
皮膚屏障功能:
皮膚屏障具有屏障、保濕、調節(jié)炎癥反應、防曬功能的作用
? 敏感性皮膚的發(fā)生機制
1、皮膚屏障功能受損:角質層結構破壞,表皮細胞間脂質含量不平衡。
經表皮失水率( TEWL ) ↑,角質層含水量 ↓
2、皮膚感覺神經功能失調:
瞬時受體電位香草酸亞家族成員1(TRPV1) 受體(又稱辣椒素受體)被刺激物或溫度變化激活,出現燒灼、刺痛及瘙癢癥狀。
3、血管反應性增高:TRPV1活化→血管反應性增高及血管擴張(潮紅)
4、免疫及炎癥反應: TRPV1活化→角質細胞、肥大細胞活化分泌炎性因子,導致紅、腫、熱、痛及瘙癢。
發(fā)病機制:
皮膚屏障受損是敏感性皮膚發(fā)生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 敏感性皮膚的診斷
主要條件:
主觀癥狀(皮膚受到物理、化學、精神等因素刺激時出現灼熱、刺痛、瘙癢及緊繃感等)
問診或患者自評問卷:(化妝品不耐受?情緒、睡眠?對冷熱的反應?)
次要條件:
1、體征:皮膚出現潮紅、紅斑、毛細血管擴張和鱗屑
2、半主觀評估: 乳酸刺激試驗 ≥3分 →皮膚敏感程度
3、無創(chuàng)性皮膚生理指標測試:經表皮失水率→皮膚屏障功能
VISIA 紅斑、毛細血管擴張
敏感性皮膚與玫瑰痤瘡的鑒別診斷
① 需要注意的是,玫瑰痤瘡作為一種皮膚病常常會伴發(fā)皮膚敏感,使得作為獨立綜合征存在的敏感性皮膚與玫瑰痤瘡較難鑒別。
② 而玫瑰痤瘡也需要配合使用醫(yī)學護膚品,尤其是皮膚屏障修復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