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翻越昆侖山,駛出無人區(qū) ——西藏之行第十七天

               

西藏行路線17:唐古拉鎮(zhèn)川渝酒店(沱沱河海拔4540米)――沱沱河大橋――青??煽晌骼镒匀槐Wo區(qū)沱沱河保護站――禁獵區(qū)――禁采區(qū)――五道粱湟中加油站――野生動物保護區(qū)――五道粱派出所――可可西里藏羚羊觀景臺――查瑪爾河大橋――養(yǎng)護料場――保護站――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綿延千里的昆侖雪山――可可西里雪山觀景臺――不凍泉――玉樹藏族自治州――昆侖山埡口――昆侖山兵站――昆侖山驛――昆侖山礦泉水工廠――格爾木驛――納赤臺車站和兵站――瑤池水電站――昆侖橋――青海宏陽水泥廠――小干溝水電站――乃吉里水電站――格爾木市俊財商務酒店

        昨天駛出了西藏北大門,入住一般人高反最嚴重的沱沱河(沱沱河海拔4540米,我們25人僅有兩人高反嚴重)。今早七點從唐古拉山鎮(zhèn)沱沱河的川渝賓館出發(fā),繼續(xù)沿青藏公路(109國道)一路向北行駛,先拍了唐古拉山鎮(zhèn)和沱沱河大橋,稍后到了長江源景區(qū),我們下車拍照留念。


      我們一直行駛到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藏羚羊觀景臺),讓我們上衛(wèi)生間,風呼呼地吼叫著,就像家鄉(xiāng)的冬天,上個廁所,冷風直往衣服里鉆。我們穿著沖鋒衣還冷得直哆嗦,都沒往藏羚羊觀景臺上,就在下面隨便看看,沒看到一只藏羚羊就縮著腦袋捂緊衣服匆匆上車了。

       到了午飯時間,大家都昏睡著,領隊問是否下去吃飯,一車人都不下去吃飯,選擇隨便墊吧一下。抵達第二個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雪山觀景臺),一望無垠的半沙漠化土地十分干旱,領隊和隊友們睜大眼搜尋藏羚羊的身影,也不見蹤影。領隊昨天至今只見到六只,而我只遠遠地隱隱約約見了兩只。

       西藏行不僅僅在于看風景,更在于遇見一些人,如我們同行的兄弟姐妹們,一路上遇見的騎行者、朝圣者、攝影者。今天在可可西里無人區(qū)遇到拉板車趕赴布達拉宮的娘倆,拉板車趕赴布達拉宮的兩個喇嘛。我們又抵達可可西里雪山觀景臺,大家都一致選擇不下車。

         稍后我們來到昆侖雪山埡口(海拔4768米)好多友友都沒敢下車,我們幾個亢奮者下車拍照,小冰雹打得臉發(fā)麻發(fā)疼,冷風嗖嗖,我們包著圍巾速速在界碑處拍照上車。這里還為保護藏羚羊犧牲的杰桑.索南達杰立著紀念碑,筑有塑像。

       上車后又冷又餓的我們開始向往三門峽美食:綠豆面、酸辣粉、涼皮、刀削面、削筋面、冒菜……大家討論得熱火朝天,饞得只想流口水。

     我在朋友圈發(fā)了這一段話:今天繼續(xù)穿越八百公里無人區(qū)可可西里,友友們由于高反都昏睡不醒,再加上一路天幕低垂,陰雨綿綿,冷風嗖嗖,土地貧瘠,傳說中的藏羚羊也不見蹤影,友友們都提不起神,連我這精力過剩者也毫無生氣了。好在青藏鐵路一直不離不棄相伴,偶爾有火車緩緩駛過,偶爾有曲曲彎彎的小溪相伴,偶爾有到拉薩朝圣的徒步者,偶爾有幾只野驢、野牦牛出現(xiàn),沉悶中還稍稍有些生氣。今天午餐大家怕冷也沒精神下車吃了,隨便墊吧一口,景區(qū)的標志也都懶得拍了。有低谷必有高潮,期待美景再現(xiàn)。


     雪山近了,更近了!友友們漸漸興奮起來,原來是昆侖山到了。穿越昆侖山埡口(海拔4768米)時,我們頂住寒風、小冰粒下來拍照,昨天我們錯過了唐古拉山口拍照,豈能再錯過昆侖山口?雪山連綿起伏,雄偉壯觀,拍也拍不夠。進入昆侖山腹地,野花多了起來,紅的、黃的、紫的……山的姿態(tài)也變幻無窮,時而積雪覆蓋,時而似七彩錦緞,時而灰白相間,時而枯黃流沙,時而怪石嶙峋,時而褐紅如血……總之窮盡一切詞語也難以表述巍巍昆侖山的壯美多姿,友友們都感覺眼睛不夠用了,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遠看近看正看側(cè)看……我們整車人都沉醉在巍巍昆侖山的大美中。(有人說,這僅僅是昆侖山的余脈呢!)


      其間經(jīng)過了昆侖山兵站,面積之大,裝備之震撼,讓我們充分感受到偉大祖國國防力量的強大。

       再前行出了昆侖山口,公路兩邊漸變?yōu)椴幻?,山也更加干枯,黃沙漫漫,其路迢迢。友友們肚子都開始唱起了空城計。突然出現(xiàn)的清澈的碧綠的昆侖河滋潤了身心疲憊的我們。 

        我們又途徑瑤池水電站、小干溝水電站,小干溝水電站風光宜人,彎彎曲曲碧綠的小河、綠樹、荒山、黃土地,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我們又觀景拍照休息,二十分鐘左右啟程。

       經(jīng)過乃吉里水電站后,白楊多了起來,稍后,一座美麗的城市赫然于眼前。到格爾木了,昏睡了一天的大家都興奮起來。我自然也不例外,可以好好地吃頓飯了。

       六點多我們?nèi)胱】∝斏虅站频?,房間豪華舒適,價錢也不貴。我和友友們找了家穆斯林飯店,友友們吃了牛肉蓋澆面、燴餃子,我則吃了最家常的燴面,辣椒醋放了足夠多,再吃上幾瓣兒新鮮的大蒜,店家還上了濃香的茶水,真叫一個爽!有了家鄉(xiāng)飯的味道。

    今天坐了一整天的車,缺少運動, 飯后我又和同行的一個姐姐往繁華的街道上散步,看看格爾木的市容市貌,風土人情。返回時,還 有幸逛了一個小公園兒,回到賓館洗澡睡覺,充實愉悅的一天又過去了。     


途中百度了沱沱河:

      沱沱河發(fā)源于姜古迪如冰川,全長346公里,為長江西源。沱沱河攜帶著冰川溶水在離開唐古拉山之后,一直向北進入唐古拉山脈和昆侖山脈之間的寬谷,在130公里處受烏蘭烏拉山的阻擋又掉頭向東流去,直至與長江正源當曲匯合。沱沱河河道開闊,水流呈辮狀分布,兩岸人煙稀少,夏季僅有少數(shù)游牧民來此放牧。連接青藏公路的沱沱河大橋是長江第一橋,橋頭的沱沱河沿唐古拉山鎮(zhèn)是長江第一個城鎮(zhèn)。

百度了昆侖山:

       昆侖山脈(昆侖山),又稱昆侖虛、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昆侖丘或玉山。是亞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國西部山系的主干。該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nèi),全長約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里,西窄東寬,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里。昆侖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脈之祖”。

       古代神話認為昆侖山中居住著一位神仙“西王母”,人頭豹身,由兩只青鳥侍奉,是道教正神,與東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

       昆侖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脈之祖”。如李白的“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的美詩,毛主席的“橫空出世,莽昆侖”的華章,女媧煉石補天、精衛(wèi)填海、西王母蟠桃盛會、白娘子盜仙草和嫦娥奔月等?!渡胶=?jīng)》中對此有詳細記載,中國古典名著《西游記》、《封神演義》,現(xiàn)代經(jīng)典小說,金庸的《天龍八部》,桐華的《曾許諾》的,滄月的《七夜雪》,天下霸唱的《鬼吹燈》和笑愚的笑容的《重生的淡然日子》等多部通俗小說都有提到過昆侖山。

       中國上古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很多都與昆侖山有關(guān),被認為是炎黃子孫的發(fā)源地。然而,昆侖山并非許多神話里所提到的那座“昆侖山”,而是昆侖山脈。神話中的昆侖山乃是存在于現(xiàn)實的“昆侖仙山”。

百度了昆侖橋:

       昆侖橋又稱一步天險橋。位于格爾木南部的昆侖山下,距格爾木市約50公里,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險關(guān)。昆侖橋飛架于一步天險之上,全長只有4米多,是一鋼筋水泥大橋。昆侖橋之壯觀不在大橋本身,而在于橋下的巖絕壁和萬丈深澗。

        發(fā)源于昆侖山中的由雪水和泉水匯合而成的格爾木河,從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峽谷奔流而下,滔滔的河水將河谷的千板巖長期沖刷穿鑿成了一條深40多米、寬數(shù)米的石峽險谷,其中最窄處只有4米左右。昆侖橋兩岸,絕壁相對,怪巖嶙峋,谷頂平坦,谷底幽深,形勢極為險峻。站在橋上俯身鳥瞰,但見湍流不息的河水,在深邃險峻的幽谷中急湍喧瀉,噴涌咆哮,不斷地激起層層雪白的浪花,發(fā)出陣陣猶如雷鳴般的轟鳴,真是令人望之目眩,聞之喪膽。許多過往行人,一般都要到橋頭憑高俯瞰一番。

     昆侖橋飛架在兩岸巖石上,全長雖然只有4米,卻曾經(jīng)是青藏公路上難度最大、耗時最長又非常重要的橋梁,在青藏公路2000多千米的路程上,只有這座橋至今還有專人看守,有軍事橋梁之稱。

     昆侖橋是兩千多公里長的青藏線上至今還在使用的唯一的一座石拱橋。

     歷史沿革:1950年,隨著慕生忠將軍運送援藏物資進藏,他率領的部隊邊運物資邊修路。當路修到現(xiàn)在的昆侖橋時,部隊被咫尺天涯的一線天所阻,只得繞道十幾公里,在山溝里地勢較平坦的地方搭建起了一座木橋。1956年,從四川來的一位名叫李子榮的設計師針對一線天的險要地形,設計出了單行道土路面石拱橋,并于當年9月竣工。昆侖橋最早叫“天涯橋”,大概取“咫尺天涯”之意。1965年,陳毅元帥將天涯橋更名為昆侖橋后,一直沿用至今。隨著青藏線交通地位的日益重要,1984年由武警交通一支隊在單行石拱橋的基礎上,搭起了一座石拱橋,至此,昆侖橋變成了雙向石拱混凝土橋。由于昆侖橋特殊的戰(zhàn)略、交通地位,橋體一旦出現(xiàn)斷裂等險情,即使是專業(yè)隊伍搭建應急性鋼架橋,最快也得一天的時間。因此當年的青藏公路局從護路職工中挑選出思想覺悟高的黨員24小時在此值守,同時還在橋的北邊修建了一座土碉堡,以作守橋之用。如今在這里仍然能找到往日建過碉堡的遺跡。

     昆侖橋作為兩千多公里青藏線上唯一一座“幸存”的石拱橋是經(jīng)過統(tǒng)計的,也是比較權(quán)威的說法。時代的發(fā)展和變遷證明,昆侖橋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在這條交通大動脈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如今,昆侖橋下的一線天已經(jīng)由格爾木市水電公司于2003年9月以集資入股的方式,投資3600萬元修建成水電站。2004年11月26日,一線天水電站投入使用后,三臺機組7500千瓦時的電量輸送到西北電網(wǎng),年產(chǎn)值達700多萬元。昆侖橋好似一位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靜靜地目睹了青藏線由貧脊、落寞到富足、繁忙的過程。

百度了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

        三江源國家公園范圍包括青??煽晌骼飮壹壸匀槐Wo區(qū),以及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等地,園區(qū)總面積12.31萬平方公里。

百度格爾木:

       格爾木,青海省轄縣級市,由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代管,地處青海省中西部、青藏高原腹地;境內(nèi)轄區(qū)地形復雜,大體可分為盆地高原和唐古拉山北麓兩部分,屬典型的高原大陸性氣候;總面積118954.18平方千米,轄5個街道、2個鎮(zhèn)、2個鄉(xiāng);2017年常住人口240494人,有27個少數(shù)民族。

      “格爾木”是蒙古語譯音,又譯作高魯木斯、郭里峁、噶爾穆,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格爾木是青海連接西藏、新疆、甘肅的戰(zhàn)略要塞和中國西部的交通樞紐,青藏、青新、敦格三條公路干線在此交匯;青藏鐵路已全線通車;境內(nèi)有長江源頭、萬丈鹽橋、雪山冰川、昆侖雪景、瀚海日出、沙漠森林等自然景觀,格爾木昆侖旅游區(qū)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2018年9月,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nóng)村綜合示范縣”榮譽稱號,并被青海省人民政府批準退出貧困縣。

                            2019.8.4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昆侖山下昆侖河
沿青藏鐵路,看藏羚羊匯集一處產(chǎn)仔地等美景
終于知道青藏鐵路為什么被稱為“天路”了,美如畫!
青海格爾木旅游
穿過草原,越過山川,去把青藏線上美到爆的風景都看透
【青?!坷龊釉诳奁ńM圖)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