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嘉許:先后三十余次參加公務員招錄、事業(yè)單位招聘、縣區(qū)黨政領導干部公開選拔等面試考務工作,擔任面試考官,在組織人事系統(tǒng)工作十余年,對公務員招錄、事業(yè)單位招聘、各類競爭性選拔活動的流程和規(guī)律非常熟悉,有一定的研究。
如何做好公務員面試準備工作,如何把握答題的規(guī)律性技巧,以及如何避免答題過程中的低級錯誤,梳理總結個人的一個感悟和看法。
一、面試前的準備
2、增強常識積累。別犯常識性錯誤,如2013年江蘇省考公務員面試,很多人把“七一建黨節(jié)”說成了“建軍節(jié)”,實在讓人無語。
3、了解公共政策。面試前有時間的話,盡量看看《公共政策》方面的常識性、基礎性知識,并加以靈活運用。公考面試很多題目的設計與考量,都是圍繞公共部門的政策制定與實施、監(jiān)督與改進等主題進行命題的。本人本科屬于行政管理類專業(yè),這門課程屬于核心課程之一,當時學的沒什么感覺,研究生畢業(yè)參加工作后,越發(fā)體會到這門課程的意義和價值。
4、設計速記符號。答題時沒有太多時間讓你記錄打草稿,可以提前設計屬于你自己的獨特的速記符號,幫助你在最短時間內記錄下自己的思考思路,在答題時輔助回答。曾經看過一個高分考生的草稿紙,符號設計的非常簡潔、明快、有序、易懂,非常棒。面試重在口語表達和現(xiàn)場互動交流,而不是像筆試一樣本末倒置地過多的書寫記錄。思維敏捷、訓練有素的優(yōu)秀考生,基本上很少書寫,或者只寫個別關鍵字詞。
5、開展實習體驗。如果時間有可能,最好到政府機關參加為期一到兩個月的實習活動(主要針對應屆畢業(yè)生,可以選擇大二、大三暑假進行),實際體會和感悟政府部門的運作流程與基本規(guī)則。避免在回答問題時出現(xiàn)幼稚化、缺乏常識性的答案。
二、面試中的技巧與原則
1、“一針見血”回答原則 分析題目要有深度
原因分析:就事論事顯得個人思路過于狹隘,而且絕大多數(shù)考生都是這么思考的。這只是一種“形而下”的級別。但要得高分,就既要充分分析題目所提問題,同時又要跳出題目,從更高、更廣、更宏觀的角度,例如宏觀政策、大政方針、社會發(fā)展趨勢等,來看待和解析,這樣的回答才能有自己的特色,也就是“形而上”的境界。例如,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材料反映出了這樣一個深刻的社會問題——;從這個材料我們可以深刻的意識到——等等。
3、“三性統(tǒng)一”回答原則 即流暢性、層次性、準確性
原因分析:流暢性要求回答問題不能磕磕絆絆、結結巴巴的,這個只有靠平時加強練習來解決,不一定語言多優(yōu)美,但一定要能連貫起來;層次性要求回答者分點分層次來解析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對策、表達看法,主要是考察和辨別考生是否思路明確、邏輯清晰。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準確性就是回答的內容定性要準確,例如,不能將可能的、未定性的,當成既成實事。回答問題要緊扣題目的內容與要求,圍繞題目展開論述。尤其要注意題干較長的題目,個別字詞會包含特定的限制性條件,其實就是題目中故意設置的陷阱。一旦忽略,就容易被扣分。
原因分析:這是分析問題的基礎。灰度理論告訴我們:正如這個世界并非只有黑白兩種顏色一樣,事物的判斷也并非只有非對即錯、非錯即對的絕對情況。黑和白之間,還存在著大量的灰色地帶。所以,回答問題時,一定要養(yǎng)成辯證思維的思考習慣,凡事不可走極端,切不可把觀點和意見表述的過于死板和絕對。試想一下,如果你是考官,你愿不愿意招錄一個死腦筋、愛抬杠、容易鉆牛角尖、做事過于認死理的下屬,并和他一起工作?
未完待續(xù)
愛我,請給我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