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卡捷琳娜二世原名索菲婭,和她的丈夫彼得三世,都是普魯士人,還是表兄妹。在彼得三世被姨媽伊麗莎白女皇選為俄國的儲君后,她被確定為彼得的結婚對象。同樣從普魯士進入俄國宮廷,索菲婭和彼得唯一相同之處是,都改信了東正教,名字都改得俄國化。
彼得三世終生不喜歡俄國,也不耐煩學俄語和東正教禮儀。他一直不能流利地用俄語和他的俄國親戚及宮廷成員們交流。當上皇帝后,他最主要的宮廷大臣都來自他的荷爾施泰因公國說德語的人。因此,當時俄國人普遍認為,他們擁有的,不是俄國沙皇而是普魯士沙皇。與彼得三世完全不同的是,索菲婭從抵達俄國的那一天起,就立志做一個合格的俄國皇后。成為一名俄國皇后需要做什么,她就會愉快地去做什么。她要求伊麗莎白女皇給她找最好的俄語和東正教老師,刻苦地學習宮廷禮儀,每天花大量時間閱讀俄語的或關于俄國的書籍。她常常夜里赤著腳在臥室的地上走來走去,背誦俄國文學和哲學的經(jīng)典段落,因此而得了肺炎差點丟了性命。在人們都認為她活不過來,她的母親安排了路德教牧師來為她做臨終祈禱時,神志已經(jīng)不太清楚的她,堅持要自己的東正教神父來陪伴自己。奇跡般活過來的索菲婭,舉行了東正教受洗儀式,同時更名為葉卡捷琳娜。第二天,又是她和皇儲彼得的訂婚大典。儀式上,她用俄語對答如流,言談舉止完全符合俄羅斯宮廷規(guī)范,讓俄國上下對她倍有好感。此時距她踏上俄國的領土,不過半年。而彼得則站在一旁呆呆地,也不和人交流,一副極不情愿的樣子。索菲婭第一次見到自己未來的夫君是在她10歲那年。她后來對女伴回憶說,彼得是一個臉色蒼白看上去很不健康的人,十分無趣,小小年紀就已經(jīng)有喝酒的習慣,只會和自己的玩具士兵說話。那次見面,他們倆人一個在城堡這頭坐著,一個在那頭玩著,互相不搭理。彼得也不喜歡索菲婭。他在俄國一見到她就明確說,是因為無法反抗姨媽伊麗莎白女皇才答應娶她的。彼得還坦白地告訴索菲婭,他已有心愛的女人,不止一個,希望索菲婭不要妨礙他,更不能惹事生非去女皇面前告狀。這番談話,似乎為這對夫妻的關系,定下了基調。結婚幾年以后,兩人還沒有同過房,直到女皇不斷施加壓力,兩人才勉強住在一起,并終于生下兒子保羅。沒有人說得清楚彼得和葉卡捷琳娜各自有多少個情人,但他們可以和對方的情人和平共處,卻是俄羅斯宮廷里最為津津樂道的話題。彼得有一個情人叫洛倫佐娃,同時期葉卡捷琳娜的情人叫波尼亞托夫斯基。一次波尼亞托夫斯基偷偷進宮被彼得撞見。不介意他是妻子的情夫,卻介意他對自己大不敬的彼得,借口他帶著武器欲行兇要將他關進監(jiān)獄。得到消息的葉卡捷琳娜,馬上去找了洛倫佐娃。洛倫佐娃一開口,彼得就放了波尼亞托夫斯基。奇葩的是,打那以后,他們四人還經(jīng)常在一起用晚餐。餐后,彼得和洛倫佐娃回彼得的寢宮,葉卡捷琳娜和波尼亞托夫斯基,攜手回她自己的寢宮。這個波尼亞托夫斯基,后來在葉卡捷琳娜的扶持下,當上了波蘭國王。據(jù)說他個子不高,長得也不帥氣,但會6國語言,十分博學。洛倫佐娃的姐姐叫達什科娃,是葉卡捷琳娜的密友。達什科娃在貴族圈、政界、軍界人脈廣泛,她把自己的朋友毫無保留地介紹給葉卡捷琳娜。這些朋友和達什科娃一樣,都反對彼得喜歡葉卡捷琳娜。后來他們中的很多人,包括達什科娃,都成為葉卡捷琳娜發(fā)動政變統(tǒng)治俄國的有力助手。1762年6月28日,葉卡捷琳娜發(fā)動宮廷政變,強迫彼得三世寫下退位詔書。彼得提出的唯一條件是,讓他帶著他的情婦們回到普魯士,這當然被拒絕。她原本沒打算處死他,但她的大臣們認為,留著彼得會有隱患,于是由她的情人奧爾洛夫出面,殺死了他。葉卡捷琳娜于1762年9月22日加冕為俄國女皇。統(tǒng)治俄國34年,她將克里米亞、北高加索、白俄羅斯、立陶宛等等納入俄羅斯版圖,使俄國的領土面積增加了近70萬平方公里。她還打敗了俄羅斯多年的勁敵土耳其、瑞典,瓜分了波蘭,打通了波羅的海和黑海通道。俄羅斯前所未有地強大,她也被尊為葉卡捷琳娜大帝。彼得三世死后,葉卡捷琳娜堅持不再婚。她的情人眾多,階段性強。她要他們離開自己時,倒也毫不吝嗇,一律支付高額分手費,除了一次性的大筆款項,還有年金、農(nóng)奴、土地、城堡,有的還有貴族頭銜。她的最后一名情人,是小她40歲的祖波夫。1796年11月16日,葉卡捷琳娜大帝死于心臟病發(fā)作。她在遺囑里為自己安排的身后事如下:穿上銀色的織錦緞裙子,頭戴金皇冠,皇冠上刻寫出嫁以前的名字即索菲婭。國喪期為6個月,如果稍短些也很好,但絕對不能更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