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雞的基本介紹
有數據統(tǒng)計,2016年中國的雞肉產量是1230萬噸,僅次于美國和巴西,占了世界雞肉總產量的14%。同年,中國人吃掉了1234萬噸雞肉,排在世界第二,只比最愛吃雞的美國少了三千萬噸。顯然,在吃雞這件事情上,中國人確實是愛的。
小孩長身體,孕婦坐月子,煲個老母雞補補身子;
朋友聚會,想吃夜宵,可以去人民廣場吃個炸雞;
看劇玩游戲,零嘴少不了,來包泡椒鳳爪開開胃;
約會逛街,街邊小攤上的紅燒雞腿總是那么誘人;
可見,吃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雞肉肉質細嫩,滋味鮮美,可以炸、湯煮、紅燒……且富有營養(yǎng),有滋補養(yǎng)身的作用。當然除了營養(yǎng)價值高之外,人們愛吃雞還有一個很實在的原因,就是便宜。雞肉均價是牛羊肉的三分之一,甚至比豬肉還便宜五塊錢,只比鴨肉貴一點。
說起中國的第一只雞,可知是從哪里來?
現(xiàn)代家雞的起源其實是紅原雞,達爾文認為印度最早馴養(yǎng)了紅原雞,中國雞則是大約3400年前從印度傳進來的。不過對于誰是第一個養(yǎng)雞的中國人,并不知道,但是到了公元前641年,雞作為家禽,已經相當常見了。人們養(yǎng)雞,第一個目的當然是吃。春秋時代,長江中下游的吳、越地區(qū)就有了中國第一個大型養(yǎng)雞場,為勾踐伐吳提供戰(zhàn)備物資。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們,也多多少少在后院養(yǎng)了雞。
到了西漢,家養(yǎng)雞已經分化出不同品種:北方和巴蜀人養(yǎng)雞主要為了吃肉,南方人養(yǎng)雞主要為了吃蛋,而所有人都喜歡看斗雞??傊?,吃雞這件事兒我們可有著上下幾千年的歷史。
雞怎么做好吃
傳統(tǒng)的吃雞方式主要就是煲湯、醬鹵和炒菜,而如今人們對雞翅、雞腿、雞爪的喜愛程度,明顯高于雞肉本身。現(xiàn)在大部分雞胸肉都被肯德基、麥當勞買去做美式炸雞了,也算是不浪費。
小編餓了,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