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同步測試題及答案
第一部分:
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
⑴萬物之逆旅也(逆旅: )
⑵陽春召我以煙景(煙景: )
⑶序天倫之樂事(敘: )
⑷開瓊筵以坐花(坐花: )
⑸飛羽觴而醉月(醉月: )
2.譯句。
⑴古人乘燭夜游,良有以也。
⑵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3.詩的前兩句似仙人之語,表達了詩人 的情懷。
4.課文內(nèi)容緊扣題意,題目中的每個字在文中都有著落,試以題目中的“夜”字加以簡要分析。
5.選出下列不屬于駢句的項( )
A、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
B、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C、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
D、不有佳作,何伸雅懷?
讀選文,回答問題: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乘燭夜游,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zhuǎn)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shù)。
6.序中寫了 、 、 的情景。雖有“ ”等頹廢之語,但主要是抒發(fā)了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豪情逸興。
7.本文的題目交待了四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什么人——作者(省略),二是 ,三是 ,四是 。
8.將本文分成三個層次,并概括各層的意思。
⑴
⑵
⑶
9.“況陽春召我以煙景”中,“況”字有什么作用?
10.請從文中摘出兩組對偶句。
⑴
⑵
第二部分:
葉子肅詩序
人有學為鳥言者,其音則鳥也,而性(性,本性)則人也,鳥有學為人言者,其音則人也,而性則鳥也。此可以定(定,劃定)人與鳥之衡(衡,特征)哉?今之為詩者,何以異于是?不出于己之所自得(自得,自己所體會感受到的),而徒竊于人之所嘗言,曰某篇是某體,某篇則否;某句似某人,某句則否。此雖極工逼肖,而已不免于鳥之為人言(鳥之為人言,鳥在學人說話)矣。
若吾友子肅之詩,則不然。其情坦以直,故語無晦(晦,隱晦);其情散以博(博,開闊),故語無拘;其情多喜而少憂,故語雖苦(苦,苦澀)而能遣(遣,排遣);其情好高(好高,追求高尚)而恥下(恥下,以卑下為恥),故語雖儉而實豐。蓋所謂出于己之所自得,而不竊于人之所嘗言者也。就其所自得,以論其所自鳴,規(guī)其微疵(疵,缺點),而約于至純(至純,極其純凈),此則渭(渭,指徐渭,明朝杰出的文學藝術(shù)家)之所獻于子肅者也。若曰某篇不似某體,某句不似某人,是烏知子肅者哉!
1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此雖極工逼肖(肖: )
②其情坦以直,故語無晦(坦: )
12.翻譯下列句子。
①今之為詩者,何以異于是?
②其情好高而恥下,故語雖儉而實豐。
13.明代中葉,文壇上一些人竭力鼓吹“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從而形成了一股復古、擬古的惡劣風尚。在本文中,作者將這些擬古者的行徑形象的比喻為 或 。
14.關(guān)于詩歌創(chuàng)作,作者反對的是 ;提倡的是 。(均用原文回答)
15.讀了本文,對你作文有什么啟發(fā)?
第三部分:
16.每課一圖:《印花饅頭》這幅畫諷刺了什么現(xiàn)象?
17.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憧憬 展消會意想天開 言必信,行必果
B.克隆 忘年交 膾灸人口 一年之季在于春
C.皎潔 閉門羹 如火如荼 勝不驕,敗不餒
D.和偕 搖控器 廉節(jié)奉公 心有靈犀一點通
18.修改下面的病句:
⑴經(jīng)過幾個月的學習,使大家熟練掌握了使用電腦的技術(shù)。
⑵在今天的學習中,我們所缺乏的,不是聰明,而是努力不足,毅力不強。
參考答案:
1.⑴客舍⑵指朦朧的春景⑶敘談⑷坐在花叢中⑸醉于月光下 2.⑴古人手持明燭長夜游玩,的確是有原因的。⑵聚會在桃李芬芳的名園,暢敘兄弟間的歡樂事情。 3.曠達 4.題中有一“夜”字,劈首即從“夜”字生波,論及光陰迅速、人生短暫,此照題一?!皼r”字后轉(zhuǎn)出無限春景,煙景之召,大塊之假,更應(yīng)夜游,此照題二。其后化用兩個典故,引出望眾作詩的命題。有如此詩興,亦應(yīng)夜游,此照題三。 5.D 6.欣賞美景、高談清論、飲酒作詩;浮生若夢 7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