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23日
學生要求:只學聽說,不學漢字
最近我參加了一個“漢語角”式的小聚會,有機會與兩位華裔和一位外國人交談,他們都在30歲上下,能說少量的漢語。兩華華裔是華人第三代,斷斷續(xù)續(xù)學習中文多年,但不認識漢字,且漢語口語水平仍很差,那位外國人,在北京的大學里,學習漢語聽說一年多,能進行簡單的慢速度的對話。
他們來聚會的目的都很明確,就是練習漢語聽說,拒不學習漢字。問其原因,聽到的都是那兩個標準回答,1、能聽會說就夠了,不求讀書看網(wǎng),2、漢字太難學。
只學聽說,不學漢字認讀,是現(xiàn)時大多數(shù)海外中文學習者的選擇。學生怕學漢字,是多年來漢字“難學難用”困難造成的結(jié)果。
我說我有個好的漢字學習方法,能幫助你們快速學習漢字,漢字學習不再難了。但他們都沒有興趣了解,他們鐵了心只練習口語。
海外中文:唯有閱讀好,才能聽說好
我就說,你們一周一次,老遠路趕來,找人練習說話,如果你們學會了中文閱讀,
書本就可成為交談的對象。念書就相當于練習聽說,且書本上的句子工整,表述準確。如果再動手寫些句子,就相當于練習演講了。
雖然閱讀與寫作不等同于對話交流,但卻是
很好的替代方式,是很好的練習方式。且書本或網(wǎng)絡隨處可得,任何題材任何深度的文章都有,閱讀可以隨時開始與結(jié)束。
任何知識技能,只有練習才能掌握,只有使用才會不忘。如何
不以閱讀作為口語練習的替代方式,又沒有經(jīng)常性的漢語交談對象,學生是難于學好漢語口語的?!?br> 即使在學校里(或父母身邊)學會了漢語口語,如果沒有學會閱讀以鞏固保持,離開學校(或父母身邊)后,口語能力也會很快減退。
華裔第二代,小時候在父母身邊時,都能說流利的漢語,口語水平與中國的小學生比,沒有什么差別。但因為沒有學會中文閱讀,
長大離開父母后,口語聽說能力就很快減退。
而許多中國的小學生,會讀中文書,會上中文網(wǎng),再出國,中文的聽說讀寫都不會忘。從這個對比就能看出,
是閱讀對口語起了重要的鞏固與保持作用。
這個語言現(xiàn)象在國外很普遍,在國外多呆些年的人都清楚。
我也常聽說,5歲左右的小孩,跟著父母出國留學或工作,換幾個國家,每到一個國家,小孩一年半載就能學會當?shù)氐恼Z言聽說,但離開后就很快忘記了。學得快,忘得也快。因為沒有繼續(xù)使用,就會遺忘。
我們的長輩,很多人都不識漢字,更不會閱讀,但口語都很好,因為他們有漢語環(huán)境。
現(xiàn)在國外的華裔,或中文學習者,工作生活在外語環(huán)境里,找漢語交流對象不易,
中文閱讀就成為了很好的練習與保持聽說能力的替代方式。
所以在國外,
唯有閱讀好,才能聽說好。
海外中文教學:唯有識字,方能聽說
有很多的“快速漢語聽說班”,“商務口語班”,都只學漢語口語,都是違反語言教學規(guī)律的,教學效果差且不能保持,辦班者,雖然賺到了錢,但
消費的學習者寶貴的中文學習熱情與時間,教給學生中文學習的錯誤方法,留下了中文難學的壞映象。
海外中文教學,本著對學生負責,對教學效果負責的態(tài)度,應該從識字開始,即使學生的主要學習目的是聽說口語,也
應該從識字開始。
海外中文教學,不能少這條要求:
唯有識字,方能聽說。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