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總會有一部分考生作文得分在三類下。究其原因,要么審題不準,要么字數(shù)不足,要么結構散亂,要么書寫潦草,或者幾種情況兼而有之。下面就2007年安徽高考中一篇三類文加以分析,并提出升格措施。以便對備考2008的考生有所幫助。
◇考場失誤文原作
提籃春光看媽媽
安徽一考生
也許只有作為兒子的才能理解媽媽的含辛茹苦,才能理解媽媽的日夜操勞;也許只有我才能理解媽媽的默默無聞,才能理解媽媽的任勞任怨。
在車水馬龍的都市里,嘈雜與喧鬧時刻讓媽媽提心吊膽。她對自己毫無所求,不奢望任何金銀首飾,不奢求任何瀟灑人生,也許是對貧窮與孤苦的深刻認識,她什么都不要,唯一的心愿就是我的安全。幼小的我十分嬌弱,小病大病沒完沒了。她只好一次次行走在醫(yī)院里,我對此無動于衷,可媽媽卻心如刀絞。就這樣,媽媽時刻惦掛我的安全,從過去到現(xiàn)在,從來都沒有減少。
可憐天下父母心,作為媽媽的她最希望我學業(yè)有成,過得快樂。在小學時,我成績因病拖下,學習不好。為此她四處奔走找老師為我補課。她說:當年我家境貧窮,環(huán)境不好。如今,環(huán)境變了,無論如何也要讓兒子學好。聽了媽媽的話,我感動極了,鼓足勇氣,決心好好學習,取得好成績向媽媽匯報。我也理解媽媽每天就這樣陪伴我從早到晚,就是要讓我好好學習。
百善孝為先。 我理解了媽媽的良苦用心?!皹溆o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母親的愛是超越時空的,是永遠的,但孝卻是人生中的鏈條,一旦斷裂將無法彌補。汪國真說:“我們也愛母親/卻和母親愛我們不一樣/我們的愛是溪流/母親的愛是海洋……我們的歡樂/是母親臉上的微笑/我們的痛苦/是母親眼里深深的憂傷/我們可以走得很遠很遠/卻總也走不出母親心靈的街場?!笔堑?,母愛,這世界上最純潔最無私最偉大的母愛,時時刻刻圍繞著我們每個人,讓我們在愛的海洋里無憂無慮的生活。
兒已長大,媽媽已老。回憶過去,要讓媽媽驕傲。我們要學會感恩回報。
考場評分
內容分19+表達分15+發(fā)展分5=總分39
誤區(qū)警示
本文圍繞感恩媽媽,敘述媽媽對自己的關愛。感情真摯,舉例真實,語言流暢,結構完整。總評得分39分,成為考場三類文。符合高考閱卷評分細則的要求。
盡管此文得了39分,但仔細分析,此文有不少失誤的地方。一是沒有點睛之句。文章標題“提籃春光看媽媽”,應圍繞標題的中心,突出春光的含義,點到春光所包涵的內容。雖然,從文章的內容看,突出了感恩,突出回報,沒有很好的轉換,沒有賦予春光“安全,成績,孝順”之意,缺少總結點睛之句。二是沒有總結過渡句。開篇應簡潔,應很快點題,照應標題,巧妙引出下文。最好每段開頭用一個中心句,結尾再總結點題。三是字數(shù)不夠,文章只有600來字。不符合不少于800字的要求。從中應該認識到,無論何時寫作文都要做到如下幾點:一要認真審題,只有認真審題,才可下筆行文,否則下筆千言,離題萬里。二要主題明確。任何文章都要有一個明確的主題,行文時最好用點睛之筆標出來。三要結構完整。文章要有頭有尾,要有嚴謹?shù)慕Y構形式,不能出現(xiàn)殘篇,字數(shù)不夠等問題。
◇ 升格佳作
提籃春光看媽媽
也許只有作為兒子的才能理解媽媽的含辛茹苦,日夜操勞;也許只有我才能理解媽媽的默默無聞,任勞任怨;也許只有那籃春光才能撫慰媽媽仔細的心,真摯的愛。那春光是安全,是學業(yè),是孝順。
記憶中的春光是兒子的安全。在車水馬龍的都市里,嘈雜與喧鬧時刻讓媽媽提心吊膽。幼小的我十分嬌弱,小病大病沒完沒了。媽媽只好一次次行走在醫(yī)院里,為我的健康奔跑。我對此無動于衷,可媽媽卻心如刀絞。她對自己毫無所求,不奢望任何金銀首飾,不奢求任何瀟灑人生,也許是對貧窮與孤苦的深刻認識,她才對安全看的如此重要。她唯一的心愿就我是平安過得好。也許我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一份禮物,盛在籃中讓她知曉。提籃安全的春光看媽媽。讓媽媽不再擔心,露出微笑。
理想中的春光是兒子的學業(yè)??蓱z天下父母心,作為媽媽的她最希望我學業(yè)有成,過得快樂。為此她四處奔走找老師為我補課。她說:當年我家境貧窮,環(huán)境不好。落得個一字不識,只能在黑暗中徘徊摸索。如今,環(huán)境變了,無論如何也要讓兒子學好。聽了媽媽的話,我心情變的更好,鼓足勇氣,就為了學業(yè)有成,把成績提高。提籃成績的春光看媽媽。讓媽媽看到成績,露出會心的微笑。
生活中的春光是兒子的孝順。百善孝為先。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讓媽媽的心靈獲得些許安慰,付出得到回報?!皹溆o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母親的愛是超越時空的,是永遠的,但孝卻是人生中的鏈條,一旦斷裂將無法彌補。汪國真說:“我們也愛母親/卻和母親愛我們不一樣/我們的愛是溪流/母親的愛是海洋……我們的歡樂/是母親臉上的微笑/我們的痛苦/是母親眼里深深的憂傷/我們可以走得很遠很遠/卻總也走不出母親心靈的街場?!笔堑?,母愛,這世界上最純潔最無私最偉大的母愛,時時刻刻圍繞著我們每個人,讓我們在愛的海洋里無憂無慮的生活。因此我們不能一味的索取,要對媽媽付出自己的回報。提籃春光看媽媽,把孝順裝滿竹籃。讓媽媽親身感受到。
兒已長大,媽媽已老?;貞涍^去,要讓媽媽驕傲。提著籃子,把安全、學業(yè)、孝心裝上。讓這春光映紅媽媽的臉龐。
升格點評
本文經(jīng)過升格后,成為一篇立意新穎、結構完整、切合題意、中心明確的佳作。此文克服了失誤文中的缺點。抓住“春光”一詞,賦予春光以“安全、成績、孝心”等內涵,表達對媽媽的感恩回報。立意新穎,主題明確。行文采用總分總的結構模式,開篇總起,點明中心;中間三段并行排列,都是起句總說,結尾總結,句式基本一致;結尾再點中心,升華了主題,結構完整。另外,善用修辭,語句流暢,富有文采。
小時候,望著漆黑夜空中那璀璨的群星,我夢想著自己能有一雙翅膀,展開雙翅飛向夜空,也能成為那璀璨的群星中的一顆……
我想飛
我在一張照片上結識了北大,那微波蕩漾的未名湖,拔地而起的圖書館,深深地吸引了我。媽媽告訴我:這,就是北大。北大是一所尖子生云集的名校,要想到北大讀書,就必須努力。那時我太小,不十分理解“北大”這個名詞的含義。從那時起,我就暗暗下了決心:我一定要考取北大,成為北大的學生。
請給我一雙翅膀吧!
我很想飛,多遠都不會累。
我要飛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對北大逐漸深入的了解,我對北大也越來越向往了。我知道要憑努力奮斗,憑不斷的進取去贏得這個機會。在《挑戰(zhàn)主持人》中,我認識了三位北大女孩:諸叢瑜、喬喆沅和李思思??赐旯?jié)目后,我不僅感嘆:北大女孩兒竟然如此有才華,如此冷靜,如此沉著。她們會微笑地面對一切挑戰(zhàn),在失敗面前,她們永遠不會輕言放棄。媽媽又說:“考入北大的學生都是能吃苦的學生,只有能吃苦,才會成功?!蔽矣忠淮胃嬖V自己:我要考北大,我要飛,在我的天空飛。
請給我一雙翅膀吧!
我要飛,多難,都不會退縮。
我會飛
我長大了,我理解了“北大”這個詞的含義。它意味著能力、勤奮和競爭。不知我的身影何時才能出現(xiàn)在令我日夜神往的北大。不過,我一定會通過積累與拼搏去實現(xiàn)我的理想,讓微波蕩漾的未名湖留下我的氣息,讓北大那蔚藍的天留下我的痕跡,直到我飛過。
我把我的翅膀掛在了未名湖柳枝上,它在等待,等待有一天,跟著我展翅翱翔。
請給我一雙翅膀吧!
我會飛,一飛沖天!
簡評
讀罷這篇精美的抒情散文,眼睛為之一亮,多么新穎別致的形式,多么堅定執(zhí)著的信念!為神奇的高考,努力拼搏;為夢中的北大,不懈奮斗!考生以精煉的文筆,表達了對高考的渴望,對北大的信心。全文循著兩條線索組織文章,一條是從小到大的時間線索,一條是逐步加深的情感線索。不論按哪條線索來行文,都洋溢著樂觀的精神,散發(fā)著夢想的光輝。不少學子對高考存有畏懼之心,想必此篇會給他們諸多啟發(fā)甚至鼓舞。生活中就是這樣,有了堅定的信心,有了樂觀的態(tài)度,有了扎實的行動,那個美好的夢想距我們還會是遙遠的嗎?
題記預示了全文積極向上的感情基調。開篇小引的想像豐富奇特,為下文作了美妙的鋪墊。分片斷的形式顯得干練活潑,尤其是小標題,非常凝練、傳神。文章用語統(tǒng)一中有變化,如各片斷末尾都出現(xiàn)了“請給我一雙翅膀吧”的相同語句,有強調加深的作用,各片斷最末一句分別與小標題相對應,同時語言多變,直至最后簡直是豪氣沖天!在緊張的考場上,構建出如此精巧靈動的篇章,的確難得。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語,作為民族文化的載體,傳承了太多的民族底蘊,太濃厚的民族感情。作為一個中國人,在當今世界多元競爭與交匯的時代,向著五湖四海的兄弟朋友喊出中國話,將是怎樣一種自豪與榮耀。
漢語,在經(jīng)歷千百年歷史的沉淀后,反而更見香醇。我常常在古典詩詞中捕捉古代漢語的魅影,并在有意無意間體會古今一脈相承的絲絲縷縷的聯(lián)系。
究竟是哪一個不平凡的喉嚨吟出了漢語的第一個音符——《詩經(jīng)》,已無法得知,但時空的久遠并未被詩經(jīng)的意象綻放出銅綠,它包含的豐富信息也并未在世世代代呼抄口傳中遺失。而今讀來,蒹葭上的白露的痕跡依稀可辨,在水一方的伊人依然動人心弦……這就是漢語的魅力,是任何一種語言都無法企及的高度。
漢語在催生了第一串嘹亮的音符——《詩經(jīng)》之后,又誕生了令人震撼的漢代精品——漢賦?!蹲犹撡x》《上林賦》氣勢恢弘,場面壯闊,充分展現(xiàn)了漢語的絕代風華。于是,我們的母語,就在先人們世世代代的改造中不斷成熟,不斷被注入新的生機。
無數(shù)漢語鑄成的飄散在我們周圍,如星雨,如花瓣。無須冥思,不求甚解,單從漢語字面理解,便能體會情感的歡暢與智慧的奇譎?!扒镪幉簧⑺w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是漢語傳遞給我的“憂”;“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是漢語傳遞給我的“悲”;“執(zhí)手相看淚眼”是漢語傳遞給我的離愁別恨;“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是漢語傳遞給我的“樂”。走進漢語的世界,無論是唐詩宋詞,還是元曲、漢賦這些漢語的精華,都使我得到凈化,得到提升。沐浴漢語的和諧美好,我仿佛已沐浴過無盡的萬斛天光。
走出昨日的漢語,迎來今天的中國話,我滿懷欣喜,莊重而又崇敬。看著年幼的孩童咿咿呀呀學著母語,安詳?shù)睦险卟僦H切的口音,周圍的一切都是如許和諧。
難怪說幾個世紀前飄洋過海定居異地的同胞仍不忘漢語,難怪唐人街的居民都時時叨念鄉(xiāng)音。這就是漢語,這就是中華民族的根。它根植于每一個中華民族兒女的心中枝繁葉茂,永不凋謝。
讓我們用力呼喊漢語,呼喊出中華民族的最強音。這聲一旦喊出就必定驚天動地,震古鑠今!
簡評
語言優(yōu)美,情感真摯,以中華文脈貫串全文,輔以優(yōu)美的詩句,既緊扣題目“母語情”,使之具體化,又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文化根底。行文和諧順暢,由古至今;結尾呼應開頭,又給人以振奮、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